简介
作者:不詳 寫作日期:不詳 作者 雖然本書以其主角約伯來命名,而且約伯是一個歷史人物(結一四14,20;雅五11),但我們不能確定作者實際是誰。目前的建議包括:約伯自己、以利戶、摩西和所羅門。 日期 書中事件的日期和本書寫作的日期是兩件不同的事。書中的事件可能發生在主前兩千多年前,在以色列族長時期的社會裏,大約在亞伯拉罕的日子。有好幾件事支持這種說法:(1)約伯活了一百四十多歲(四二16),這種長壽在列祖時期並不罕見;(2)約伯當時的經濟模式——人的財富以牲畜的數目來衡量(一3)——是存在於列祖時期的模式;(3)約伯象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一樣,是自己家裏的祭司(一5);(4)書中沒有提及以色列民或摩西律法,可見故事發生在摩西時期之前(主前1500年之前)。 有關寫作的日期,目前有三種主要的看法:(1)在列祖時代,即事件發生後不久;(2)在所羅門時代(主前950年);(3)在被擄時期或其後,但約伯出現在以西結書的事實(結一四14),否定這個較晚的寫作日期。約伯及其友人之發言的詳細記錄,似乎支持本書的寫作是在事件發生後不久。另一方面,本書跟其它所羅門時期的智慧文學(如詩八八;八九)有相同的特色,應被視為一首描寫真實事件的戲劇詩,而不是逐字的記錄。 主題 本書所討論的是一個古老的問題:倘若神是一位慈愛和憐憫人的神,義人又為何要受苦呢?本書清楚指出神的主權,以及人承認其主權的需要。約伯三個朋友所提供的答案本質上是相同的:所有受苦都是由於罪。以利戶卻主張,受苦往往是潔淨義人的方法。所以,神的目的是除去約伯一切的自義,引導他完全徹底地信靠神。 內容 本書對撒但的工作提出一些重要的看法(一6~二10)。書中最著名的經節是第十九章25、26節。 約伯記大綱 壹.約伯的災難(一1~二13) 一.約伯的處境(一1~5) 二.約伯的災難(一6~二10) 1. 撒但的建議(一6~11) 2. 神的允許(一12~22) 3. 撒但的堅持(二1~6) 4. 約伯的耐性(二7~10) 三.約伯的安慰者(二11~13) 貳.與約伯的對話(三1~四二6) 一.約伯的悲嘆(三1~26) 二.以利法第一次發言(四1~五27) 三.約伯給以利法的答辯(六1~七21) 四.比勒達第一次發言(八1~2) 五.約伯給比勒達的答辯(九1~一○22) 六.瑣法第一次發言(一一1~20) 七.約伯給瑣法的答辯(一二1~一四22) 八.以利法第二次發言(一五1~35) 九.約伯第二次給以利法的答辯(一六1~一七16) 十.比勒達第二次發言(一八1~21) 十一.約伯第二次給比勒達的答辯(一九1~29) 十二.瑣法第二次發言(二○1~29) 十三.約伯第二次給瑣法的答辯(二一1~34) 十四.以利法第三次發言(二二1~30) 十五.約伯第三次給以利法的答辯(二三1~二四25) 十六.比勒達第三次發言(二五1~6) 十七.約伯第三次給比勒達的答辯(二六1~14) 十八.約伯最後給其友人的答辯(二七1~三一40) 1. 斷言自己的無罪(二七1~23) 2. 有關智慧的宣言(二八1~28) 3. 昔日生活的概述(二九1~三一40) 十九.以利戶的發言(三二1~三七24) 1. 第一次發言(三二1~三三33) 2. 第二次發言(三四1~37) 3. 第三次發言(三五1~16) 4. 第四次發言(三六1~三七24) 二十.神的發言(三八1~四二6) 1. 神的第一次發言:祂的知識(三八1~四○2) 2. 約伯明智的沉默(四○3~5) 3. 神的第二次發言:祂的能力(四○6~四一34) 4. 約伯的悔改(四二1~6) 叁.約伯得拯救(四二7~17) 一.關於他的朋友(四二7~9) 二.關於他的家庭(四二10~17)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