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返回上级目录】

四十二1-6 約伯第二次回应:由不平转为敬拜

    这次发言跟第一次不同(四十2-5),那次其实是拒绝响应,这次则化解了約伯与神的争论。因为約伯承认神有权去做任何事情──虽然約伯没有明说──甚至包括使苦难临到无罪的人身上。因此,当約伯说:「你万事都能作」(2节),他所指的不是神的全能,而是指神无论做甚么,都总有一个目的。約伯的受苦对神来说是有意义的,纵使神没有用任何形式向他解释或让他感到合理。約伯的错误在于执着于一个能解释苦难的答案,这种执着等于企图闯入一个超乎人能够理解的范围:「我所说的,是我不明白的,这些事太奇妙,是我不知道的」(3节)。

    約伯在第1017节获得神证明他的清白无罪,但对約伯来说,更重要的,是他透过呼求与神辩论,竟然真的能面对面地看见神。神真的打破沉默,向約伯说话,这更胜过任何证实他清白的行动。个人对神的亲身经历(「现在亲眼看见你」,5节),超越了痛苦、被孤立和不公平的感觉,它同样也超越了有关神的学术性理论(「我从前风闻有你」,5节)。

    約伯是否「厌恶」自己(6节)?希伯来原文中没有「自己」这个字,较可能的推论,是約伯厌恶自己向神大声说出的那些恶言恶语。他「懊悔」甚么(6节)?他不可能是懊悔某些罪,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知道約伯不是个罪人,他只能够为到他所用过的过激言词,或自己的无知而懊悔。但或许,我们最好还是把那个译为「厌恶」的字,解释为「化成」,亦即是「我化成微尘」,这是当受造物面对他的创造者时,所产生的感觉,而同时将「懊悔」这个字,理解为「安慰」,亦即是:「虽然我坐在尘土和炉灰中,但我得着安慰」(参二8)。約伯仍然在受苦,仍然坐在炉灰中,但因着他亲眼看见神,他的痛苦已经得着解脱,他内心的张力已经得到化解。

 

四十二7-17 结局

    为甚么約伯的故事不就此完结?那是因为約伯曾经要求神证明他无罪,亦即是,要神公开证明約伯是个义人,他的惩罚并非罪有应得。有些读者认为,喜剧收场破坏了全本約伯记,因为它似乎支持了有关罪和苦难的老套教义。本书结尾提供了义人兴旺的结局,岂不正是約伯3个朋友的神学?错了,因为那几位朋友坚持义人必然亨通,恶人必然灭亡。約伯的例子表明没有「必然」这回事。结尾部分表明神喜欢赐福给忠心服侍祂的人。这是一种额外的奖励,是出于神的恩典;祂并非一定要这样做。

 

四十二7-9 在朋友面前证明清白

    这是令人高兴却讽刺的一幕,耶和华向約伯几位朋友强调,那真正是「我仆人」的(重复了4次!),是約伯,而非他们;那「议论我是的」(7节),亦是約伯,而非他们。当約伯几位朋友因愚妄而要遭受惩罚,惟有借着仍然在苦难中的义人約伯为他们祈祷才可免除的时候,几乎是滑稽的角色转移(8-9节)。那几个曾经感到比約伯优越的人,变成了本身需要获得赦免的人;而約伯不单在他们面前得以证明清白无罪,更成了他们的辩护者。那几位朋友论及神的都是必恭必敬的说话,又怎么会被称为愚妄呢?唯一的原因是他们完全以第三者的角度来谈论神,将神当作一个客观的谈论对象,反之,約伯却坚持亲自向神说话。在遭遇苦难的时候,纯粹「谈论」神,是愚妄的表现。

 

四十二10-17 公开证明清白

    約伯已经在几位朋友的眼中证明是清白,但在他的亲友和同胞眼中,神证明他无罪的印证,就必然是让他得回失去的财富。約伯得回双倍的财富(12节);也许这是暗示对約伯遭受无辜损失的一种赔偿(参出二十二4)。約伯从面见神而得到安慰之后(参6节),现在更从他的亲友那里得着安慰(11节)。馈赠金钱和金环(11节),是尊敬的表示,并非为了送礼来让他重新富裕起来,因为他已经「比他从前所有的加倍」(10节)。他变得那么富有,以致有足够的产业分给他的女儿(通常在没有男性继承人的情况下,女儿才可分得产业,民二十七)。结尾的部分是用创世记中族长故事的典型笔法作结:「年纪老迈,日子满足而死」,是神最后的祝福。这幅景象,让我们再次回到本书开始时那片祥和的田园气氛。在那个离开我们现今那么遥远的古老地方,却曾经发生过一个属于每个世代的人间故事。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网心雨文字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