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這是我們人類最初、最古老又永無休止的問題──人類的終局,神對待在地上的人類的方法??。無比的傷痛,極度的和諧;人類心裏古舊的旋律──那麼柔和,偉大;如仲夏午夜,如海洋和星空的世界!我相信在聖經和其它著作中,沒有這麼美的文學作品。”
~卡萊爾 壹.在正典中的獨特地位 約伯記是聖經中同類書卷惟一的一本:以詩為體裁的長篇、戲劇化的對話,象一顆多面體的鑽石;而且包含帶有散文風格的歷史序跋。原文以希伯來文寫成,除了第一及二章、第三十二章1至6節上及第四十二章7至17節外,整體都是詩章。雷特歐對這書在聖經中的地位有這樣的評論: 從其規模及匆匆一看內容,我們會評定約伯記是神話語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可是有多少被大部分人忽略,縱使對內容熟悉,卻並非了解其真意。1 書中語言的莊重甚至(有時特別是)非信徒也可分辨出來。當然,理性分子早已準備他們對“來源”、“編寫”及“增訂”的理論──通常沒有手抄本的證據支持他們破壞性的理論。 簡介 偉大的改革家馬丁路德本身是一位有恩賜的作家兼翻譯家,他指出約伯記“比其它聖經經卷更莊嚴神聖”。坦尼生這位英國桂冠詩人自能分辨出偉大的詩歌,他稱約伯記“是不論古今文學中最偉大的作品。”在約伯記的偉大風格及其對人類光景的深察下,無怪這書可以大大豐富我們的日常用語。以下的用語便是一些明顯的借用。其中大部分直接引用約伯記,並成為我們的日常用語: 我身上的毫毛直立
(四15下)。(毛骨悚然。) 我的生命不過是一口氣(七7上)。將我的命放在手中(一三14下)。(把我的命放在自己的手中。)“安慰約伯的人。”(這樣確切的字眼 找不到,但在第十六章2節約伯稱他的朋友為“愁煩的安慰者”。)我呼求,卻不得公斷(一九7)。我只剩牙皮逃脫了(一九20下)。惹事的根(一九28下)。用手捂口(二一5下)。__________在活人之地(二八13下)。我為瞎子的眼,瘸子的腳(二九15)。吐唾沬在我臉上(三○10下)。尊貴的不都有智慧(三二9)。無知識的言語(三五16下)。你只可到這裏,不可越過;你狂傲的浪要到此止住(三八11)。死亡的門(三八17上)。牠從遠處聞
戰氣(三九25)。(我們說:“戰爭的氣味。”)在塵土和爐灰中懊悔(四二6下)。“我知道我的救贖主活着。”(一九25)這句話家傳戶曉,部分原因是它出現在韓德爾之不朽音樂名作彌賽亞神曲的曲譜中。“約伯的忍耐。”(英王欽定本,雅五11)雖然沒有在約伯記裏,卻是今天日常用語一部分。至於書卷內容,約伯對生命、死亡、受苦和死後生命的深切問題,全都由他所渴望的中保主耶穌基督回答了。 貳.作者 約伯記的作者不詳,雖然猶太人傳統說摩西是作者。其它提議有以利戶、所羅門、希西家、以斯拉,或一位佚名的猶太人生於主前五百至二百年,又或者是約伯自己。因為約伯在書中記載事件後再生活一百四十年,經過一切的事和說話。也許他是最可能的選擇。 叁.日期 根據書中事件,大多相信約伯生於亞伯拉罕以前。所以,約伯記裏的事件可放在創世記第十一章後半部。將約伯記放在歷史的這段時期,是有幾個原因。首先,書中沒有確實提到他是猶太人,也沒有提到出埃及記或摩西律法。事實上,很明顯約伯是家裏的祭司(一5),而這類家庭祭司屬於族長時期。由牛及其它牲畜描述財富也是族長時期的生活特色。約伯活了超過二百年,這個年齡的人生是亞伯拉罕時代前的特色。學者還留意到書中提及的樂器(二一12)和錢幣(四二11),他們指這些屬創世記歷史的早期部分。2 至於寫作時間,學者列出從族長時代(主前2100~1900年)至主前第二世紀!(日期為最晚期的見解是一些極端自由派人所持,實際上完全不能配合同時期的死海古卷約伯記的部分。) 兩個最有可能的寫作時期是族長時代和所羅門時代。對於現代西方人來說,書中這樣冗長和複雜的言論最好在出現後不久便記錄下來以作保存。可是,東方人和閃族人的口傳尤以其準確見稱。 提出寫作時期在所羅門時代的最有力論點是書中的內容和風格:這是一部智慧文學,與所羅門王作品並無兩樣。保守派的舊約學者如德理慈和安格就持所羅門時代為真正的寫作時期,但明顯地這容許一段長期和準確的口傳傳統。這樣的文學現象在東方是普遍可以理解的,但對西方人卻是很難聯想到的。 肆.背景與主題 雖然約伯記的作者佚名,卻無損其啟示或歷史真確性。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前書三章19節引述約伯記五章13節說:“主叫有智慧的人中了自己的詭計。”在以西結書十四章14節,約伯被喻為一位歷史人物而非小說中的角色。雅各書五章11節也提到他說:“你們聽見過約伯的忍耐,也知道主給他的結局,明顯主是滿心憐憫,大有慈悲。”書中的主題是人類受苦的奧祕和痛苦的問題。為什麼所有人都受苦,又為什麼特別是義人受苦?在約伯記中,我們看到一個人幾乎在一日之間面對多方的災難。除了主耶穌外,約伯比任何人一生中所受的苦還多。主容許這些苦難臨到約伯生命裏,是要擴大他與神的親密相交。可以說是用一個特別的方法,這書特意暗示猶太人將要受的苦難。如果猶太人接受一位受苦的彌賽亞(對比“馬加比”的英雄式人物),就正表示受苦並不一定作為個人犯罪的報應。基督為我們受苦,以義的代替不義的。 書中有幾篇可應用在主耶穌身上: 1. 九33──“我們中間沒有聽訟的人,可以向我們兩造按手。”(基督是中保,是立在神與人類之間的中介者。) 2. 一六8~19──約伯的苦難。這段經文中很多用語應用在詩篇彌賽亞的苦難中。 3. 一六21──“願人得與神辯白,如同人與朋友辯白一樣。”(主耶穌基督是我們的中保,在神面前為我們代求。) 4. 一九25,26──“我知道我的救贖主活着。”(基督作救贖主和再來的王的角色清楚描述。) 5. 三三24──“救贖他免得下坑,我已經得了贖價。”(這裏“贖價”一詞與“贖罪”相同。借着基督的贖罪,信徒從地獄的深坑救出來。)約伯記有數句話常說為表示科學的先進知識: 1. 蒸發──雨水循環(三六27,28)。 2. 風和天氣的方向(三七9,17)。 3. 人體構造(三三6)。 4. 地球的懸浮(二六7)。 5. 海底現象(三八16)。 6. 雲──電光關係(三七11)。 7. 天體的軌道及對地球的影響(三八32,33)。 大綱 壹.序:約伯受考驗(一~二) 一.第一幕:烏斯地(一1~5) 二.第二幕:天上──在耶和華的面前(一6~12) 三.第三幕:烏斯地──災難臨到約伯的產業和後裔 (一13~22) 四.第四幕:天上──再次在耶和華面前(二1~6) 五.第五幕:烏斯地──災難臨到約伯身上(二7~13) 貳.約伯和他的朋友的爭辯(三~三一) 一.第一回討論(三~一四) 1. 約伯開腔悲嘆(三) 2. 以利法首次發言(四~五) 3. 約伯回答(六~七) 4. 比勒達首次發言(八) 5. 約伯回答(九~一○) 6. 瑣法首次發言(一一) 7. 約伯回答(一二~一四) 二.第二回討論(一五~二一) 1. 以利法第二次發言(一五) 2. 約伯回答(一六~一七) 3. 比勒達第二次發言(一八) 4. 約伯回答(一九) 5. 瑣法第二次發言(二○) 6. 約伯回答(二一) 三.第三回討論(二二~三一) 1. 以利法第三次發言(二二) 2. 約伯回答(二三~二四) 3. 比勒達第三次發言(二五) 4. 約伯回答(二六) 5. 約伯以獨白結束(二七~三一) 叁.以利戶的介入(三二~三七) 一.以利戶對約伯三友發言(三二) 二.以利戶對約伯發言(三三) 三.以利戶第二次對約伯三友發言(三四) 四.以利戶第二次對約伯發言(三五~三七) 肆.主的啟示(三八1~四二6) 一.耶和華首次向約伯挑戰(三八1~四○2) 1. 簡述(三八1~3) 2. 奇妙的非動物創造之挑戰(三八4~38) 3. 奇妙的動物創造之挑戰(三八39~四○2) 二.約伯回答(四○3~5) 三.耶和華第二次向約伯挑戰(四○6~四一34) 1. 考驗約伯從人的一面回答(四○6~14) 2. 考驗約伯注意河馬的創造 (四○15~24) 3. 考驗約伯注意鱷魚的創造(四一) 四.約伯的謙卑回答(四二1~6) 伍.跋:約伯的得勝(四二7~17) 一.約伯朋友遭譴責和復興(四二7~9) 二.約伯恢復家業(四二10~17) 陸.總結:約伯記的教訓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