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返回上级目录】

耶和华之受膏者為王
万邦万民敌挡耶穌基督
二1-5  1外邦為什麼争闹﹖万民為什麼谋算虚妄的事﹖2世上的君王一齐起来,臣宰一同商议,要敌挡耶和华并他的受膏者,3说:我们要挣开他们的捆绑,脱去他们的绳索。4那坐在天上的必发笑;主必嗤笑他们。5那时,他要在怒中责备他们,在烈怒中惊吓他们,

这一段,喜欢听韩德尔弥赛亚曲的就知道,这是男低音所唱的歌。这篇诗篇如同旧约裡许许多多的经文(包括诗篇和以赛亚书),我认為犹太人根本看不懂、没办法看懂。因為在以色列人的歷史上,除非说是一个夸张的描述,他们没有经歷过这样的事;没有说外邦、万民、世上的君王一齐起来,一起敌挡耶和华和祂的受膏者。譬如以色列就从来没有被我们中国人、蒙古人欺负过。

当然你说这是一个概括之词,就是在以色列人那环境裡,迦南人、非利士人、亚述、巴比伦等等欺负过他们,甚至联手欺负过他们。可以这样讲,但第3节「挣开他们的捆绑,脱去他们的绳索。」就很难讲了。以色列人对外邦人(包括对摩押、以东),在大卫时候,有过很短期的控制他们,因為以色列人强盛的时候不多,但也没有把所有的邻邦都绑起来的情形,也没有看到这些人一起来反抗,除非就把歷史上这些对以色列人小规模的反抗说成是全部的人。

1-3节在歷史上固然可以说应用在外邦人对以色列人(因為以色列人也是耶和华的受膏者)的反抗,但可能最好的说法是:万邦、万国、万民对耶穌基督和祂教会的仇视和反抗。

我们基督徒也不是故意有那被迫害情结,在两千年教会歷史上,信靠上帝真道,被逼迫的时候多,当然我们也承认基督徒逼迫别人的时候也有,当我们有权有势时,也会逼迫别人。

在这裡劝各位,信友堂现在算是个比较大一点点的教会,千万不可以有一点的骄傲,一骄傲自大,上帝的管教立刻来到 。当然我们也不是怕管教而不敢骄傲,我们是真的领受上帝的爱而不敢骄傲。

也记得加拉太书4:29的话:「当时,那按著血气生的逼迫了那按著圣灵生的,现在也是这样。」我认為起码教会和基督徒在势单力薄、被逼迫、受委屈的时候,是比较安全,当然谁都不喜欢这样;当教会强盛、有权有势、发好施令时,是比较危险,因此我寧愿选择教会和我自己是為义受逼迫,而不希望我有极大的权势会去逼迫别人。

教会歷史上也是,在被逼迫时(包括基督徒个人或团体),这逼迫跟第一章讲的溪边的树一样,一定要不断的倚靠主,否则產生愤世嫉俗、自怜自义的情绪也是非常不好,甚至更不好。我的确看到有时在艰难的时候,主的恩待下,他就会去倚靠上帝。当然最好的情形就是他实在都是一帆风顺,但从来也不会骄傲、自大,也更去倚靠上帝。

1到3节,对以色列人固然略略有一点应验,不过最多的应验是在讲耶穌和教会。这件事情,在使徒行传4:27就引用了这节经文,那裡是在讲到使徒把「耶穌被钉十字架,和教会被犹太人逼迫」连在一起看:「希律和本丢彼拉多,外邦人和以色列民,果然在这城裡聚集,要攻打你所膏的圣僕(僕:或作子)耶穌,」,也攻击耶穌的门徒。

但我们有个非常大的信心、喜悦,就是外邦所要做的最丑恶的一件事,却成就了上帝最奇妙的恩典。所有的人一起来攻打耶穌,结果就「成就你手和你意旨所预定必有的事。」我们不能作恶以成善,但上帝的确把一件最丑恶的事,变成一件最荣耀、光辉的事,就是耶穌救赎工作的完成,以及教会对上帝的顺服和在逼迫中的成长。

当外邦在那裡逼迫、攻击上帝时,「那坐在天上的必发笑;主必嗤笑他们。那时,他要在怒中责备他们」。这「笑」和「怒中责备」当然都是拟人化的说法,上帝并不是有那哈哈的笑声,更不要把它想成那种得意忘形的状况,这只是嗤笑那些不自量力的世人。

「在怒中责备」,上帝是会发怒的,在诗篇裡看到很多,甚至「在烈怒中惊吓他们」。这句话并不夸张,上帝所恨恶的、久久不归向上帝的,上帝会吓他。

这「吓」也不要想成是上帝作鬼脸来吓你、故意来整你。在人没有死的时候,上帝对人温柔的吸引或管教的惊吓,都是要你去归向祂;我们都要把这些想成正面而不是负面的,但惊吓是真的。

也很遗憾的就是,如果我们不去传福音、提醒人,当然就算你传了、提醒了,人家还是不一定「受吓」、吓了也不一定会醒悟过来。我自己也是越来越觉得不信上帝的人就天天在恐惧中。一生个什麼病、或一怎麼样了,就怕自己是不是犯了什麼冲;这些议员,甚至中央研究院、留美博士、工程的、医学的,迷信起来,厉害得不得了:太太没有生孩子,就怀疑自己什麼地方错,甚至还有重男轻女的观念,迷信风水、卜卦。这世界上不认识上帝的人,就真的在恐惧中。上帝也会继续的吓他们,是要他们收敛自己的狂傲、谦卑的归向上帝。而且,上帝不只要吓他们,还宣告一个好消息:第6节。

二6     说:我已经立我的君在锡安─我的圣山上了。

上帝是神,在人间也有个代理的弥赛亚,就是那个君王。当上帝立他作君的时候,第7节:受膏者就要传圣旨。

二7     受膏者说:我要传圣旨。耶和华曾对我说: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

这位耶和华所立的君,是耶和华对他说:「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有人说这是指以色列或大卫―上帝喜欢的君王。在神的观点裡,以色列或大卫可以算是上帝的儿子。

这样的讲法是可以的,不过我们更要用新约来瞭解这话。新约在使徒行传和希伯来书很喜欢引这句话;教会歷史上也引这句话来证实耶穌有上帝完全的神性,因為这裡是说「生」。人「生」的就是人,人「造」的就不是人;上帝「生」就是上帝,上帝「造」的就不是上帝。上帝是「生」了耶穌,不是「造」了耶穌,所以耶穌是有完全上帝的形象。

「今日生你」在神学上也有讲,并不是昨日耶穌没有生的时候祂就不存在,这「今日」是指在神裡的「今日」,就是永恒。「我今日生你」,从神学来讲,神什麼时候生耶穌?在永恒的今日中生的。意思就是说:耶穌永远是上帝的儿子。

如果从人类的歷史来看,耶和华上帝什麼时候生耶穌?什麼时候耶穌这位弥赛亚被称為上帝的儿子?从人来看,当然就是祂道成肉身的时候;马利亚怀胎生下耶穌时,也是上帝生耶穌的时候。

还有另外两个地方:一个在耶穌受洗的时候,也有天上的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另一个地方就是在变像山上,有声音从云彩裡出来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你们要听他!」所以我觉得当耶穌显出祂荣耀时,也是上帝生祂的时候。你说:受洗的时候有什麼荣耀?有荣耀。受洗是耶穌的卑微,把自己认同是一个罪人,罪人才需要悔改,接受这悔改的洗礼。耶穌没有罪,但来受洗是一种卑微、降卑、对上帝的顺服,更显出祂的荣耀,祂是上帝的儿子。

所以,什麼时候上帝生耶穌是祂的儿子?前面说了:生的时候可以是,受洗的时候可以是,变像山上时可以是。还有一个时候,可以说是刚才这三个的一个重要总结,就是耶穌死的时候。在耶穌死的时候,天父没有讲,但耶穌自己有讲,就是:「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裡」;百夫长有讲,就是:「这人真是神的儿子!」。耶穌用自己顺服到死显出祂是上帝的儿子。

在初代教会,什麼时候说耶穌是上帝的儿子?使徒行传13:32开始,保罗讲道说:「神已经向我们这作儿女的应验,叫耶穌复活了。正如诗篇第二篇上记著说: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所以什麼时候耶穌是上帝的儿子?第五个,是祂复活的时候。

这些都是从人性、救恩歷史来讲。从神性来讲,耶穌从来没有哪一个时候不是上帝的儿子。这一点对我们有很重要的意义,因為我们也是上帝的儿子,虽然我们是领养的、被造的儿子,但要经歷你是上帝的儿子,恐怕也要经歷刚才耶穌的那些步骤,你也应该道成肉身。我们当然不是道成肉身,但也应当把我们的话语化成生活中的行动,也应当把自己跟弟兄姊妹认同,也应当顺服上帝到死;如果我们在死的形状上跟祂联合,也会在复活的形状上跟祂联合。「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愿你今天有顺服上帝到死的经验,愿你今天也经歷到上帝叫你从死裡复活的经验,愿你今天知道你是上帝的儿子。

二8     你求我,我就将列国赐你為基业,将地极赐你為田產。

这当然又是指耶穌人性的部分,也是指教会和基督徒需要学习的部分。就神性来讲,耶穌不需要求什麼。在约翰福音17章,耶穌说:「父阿,现在求你使我同你享荣耀,就是未有世界以先,我同你所有的荣耀。」就是祂神性早就有的荣耀。

从人性来讲,「现在求你再把这荣耀赐给我。」这是耶穌的谦卑和顺服。耶穌不必求的,但祂不以与神同等為强夺的(肺2:9),神就把祂升為至高。愿上帝的儿女我们都是这样,对上帝有那谦卑寻求、祈求、承认自己不配的这个心。

「将列国赐你為基业,将地极赐你為田產」,这不就是我们今天教会宣教工作所祷告的?希望福音一直传到地极、列国、万邦都归在耶穌的名下。

二9     你必用铁杖打破他们;你必将他们如同窑匠的瓦器摔碎。

「你必用铁杖打破他们」,在圣经裡,「铁」都是形容权柄,耶穌(上帝的国度) 把这些打破,是指列国当中不顺服的。当上帝的君王,就是耶穌基督,从死裡复活,藉著教会把祂作王、是弥赛亚、是救主的信息传遍时,天下会有两个反应,一个是信靠、归顺耶穌的人,就像约翰福音讲的,是别的羊圈的羊就归於耶穌的羊圈之下,这就是顺服的结果。另一个就是悖逆,结果就是这些瓦器都要被摔碎。

看这经文有一点艰难,好像上帝很兄。其实上帝没有很兄,只是圣经裡除了告诉我们上帝极其慈爱之外,上帝也有很严厉的部分。不要去跟上帝硬碰硬,硬碰硬的结果,你是一个瓦器跟铁去碰,自找苦吃。

二10   现在,你们君王应当省悟!你们世上的审判官该受管教!

「你们君王应当省悟」,最好的醒悟就是看到上帝的话就知道醒悟,不要抗拒上帝,要顺服。如果你还不肯,那就看一看那些敌挡祂的人的下场,就应该醒悟。最好的是「学而知之」,「学而不知」起码「见而知之」,看到别人,会成為一个鑑诫、会反省。我们基督徒在这方面实在太迟钝,没有看到神藉这些人给我们的提醒。

「君王要醒悟」,你是王,要把你的王权交在神手裡;「审判官该受管教」,审判官不要以為你是法官,都懂;你需要受上帝的管教。

二11   当存畏惧事奉耶和华,又当存战兢而快乐。

这话我们能够懂吗?又是畏惧,又是战兢,又是快乐?天主教裡有讲到我们对上帝的敬畏、惧怕叫做「孝畏」― 对一个最好的父亲的那种恭敬的态度;而不认识上帝的人对上帝的惧怕叫做「奴畏」。

我自己也觉得很多基督徒对上帝的惧怕,很多时候是「奴畏」― 我知道有上帝,所以来聚会,因為如果不聚会、不奉献、不爱主、传福音,说不定祂会罚我,相反的,如果我作这些,祂会祝福我。这种都是奴隶的心,我们需要把它改变过来。

神也可以藉著这种心,让我们慢慢脱离这种心。原来是因為惧怕祂而不去作恶事,慢慢地,会有上帝的心,厌恶那些恶事,而不是惧怕那作恶的审判。如果因著惧怕祂,慢慢地去行那些良善、信靠上帝,久而久之,你会爱这些良善,而不是爱那行了良善后会给你的赏赐。

好比我今天持守贞洁、不在外面拈花惹草,对我太太好,是因為跟这人结婚在一起好痛苦,但忍受、忍受,将来到天上因為我这一辈子的忍,所以神给我很多祝福,你说这样好吗?一天到晚就想拈花惹草,但因那地狱的火可怕就不要犯,这样实在是心裡不良善。我们需要的是那种让我们拒绝罪恶的良善,或让我们喜悦良善的良善;我希望今天对我太太有那种从爱產生的,不要让她伤心、难过的惧怕。

这很难描述,即使用「孝畏」来讲也不太容易,因為很多时候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并不完全是那种亲情,也有很多惧怕。不过圣经裡让我们认识这位上帝是大而可畏,又是非常可亲的。

在哥林多后书5:11保罗也说:「我们既知道主是可畏的,所以劝人」,他前面讲:我们要得主的喜悦,又讲主是可畏的。希伯来书12:29也讲到:「我们的神乃是烈火」。

诗篇才讲到这裡,就看到上帝多少「可畏、发怒」的时候,我觉得这些是今天需要强调的部分。好像我们实在太随便、太轻慢上帝了。

二12   当以嘴亲子,恐怕他发怒,你们便在道中灭亡,因為他的怒气快要发作。凡投靠他的,都是有福的。

「当以嘴亲子」这是一个顺服、听命的表现。撒母耳记上10:11,列王记上19:18都看到「亲嘴」是一种顺服的表现。

為什麼不是「以嘴亲父」?因為从这篇诗篇看到,父已经立子為君王,听子就是听父。约翰福音5:23,尊敬子的就是尊敬父「叫人都尊敬子如同尊敬父一样。不尊敬子的,就是不尊敬差子来的父。」。约翰一书也讲:有了子的就是有父,「凡不认子的,就没有父;认子的,连父也有了」,当然有了圣灵,就有了子。让我们对耶穌是敬畏的、是爱的。

这是啟示裡很重要得一环,如果没有耶穌,我们对上帝谈不上真的爱和敬。所以犹太人和回教徒对上帝再多的恭敬,因為没有「以嘴亲子」,就都是枉然。

「他的怒气快要发作」,当然这怒气我们也等了很久,神常常忍怒不发。神的怒气在末后的世代会来,在现在的生活中我们也会经歷到,让我们有这个信心。

帖撒罗尼迦后书第2章说到:那大罪人应该显出来,但有个拦阻。我们不太知道那拦阻是什麼,解经家有很多不确定的说法,有人说那拦阻就是上帝自己的宽容。但当那拦阻除掉时,不法之徒一显出来,耶穌就要用口中的气灭掉他,用降临的荣光废掉他。

对我们来讲,不管等多久,这都是一个快要发生、随时可能发生的事情。这个「快要」也可以是第7节讲的「今日」,今日我们就成為上帝的儿女,今日我们就顺服祂,今日我们就经歷复活的喜乐,今日我们不悔改,祂的怒气也快要发作。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蔡有才

中国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