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颂讚主恩因听其祈(1-8节) 「锡安的人都等候讚美祢」,注意,他不是说锡安的人都「等候祢」,也不是说锡安的人都「讚美祢」,而是说锡安的人都「等候讚美祢」。这很有意思,好像很多人排队,等著要讚美上帝。 我们有冤枉要跟上帝讲,好像要排队,因為太多人有冤枉。像看病掛号一样,要抽号码牌、排队,大家都在等。(以前有些地方买粮食都要排队等)这些都是你需要的东西没有,所以要等。 这裡是太好了、太快乐了,大家急著、等著要去讚美上帝。又好像一个很棒的音乐会,大家等著赶快进场,找到一个好位置。今天如果来教会也是这样就好了,10点鐘聚会,9点50分门口已经站满人了。今天却常常是刚好相反,10点鐘聚会,10点20分才开始有人慢慢来。 这裡是蒙福的眾人的特点。当然,讚美上帝根本不需要等,这意思就是好像每个人都很迫切要做这件事,没有时间、空间了,大家都等著要讚美上帝。 「所许的愿也要向祢偿还」。从新约来讲,「许愿」就是一种奉献,都等著要奉献、见证主、要对人说主的美好。今天我们开见证会,恐怕都没有人要讲,都是等著人来讲,这裡是抢著要讲,「都要向你偿还」;就是:「怎麼他还没讲完?我也要讲。」 「所许的愿也要向祢偿还」,这在圣经裡有讲,当希西家复兴的时候有;摩西出埃及时也有,当百姓心被恩感,就把奉献献到圣殿裡来。都是献到一个地步,祭司(摩西)说:不要再献了,已经太多,吃不完、用不完了。我想恐怕所有的教会还没有看到这样的情形,只有听到鼓励多多奉献,还没有听到说不要再奉献,已经太多了的。 基督徒生活应该是这样,我们的上帝是无限的上帝,祂给我们的非常多;我们信靠祂,祂就越丰富的给我们,我们也就不断的想要给祂。不是祂需要,而是想要来服事。 六十五2 听祷告的主啊,凡有血气的都要来就祢。 「有血气的」(flesh and blood),本来的意思是会死亡的、受造物,会朽坏的。属灵的不会朽坏,但有血气的会朽坏。不过这裡「有血气的」是好的意思,指所有的人都要来倚靠祢。 為什麼都要来就你?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有血气的(包括不信主的人)看到上帝在人身上的丰富,因為前面说这些锡安的人都在那裡讚美祂、奉献,他们看了觉得这些人自从信耶穌以后就这麼好,所以我也来。因為上帝的恩典在那些信靠主的人身上很丰富,那些有血气的、还没有信的看到了,就来倚靠上帝。 另一个為什麼有人会来倚靠上帝、来就近祂的原因是,祂是「听祷告的主」。显然是有人常常祷告,常常从祷告中得到祝福,人看了,就也来亲近上帝。 我知道有人会说:「我祷告常常主都没有垂听,所以我不喜欢祷告、就近祂。」这不是主没有垂听,是我们没有信心,我们有的时候求错了。同样,我们天天劝人来参加祷告会,劝人有祷告生活,这是没有用的,当弟兄姊妹在圣灵的感动下,包括从带领的人自己开始,因著他祷告上帝,神真的很祝福他,他生活中流露出很多的祝福,人家也就喜欢来祷告会了。 这理由很简单,譬如有个女孩子,满脸青春痘,一个月以后没有了,大家问怎麼会这样?她说是吃了某种食品,那保证大家都来吃,因為看到这有效。又譬如一个人从年初到年尾都在生病,突然好了,不生病了,问是什麼原因,他说是因為开始游泳或做某些体操,那大家也会做这事。 我们需要口传,但口传需要跟身体的见证连在一起。人家看到这祷告神垂听,那就也会喜欢来就神。 六十五3 罪孽胜了我;至於我们的过犯,祢都要赦免。 看来从第1到2节的这种「讚美主、大家都来亲近主」,是因為看到一件事:我们的罪恶都赦免了,或者是看到我们得到多少丰富的东西。我们原来是嫉妒、小气、自私的,被这些罪胜过,但现在呢?从这裡当然只看到消极的罪被赦免;但从整个圣经来看,到最后不仅是我们的罪、嫉妒、骄傲被赦免了,而且我们也胜过罪恶,意思就是我们也就越来越不骄傲、嫉妒,越来越不在罪的权势之下。 这裡没有讲,但我们知道上帝的救恩不是只叫我们天天犯罪,然后上帝天天赦免。当然我们总是会犯罪,神也总是会赦免,但上帝的救恩还是让我们胜过罪恶的权势。罗马书6章讲得非常清楚:「我们在恩典之下,不在律法之下」,所以罪不能作我们的主,我们可以过一个圣洁、善良的生活。这裡讲的是被赦免,当神亲近我们,我们罪恶被赦免,圣洁、善良了,神就喜欢跟我们在一起。 六十五4 祢所拣选、使他亲近祢、住在祢院中的,这人便為有福!我们必因祢居所、祢圣殿的美福知足了。 「祢所拣选、使他亲近祢」,所以第2节的「来就祢」是神的恩典,是神拣选、感动我们,我们才能亲近祂。神是白白拣选我们,拣选不是因為我们好,拣选就是神的恩典;不是在我们身上看到什麼好,祂的旨意就是要爱我们。祂拣选我们,让我们亲近祂。 来看看「亲近」的几个重点,第一个,我们因為犯罪就不愿意亲近上帝,不亲近上帝就更多犯罪,更多犯罪就更讨厌亲近上帝。就像男人有外遇一样,越有外遇、犯罪,就越不喜欢亲近自己的太太,因為有罪恶感;越不亲近自己太太,就越想犯罪、跟别的女人在一起,就恶性循环。 在西番雅书3:1-2,以色列「这悖逆、污秽、欺压的城有祸了!他不听从命令,不领受训诲,不倚靠耶和华,不亲近他的神。」不亲近上帝,就罪恶越来越多,这是我们人的特点。自从亚当夏娃堕落以后,人不喜欢亲近上帝,包括我们这重生得救的人也还常常有这种罪性。不信主的人不想亲近上帝,虽不应当,但是很正常的,人就是不喜欢亲近上帝。 第二个,有些人有假的亲近上帝,以赛亚书29:13,「主说:因為这百姓亲近我,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他们敬畏我,不过是领受人的吩咐。」是表面的、敷衍,这都不好。 感谢主,还有第三个,神使人亲近祂。耶利米书30:21,「他们的君王必是属乎他们的;掌权的必从他们中间而出。我要使他就近我,他也要亲近我;不然,谁有胆量亲近我呢﹖这是耶和华说的。」如果不是上帝拣选,没有人敢,也没有人会亲近祂。 民数记16:5,「对可拉和他一党的人说:到了早晨,耶和华必指示谁是属祂的,谁是圣洁的,就叫谁亲近祂;祂所拣选的是谁,必叫谁亲近祂。」神拣选利未人(包括可拉)去亲近上帝。 神怎麼让我们亲近祂?以弗所说2:13,「你们从前远离神的人,如今却在基督耶穌裡,靠著祂的血,已经得亲近了。」是藉著耶穌的血,耶穌的血好像磁铁一样把我们跟上帝吸近。 血怎麼会把我们跟上帝亲近?因為那血表示是上帝的爱,上帝有那麼大的爱,让祂的儿子為我们流血捨身,我们就被这爱感动。我们的罪被涂抹,上帝就亲近我们;我们被上帝的爱感动,就亲近上帝。 但亲近上帝一定要圣洁、善良,一定要常常求主的宝血遮盖、求主赦免,要不然就危险了。因為上帝那麼圣洁,我们带著罪去亲近祂,会死亡的。利未记10:3,「我在亲近我的人中要显為圣」,有错误是要处罚的。 所以我们要去亲近祂。原来不能,也不想亲近祂,因著上帝的恩典、耶穌的宝血、上帝的慈爱,使我们愿意亲近祂,即使有危险,因為有更大的祝福,所以我们靠著主的恩典就更亲近祂。罗马书12:9,「恶要厌恶,善要亲近。」雅各书4:8,「你们亲近神,神就必亲近你们。」我们排除万难去亲近上帝。这不一定说是来到教会而已,因為外表上的亲近都不是真的,我们排除万难去亲近上帝就是求主帮助我们随时、尽量的爱祂、跟随祂,这是非常有福的。 以西结书44:13-15,「他们不可亲近我,给我供祭司的职分,也不可挨近我的一件圣物,就是至圣的物;他们却要担当自己的羞辱和所行可憎之事的报应。」就是当你在罪恶中间的时候,不要亲近上帝,当认罪悔改、信靠上帝,上帝就使我们亲近祂。「以色列人走迷离开我的时候,祭司利未人撒督的子孙仍看守我的圣所。他们必亲近我,事奉我,并且侍立在我面前,将脂油与血献给我。这是主耶和华说的。」 我知道要亲近上帝很不容易,不是说我们physically身体的亲近上帝,因為上帝是灵,「神是灵,拜祂的要在灵和真理裡拜祂」。但我们如果真的在灵和真理裡面,也就是用信心,靠著上帝的恩典,排除万难,把心中很多的焦虑、怀疑、痛苦、心事都排除,去亲近祂。 我们说利未人很有福气,基遍人也很有福气。為什麼利未人有福气?在以色列12个支派裡,只有利未人没有產业、土地(申10:9),每个支派都有土地,只有利未人没有。為什麼?因為耶和华是他们的產业,他们专门服事上帝,所以没有时间去置產、牧羊、牛,他们专门办殿裡的事。他们看起来没有產业,但耶和华就是他们的產业。他们可以亲近上帝,这是更大的福气。 基遍人,在约书亚记裡被抓来作圣殿裡劈柴、挑水的,那也很有福气。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很有福气,耶和华是我们的,我们能够亲近祂。不是说一定到教会、圣殿,不是说一定在领圣餐,甚至不是说像天主教的在告解,也不是有什麼特殊属灵经验,而是我们信靠上帝的话、十字架上的爱,就在每天烧饭、洗碗这些很普通的事中,有上帝丰富的同在。 六十五5 拯救我们的神啊,祢必以威严秉公义应允我们;祢本是一切地极和海上远处的人所倚靠的。 神是「拯救我们的神」我们应该亲近祂,因為不在神手中,我们就在很大的危险中。 「祢必以威严秉公义应允我们」,神会答应我们的祷告,因為神「公义」,就是说话算话、公平,神对自己的话是信实的。神很庄严的执行祂的公义,所以是威严的。你答应我们,显出你的威严公义;你在威严公义中答应我们。当然,答应我们也是一种慈爱,但对祂自己的说话算话、爱我们到底,这是威严、公义,这样的公义、慈爱叫我们敬畏。 「祢本是一切地极和海上远处的人所倚靠的」,走到天涯海角,神的权柄都在那裡。 撒母耳记上2:10,耶和华会审判地极的人。 诗篇59:13,耶和华「在雅各中间掌权,直到地极」。 以赛亚书40:28,「创造地极的主,并不疲乏,也不困倦。」到地极、最远的地方,神都在掌管。所以,以赛亚书45:22,「地极的人都当仰望我,就必得救;因為我是神,再没有别神。」到任何一个地方仰望上帝。 以赛亚书49:6,「施行我的救恩,直到地极。」上帝的救恩一直到地极。所以你就算到了地极、最遥远的地方,你就是倚靠祂,经歷祂的信实,就讚美祂。 「远处的人所倚靠的」。「远」这个东西,以前啟示还不是很清楚的时候,上帝在哪裡?在耶路撒冷,所以在耶路撒冷就跟上帝比较近 ,甚至撒母耳记上20:20,那时还没有耶路撒冷(就是会幕所在的地方),大卫就说,他不要死在离神远的地方。会幕、约柜在的地方是上帝在的地方,在那裡比较亲近祂,比较有福。 但我们越来越清楚,神从来不是只有在哪个地方,譬如教会,也不是说我们在读圣经的时候离神近一点,神是无所不在。所以,耶利米书23:23,「耶和华说:我岂為近处的神呢﹖不也為远处的神吗?」 我太太现在在美国,我跟我太太很远,但我和我太太跟上帝都很近;因為跟上帝很近,我们也很近。申命记28:49,耶和华会从远方把敌人叫来攻击我,也会把我们从远方带回到祂要带我们去的地方。所以「远方」也在上帝的管理之中,只是我们人渺小,觉得那远。 还有,如果有罪恶、不信靠祂,我们跟上帝最近的时候,也可以是最远。这正是亚当夏娃堕落后的情形,我们跟上帝非常远。以弗所书2:13说,我们以前远离的人,现在都因著祂的宝血亲近了。我们不仅跟神亲近了,人和人之间也不再疏远。 六十五6-7 6他既以大能束腰,就用力量安定诸山,7使诸海的响声和其中波浪的响声,并万民的喧哗,都平静了。 上帝「用力量安定诸山」,这句话希望我们都不要碰到。下一次在地震中,你有信心,对主说:「主阿,祢安定诸山,让山不要动。」上帝全能,连巨大的山都让它安定。山,一般我们认為是有力量的东西,上帝比山有力量,使它定下来;上帝把我们生活中动盪不安的东西安定了。 「使诸海的响声和其中波浪的响声,并万民的喧哗,都平静了。」上帝也让海安定下来。 马太福音8:26耶穌不是平定海浪?我们现在不太碰到风浪,但生活中比当时打鱼的人碰到的波浪还要多,上班、身体……常常有波浪,心中也常容易动摇,也是有波浪。以赛亚书17:12,诗篇2篇都说到,神斥责万邦,也斥责万民的喧哗。 「诸海、波浪、山」也就是自然界的东西在上帝的掌管之中;「万民的喧哗」,就是人文界的,包括共產党、佛教徒、回教徒,一切抵挡上帝的力量,甚至包括上帝儿女悖逆的时候,上帝都会使他们平静下来。要不就是用恩典使他们悔改,平定下来;要不就是震怒,使他们在不悔改中灭亡,也平定下来。 六十五8 住在地极的人因祢的神蹟惧怕;祢使日出日落之地都欢呼。 在地极的人也可以看到神蹟。看到神蹟有时是让人投靠主,记得耶穌行的神蹟(包括平静风和海),人家怎麼说?「眾人希奇,说:这是怎样的人?连风和海也听从他了!」就惧怕。上帝的神蹟叫人惧怕,当然这惧怕不一定是信靠,但如果是造成信靠的结果,那就是最好的。 「日出日落之地都欢呼」,意思就是全地都欢呼,没有一个地方没有上帝的恩典。「日出日落」是讲地理,但岂不也是讲时间?早上、黑夜我们都欢呼,因為早晨、黑夜都有上帝丰富的恩典。 述神之恩泽及万物(9-13节) 「眷顾」原来是访问、查问、察看的意思,一个是看你有什麼错误来处罚你;一个是看你有什麼需要和缺乏来帮助你。所以,「眷顾」这字可以是负面的鉴察,也可以是正面的眷顾。 上帝也赐福土地,当然赐福或咒诅都不是土地本身的问题,是地上的人是不是敬畏上帝的问题。地上的人敬畏上帝,上帝就眷顾地,降下透雨。不是表面下一点点雨,是「透雨」,使地大得肥美,使神的河满了水。 「你这样浇灌了地,好為人预备五穀」,预备丰富的恩典。神為人预备了五穀,我们人就要感谢上帝,而不要去拜那些土地公什麼的。 使徒行传14:15-17保罗对这些外邦人讲:神叫我们归向上帝,祂显出来的恩惠就是「常施恩惠,从天降雨,赏赐丰年,叫你们饮食饱足,满心喜乐」,神降下透雨,包括给不信主的人;赐下阳光、雨水,眷顾好人、坏人。但眷顾的结果,一方面是叫人喜乐,一方面叫人归向上帝。使徒行传17:27也是,神叫人要寻求神、求告神。祂眷顾我们生活一切的需要,就是要我们去寻求、求告祂,成為祂的儿女。 六十五10 祢浇透地的犁沟,润平犁脊,降甘霖,使地软和;其中发长的,蒙祢赐福。 祂「浇透地的犁沟,润平犁脊,降甘霖,使地软和」,让五穀生长,让人蒙到丰富的福气。 六十五11 祢以恩典為年岁的冠冕;祢的路径都滴下脂油, 神让人每年每年都有恩典,不是到了中、老年,慢慢日薄西山,过了最棒的时候就非常悲哀,没有,神赐我们的福是丰丰富富的。「祢的路径都滴下脂油」,上帝為我们所开的路,我们走在其中。不仅路丰富,我们人也丰富,以至於「滴下脂油」,就是实在太多、太好了。 六十五12 滴在旷野的草场上。小山以欢乐束腰; 上帝的恩典滴在草场上,就是草很丰富,让羊群牛群吃了也茁壮。「小山以欢乐束腰」,「束腰」是得力量的意思,因著上帝给的丰富,我们欢乐,因著欢乐,我们有力量。好像山长满了草、能力,它自己也很喜悦,羊群也就肥沃。 六十五13 草场以羊群為衣;谷中也长满了五穀。这一切都欢呼歌唱。 这不只是秋天或收割的时候而已,我相信就属灵来讲,神随时给我们丰富,我们就随时欢呼。草场、五穀不会欢呼,是我们人看到了就欢呼,好像它们在欢呼一样。如果我们不欢呼,石头都会叫起来。
□ 本书版权所有---蔡有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