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44:1-26 这是一篇团体的祈祷诗 由於国家的军队战败,君王於是代表全国求神施恩,使他们可战败敌 人。 1-8 祈求的基础 诗人首先复述神过去如何帮助祖先战胜仇敌 (1-3), 然後基於此向 神重申选民对 的信赖。 1 「古时 ...... 行的事」:指约书亚时代,神把迦南地赐给以色列 人一事。 2 「发达」:开枝散叶向四周伸展。 3 「脸上的亮光」:代表神的恩宠和帮助。 4 「雅各」:代表以色列人。 5 「推倒」、「践踏」:借用野牛的举止比喻选民消灭敌人的情 景。 9-16 国家的苦况 神遗弃了 的百姓,以致他们屡战屡败,被人剥夺、掳掠、充军到异 国,受尽讥诮和欺凌。 12 可译为「你以贱价把你的子民卖掉,并不要求获得高价」 ── 因在神眼中,他们一文不值。 14 「摇头」:鄙视的神态。 16 可作「都因听见辱骂和毁谤者的声音,看见仇敌和报仇者的脸 孔」。 17-22 祈求的基础 选民知道他们若背弃神,必会受罚;但现在他们没有忘记神,也没有 违背神的盟约,为何遭此灾祸?选民於是求神不要把他们当作背约的 人来看待,让他们不断遭受敌人屠杀。 19 可意译为「但你竟然把我们抛弃在野狗藏身之处,在那里压碎 我们,又用幽暗遮盖我们」; 「野狗藏身之处」描写极度的荒凉(赛34:13),整节强调选 民所受的痛苦。 20 「忘了」:指不承认,不把耶和华当作真神。 「向别神举手」:即敬拜别神。 22 指出他们不但没有离弃神,甚至为了坚持敬畏神而受逼害。 23-26 祈求的内容 诗人求神起来帮助他们(23, 26),不要再向他们掩面。 25 描述在神面前极度难过和完全谦卑的态度。 思想问题(第43, 44篇) 1 诗人落在痛苦的境遇中,切望被救後可以回到圣殿去称谢神的救 赎(43:4)。 可是,有些人却持相反的态度,在困苦中埋怨神,更不愿到教会 去,即使他从困苦中释放出来了,他也不会感谢神。 你对这些表现有何感受? 2 诗人如何解决因遭不幸所带来的情绪低潮?参43:5。 我们从他身上可有什麽借镜呢? 3 以色列能战胜迦南人,是因神帮助的缘故(44:2-3)。 基督徒能过得胜的生活,在世上作盐和光,又是什麽缘故呢? 参林後2:14。 4 作者向神申明:他的国家所遭遇的羞辱并非因他们违约所致( 44:17-18)。 由此看来,基督徒在祷告中可以向神申明事理麽?参21节。
□ 本书版权所有---蔡有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