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77:1-20 这是一篇祈祷诗 1 引言 诗人要向神祈祷,向神「发声」(暗示他的悲痛)。 2-10 诗人的苦况 他本人并没有遭受病痛或敌人的迫害,乃是为国家的患难而忧心如焚 。他可能是一位君王。 2 「我的心不肯受安慰」:形容诗人的悲痛;对他来说,只有神 的安慰才是真正的慰藉。 3 「沉吟悲伤」:原为「沈思默想」。 4 「不能闭眼」:不能入睡。 5-6 古译本作「我追想古时之日,想起上古之年。我夜间扪心自问 ,深究省察我的灵魂」。 10 可译作「我便说:最叫我痛心的,就是至高者的右手竟然改变 了」。 11-20 祈求的基础 诗人回想神过去所行的奇事和神的威荣,就再一次得到安慰,放心倚 靠这位大能的神。 13 由於耶和华是圣洁完美(「洁净」)的,故此,没有神可以和 相比。 15 「雅各和约瑟的子孙」:统指全部选民。 16 「诸水」:指红海(芦苇海)。 17-18 描述神显现时(在西乃山)所产生自然现象的变化。 19 重述神带领选民过红海的经历,虽然选民不能知道这位神的踪 影,但神对他们的眷顾却是无可置疑的。 思想问题(第77篇) 1 诗人为国患而忧心,这表现与他对神的信心有什麽关系? 参7-10节。 国民应有爱国之心,基督徒又应如何爱神的国度?参太6:33。 2 诗人如何从困惑、信心摇动的境况中得到安慰? 他这方法可否帮助我们面对类似的困惑呢? 3 由於诗人看见过往的作为便发出19节的总结,并在信心上跨进了 一步。 这是否表示信心有时需要超越理性的限制呢?
□ 本书版权所有---蔡有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