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是哀鸣还是祷告? 如果祷告真的力量无穷,能应付无数难关──包括处理我们在神面前的最大困难:罪恶过犯(1-5节)──祷告岂不也能助我们渡过人生的每一个逆境吗(6节)?
第1-2节 蒙赦宥者乃为有福 ‘过……罪……罪’:分别指故意蔑视神明显的旨意;心中、口中、行动等各种过犯;以及内在堕落的人性。‘心里……耶和华’:耶和华不再有余下的指控,罪人也再没半点须要隐藏的事。 这里用了3个与1、2节中出现的字眼相同:承认自己的‘罪’;出于自己的背叛 ──神亦直指我们败坏的根源,他已‘赦免’我的‘罪恶’。 神的回应超过个人和整体在罪方面的问题:遇上危难,人人(‘凡’)都能向祂呼求。第6节‘为此’,意即连罪也能藉祷告来对付。‘虔诚人’(‘圣民’,31:23>三十一23),指那些蒙神所爱,又以爱回应祂的人。第8-9节第7节的文意在此实现:人肯存心遵守神的话。‘定睛……’:这并不是一种威胁性的讲法,好像受人监视一般,而是指一种带着眷顾的应许。神的教导并非毫无情意的高压政策,倒是充满爱和关怀的话语。如此我们的回应也不是被迫的遵从,而是以爱来顺服。 受主的保护保守,有3方面的特点:一直信靠,与神保持美好的关系(‘义人’,11节),加上道德上品格‘正直’。但不是说如此便无灾无祸(‘苦楚’,参6节的‘大水泛滥’),不过义人一定被爱怀抱包围,永不失望。
□ 本书版权所有---蔡有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