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43
信心之旅 这两首诗本为一,我们不知它为何被一分为二。全首诗包含3段长短相若的诗节,由一段平衡的副歌(42:6>四十二6、42:11>11,43:5>四十三5)串连起来。3段诗节的用字亦有关联,如第一、第二诗节中的‘不住的对我说’(3、10节);和第二、第三诗节中的‘哀痛’(42:9>四十二9,43:2>四十三2)。全篇的主题统一,循序发展:1.四十二篇1至5节(信心中渴慕神):过去的回忆加深今天的痛楚;诗人以口渴为喻,表达对神的深切渴慕。2.四十二篇6至11节(复兴的信心):以风暴比喻眼前的困境,但诗人凭信心看清此等‘波浪洪涛’是神所加给的,祂仍是诗人的‘磐石’(9节),祂的慈爱仍然存在(8节)。3.四十三篇1至5节(信心的回应):以寻找神为喻(3节),表达对将来的肯定。神必将他带回故土(3-4节)。
诗人对神的深切渴慕,写在叫我们脆弱的信心感到汗颜(1-2节)。他把自己的忧伤与昔日风光的日子一并带到神面前(2-4节)。 第2节诗人的问题并无不对,‘几时’、‘为何’(9节,43:2>四十三2)、‘在哪里’(3、10节)表达了诗人盼望苦难终结,也表达他对苦难的困惑,以及无法在苦难中看到神的同在。但以赛亚书四十二章24节中的‘谁?’引导我们向好处想。 第5节(11节,43:5>四十三5同)作者自己对自己说话,提到那位保证他将来的神,以此来处理自己的忧伤,因为正如圣经常常提醒我们,‘盼望’是对结果的肯定。新国际译本和其他译本一样,对四十二章5节作出些微修订,使3段副歌(42:5>四十二5、42:11>11及43:5>四十三5)变得一致。 环境越来越危急(7节),但信心已逐渐恢复:神仍是‘我的神’(6节);所经历的是神的‘瀑布’和‘波浪洪涛’(7节);神的爱仍然真实,赞美和祷告仍然继续(8节);作者看似控诉的提问虽得不着答案,但除了宣泄了他的不满外,不满转化成祷告,使他不再顾影自怜。 第6节‘我的神啊’,作者刻意把思绪集中在神身上,藉以在忧伤中保持信心。 第7节所受的困苦不是来自敌人,而是来自神。它是神的‘波浪洪涛’。 第9节从人的经验看,作者好像被神遗忘了;但凭信心,作者说神是他的‘磐石’。一切取决于作者凭经验还是凭信心说话。 第11节直译‘我要赞美祂,祂是我脸上的拯救,是我的神’,使他抬起头做人(43:5>四十三5同)。 作者继续为拯救和复兴而祷告,以务实的态度平衡现在的困境和将来的盼望。 为作者作公义裁决。 神是作者的‘力量’,但作者同时感到被神‘丢弃’;对神充满信心,却被生活折磨(参42:9>四十二9)。 ‘亮光和真理’比喻拯救者。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是:活在神真光之中,爱慕祂的真理方是渡过困境的最好方法,如此方可带来蒙福的结局。留意诗中作者愈来愈接近神:‘圣山……居所……祭坛……神’──
一步一步归回家中!
□ 本书版权所有---蔡有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