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黑暗中之声音 本篇诗篇就如一场噩梦,重提主前587年,即列王纪下二十四至二十五章所记之一件往事。诗人再次看见耶路撒冷被毁(3节),再次听见敌人满腔怒吼──发吼之处却曾是听神话语之处(4节),并目睹敌人舞弄行毁灭之斧子(5节)。尤其感人的是诗人的描述:(直译)‘现在轮到雕刻的镶板了──斧子锤子抡起──雕刻镶板碎了!’(6节),彷彿诗人目睹并跟在破坏者后边,心底默然呼求:‘不要毁坏──请不要毁坏──那些──那些镶板!’这情景彷彿要持续到永远(1、10节),然而神的震怒还没有扯象消去(1节),神没有说话(9节),也没有任何扯象显示,神会为祂的子民作事或记起祂的应许,或维护祂自己的名(19-21节)。
所忽略之子民 这些经节重温了神子民的整个历史,并在每一件重大事情上写上一个问号:神是否已‘丢弃’选民?这疑惑挑战他们在亚伯拉罕里作为选民之基本地位(创
18:19>创十八19);‘所得来……所赎’:勾起出埃及的救赎事件之回忆(撒下
7:23>撒下七23);‘羊’:指他们在神关顾下的旷野经历(77:20>七七20;参赛
63:11>赛六三11);‘支派……锡安山’:标志着他们作为应许之地的人民,而神就住在这人民中间。但在黑暗中这一切似乎都变得毫无价值! 第8节耶路撒冷陷落时,全地无别的敬拜地方。这里所指的可能是圣殿,原文用复数来表达圣殿的华美:‘……整个伟大之地……’。‘会’:重点在于与神相遇多于与神相遇的地点;焚烧圣殿就等于焚烧所有与神相会的地点(和所有节期聚会)。第9节‘标志’:诸如:圣殿的例行供职、经常性的节期、事奉人员……等,这些标志的存在令他们想起神的同在。 ‘你’这个充满感情的代名词出现了7次(13-17节)。首4次肯定了神的能力胜过每股敌对势力;末3次肯定神是世界秩序的设计师。这正正就是诗人经验所质疑之真理:好战的敌人造成这世界可怕的混乱!虽然如此,我们当作的是用真理挑战经验,屹立在黑暗中,并宣告信仰。
第20节‘黑暗之处’可能是神子民原为逃避巴比伦人,但最终被杀捕之秘密藏身之地;又或是神子民被掳流放远离耶路撒冷之处。第22-23节神被提醒,祂的名被人亵渎,祂的民被辱骂,祂被劝告为自己所忽略的事情出一分力。
□ 本书版权所有---蔡有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