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
在愤怒之日的祷告与盼望 不是所有人生的困厄都是神愤怒的证据──正如约伯所亲身体会的。但先知们的警告预言令以色列人在耶路撒冷陷落时,对巴比伦人(王下 24>王下二十四至王下
25>二十五)乃神施惩罚的工具一点毫不怀疑。这首诗篇写成之时,圣城已荒废了一段时间(5节),然而诗中的亲身经历感觉很是强烈,这反映诗人是一位敬虔的耶路撒冷人,他留在犹大地(王下
25:12>王下二十五12),为国破家亡而哀伤,期望将来更好的日子(13节)。此诗篇交替徘徊在‘他们’(1-3、5-7、10-11节)与‘我们’的部分(4、8-9、12-13节)之间。过去在别人身上所发生的(1-3节),也在现今存留的人身上定罪(4节);过去引致神愤怒的罪(5-7、8节),也是‘我们的罪’(9节)。神不会忘记那些轻慢祂的人(10节)和那些受苦的人(11节),而我们──‘你的民’──将会再一次献上赞美(13节)。 首先受伤的是主自己。祂的‘圣殿’被污秽(1节)。然而随着城的掳掠持续,那些委身于主的人(‘仆人’,2节),并那些主所爱的人(‘圣民’,2节),大量死亡,直至无一人留下履行爱的职务(3节)。情况持续没有改善,神子民一直被鄙视(4节)。落在永生神的手里,实在是一件可怕的事(来
10:31>来十31)。 第13节之盼望基于两点:第一,主会为祂自己的名声发热心(10、12节);第二,祂会为祂受惊吓的子民发热心(10-11节),因为就算当他们因愤怒击打而劳苦时,他们仍旧是‘你的民,你草场的羊’(13节)。这两个基础反映在第5和12节之‘羞辱’的对照用法上。
□ 本书版权所有---蔡有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