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返回上级目录】

第四十四篇 人生似乎不公平,神似乎沉睡不听祈求

    正如四十二和四十三篇,信心在人世的苦难中受经炼,人往往无法明白为甚么会祸不单行(17-19节)。四十二、四十三两篇都是比较个人化的祷告,四十四篇则是从通国宏观的角度发出的祈祷,可能是国家祈祷日的祷文。

A1  1-3节) 神是历史的神

  B1  4-8节) 见证:真实信心

    C  9-16节) 哀恸:今日凄凉的光景

   B2  17-22节) 见证:修德正身

A2 23-26节) 神是未来的神

    神的道路奇哉。人生的祸患不止,非浅见的人能参透原委,有时不如意的事甚至显得跟神的心意性情背道而驰。我们所能作的,只有在疑团中奔到神面前祷告。

    本诗篇是连续合奏的启应组曲,歌词互相对答,有时又一同发声。因独唱的部分(6节)提到「我的刀」,这诗或者是王领百姓聚集祷告的诗篇。

   

      1-3 神是历史的神:回想诸般祝福  全会众提说过去,众口一音:追忆上古,便想到神的作为,也想到自己的国家如何征战长途,这一切都不是人的功业,而是神策划的宏图。第2节「手」:象征拟人化的行动。在这个出于神的鸿图大业刚展开之际,摆在百姓面前的是「神所赐给你们的地……」(申四1);到了得地为业之日,「耶和华将从前向他们列祖起誓所应许的全地,赐给以色列人」(书二十一43;参八十8-11;摩二910)。第3节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曾为那地争战,因为要承受神的应许,人便必须顺服祂的命令。但他们却又知道不是靠「自己的刀剑」得地土,乃是靠祂的「手」(个人化的行动」和「膀臂」(个人化的力量),还有是靠着神的「脸上的光」,是神「喜悦」祂的百姓,也就是说神爱他们,接纳他们。

    4-8 持守真实的信心  王(46节)和百姓(57节)轮流见证,更曾走在一起(8节),同心称颂,因他们都认识神(4节),知道靠祂而行(5节),明白地上的权势能力不足恃(6节)。还有的是他们晓得神救恩的大能功效(7节)。因此诗人的结论是众人都因神夸耀(8节)。第4节他们不仅是承继先人的宗教礼仪,他们乃是认真地委身于自己的信仰,竭诚忠贞(以神为「王」),恭敬尊崇(称祂为「神」)。「你出令」:向作王的神直接呼求。「得胜」:拯救,复数词,表示各种的拯救方式。第6-7节两节都以「因为」(原文)作开始。 45节显示个人的能力十分有限,不该依靠己力(6节),反而要倚靠作王的神,惟有属天的能力无穷(7节)。

    9-16 今日凄凉的光景  诗歌继续:王的声音在9111315节出现,百姓的声音来自101214节。二者溶合,凝成了最终的哀恸之声。神的不悦使人失败;神的态度和行动(11-12节)遇上人的敌意(13-14节)。羞辱已到极点(15-16节)。看来一切都失去意义(9-10节),名声尽丧(13-14节),剩下的只是羞愧(15-16节)。在914节中,每节中第二个动词表明生命都来自神的手。只有认识神的手,我们才晓得际遇与顺逆的意义。有人以为应该分辨何者是神的明文旨意,甚么是神许可的旨意。可是在旧约却难作出这样的分辨。因为神既调动万有,我们的责任应该是在谜团中投靠祂,受压时呼求祂。第12节在人看来,神如此重责祂的子民,似乎不合常理,不近人情,即使神自己也不见得有甚么好处。「也不赚利」:只得薄利,或一无所获。

    17-21 修德正身之道  诗人曾谈到个人的信仰自由(4-8节),现在配上了见证,表明心迹和志向(18节),然而换来的是更悲惨的命运(19节);敬虔的信仰,手洁心清,却得来终日被杀的噩梦(20-22节)。王在1720节有所申诉,百姓则在1821节呼冤。到1922节是同声的哀鸣。人在不义不公的世界中难免受困扰,频遭欺侮(七十三2-14)。可悲的是,人一遇逆境便容易否认那位良善慈爱之神的存在;而王与百姓的反应是来到神的面前,见证神,不再沉默,反倒发出恳求(23-26节)。我们当以此为榜样,让难处与忧患驱使我们到神的宝座前去。第17节「约」:在此指各种义务和责任,存顺服之心接受加诸我们身上的要求。第19节「野狗」:在战场和荒地上常见食尸首的恶犬。 22节「为你的缘故」 即「因我们效忠于你的缘故」。

    23-26 神是掌管未来的神:恳求帮助  至此众人融为一音,呼求天上的求助。他们求神不要沉睡,要施行数宥(23-24节),他们陈说种种缺乏,仰望天恩,因为知道神的慈爱终不断绝,始终不变(25-26节)。第23节是勇敢壮胆的祈祷。第25节神既是如斯爱我们,我们可以来求所需。第26节「救赎」:付出代价,例如提供自己所有的物资来供应他人所需。「慈爱」:不变的爱,定意的爱;神爱祂所顾念的人。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蔡有才

中国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