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23:1

【返回上级目录】

 这篇诗篇神没有默示一个标题,它并不需要任何标题,因为它记载的不是特别的事件,除了每一个基督徒自己怀中都有的音调之外,它不需要其它的音调。它是大卫属天的牧歌;一首超越的颂歌,音乐的众女中无人能超越其上。战争的号角在这里让位给了和平的笛声,刚刚还在哀痛牧者所受之苦的他,现在用优美的曲调演绎羊群的喜悦。坐在一棵枝叶伸张的树下,他的羊群围在身旁,正如班扬书中屈辱谷中的牧童一样,我们可以想象大卫在用他的心所能最大承载的,在满心欢喜歌唱这首无与伦比的牧歌;又或者,如果这首诗歌是他多年以后的作品,我们可以肯定他的心带着沉思又重返那在旷野的牧场中流淌而过的孤独的水边,那在早年他曾习惯流连之处。这是众诗篇中的那颗珍珠,其温柔纯净的光芒令每一双眼睛欢喜;诗意的灵感对这颗珍珠可以当之无愧,尽管其对手宣称对其拥有。对于这首让人欢愉的诗歌,我们可以说它的敬虔与诗意相当,它的甜美和灵性无可超越。
    这首诗歌所处的位置值得留意。它紧接着第22首,很特别,那是一首十字架的诗歌。在第22首诗歌的那一边没有青草地,没有安静的水边。只有当我们看到,"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之后,我们才来到“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们必须用经历明白流血的价值,看到刀剑兴起击打牧人,然后我们才能够真正明白好牧人劳心劳力的甜美所在。
    人们一直在说,这首属神的赞歌在众诗歌当中,就如同夜莺在众小鸟当中一样,因为它在悲伤的人多少哭泣的夜间,在他的耳边甜美歌唱,给他一个喜乐清晨的盼望。我会大胆也把它比作云雀,它一面上升一面歌唱,一面歌唱一面上升,直到它离开视线之外,即使这样也仍然不会落在耳听之外。请留意这首诗篇的最后一句 —"我且要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直到永远; "这是天上的曲调,更适合那直到永远的天上的住处,胜过这些云下的居所。哦,愿我们在看这首诗歌的时候,可以在灵里进到它的里面,然后我们必要经历在地如天的日子!

 

    解释
    第1节. 耶和华是我的牧者。 这是何等的屈尊俯就,无限的耶和华向他的子民取了一位牧者的职份和角色! 伟大的神容许自己被比作人,表明出他对他自己的子民的爱和看顾,这应该是我们充满感激去赞美的话题。大卫自己曾经是看顾羊群的人,既明白羊的需要,也明白牧羊人许多的劳苦。他把自己比作是一只被造的动物,软弱,无助,愚蠢,他把神当作是他的供应者,保护者,引导者,确实,是他的一切。一个人没有权利把自己看作是耶和华的羊,除非他的本性已经被更新,因为圣经不是把还没有归正的人描述成绵羊,而是描述成狼或山羊。一只绵羊是人的财产,不是一只野兽;它的主人对它十分重视,常常是用极大的代价把它买回来的。明白我们是属于耶和华的,这真好,就像大卫他确实明白这一点一样。这一句经文带着信心高贵的音调。它没有"如果" 或"但是",甚至没有"我希望如此";他而是说,"耶和华是我的牧者。" 我们必须培养安心依靠我们天父的灵。全句话最优美的词句是那个单音节的“我的”。他不是说,“耶和华是全世界的牧者,带领众人作他的羊群”,而是说“耶和华是我的牧者”;如果他不是任何其它人的牧者,他对我来说还是一位牧者;他看顾我,看护我,保守我。这句话用的是现在时态。无论信徒的位置如何,即使现在他就是在耶和华牧者般的看顾之下。
    接着的用词是从第一个陈述所带出的某种引申—它简练精辟,充满积极 — 我必不至缺乏。其他情形下我可能会缺乏,但是当耶和华是我的牧者,他有能力供应我的需要,他肯定愿意这样做,因为他的心充满了慈爱,所以"我必不至缺乏。”在物质的事情上我必不至缺乏。他岂不是喂养天上的飞鸟,使得百合花生长吗?那么,他怎么可能撇下他的儿女挨饥受饿呢? 我必不至缺乏属灵的事情,我知道他的恩典是够我用的。在他里面安息,他要对我说,"你的日子如何,你的力量也必如何。" 我可能没有我希望得到的一切,但"我必不至缺乏。"其他远比我富有,远比我更有智慧的人,可能会缺乏,但"我必不至"如此。 "少壮狮子,还缺食忍饿。但寻求耶和华的。什么好处都不缺。" 这不仅是“我不缺乏”,还是“我必不至缺乏。”前面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如果饥荒要摧毁大地,或者灾难毁灭城市,“我必不至缺乏。” 年老的软弱不会给我带来任何的缺乏,甚至死亡连同它的阴暗也不会使我缺乏。我拥有一切,丰丰足足;这不是因为我在银行里储蓄了大量的金钱,不是因为我有技能机巧可以谋生,而是因为“耶和华是我的牧者。” 恶人总是缺乏,但义人永远不至缺乏;罪人的心远得不到满足,但感恩的灵是安住在心满意足的宫殿之中的。

 

    解释与佳句
    全篇诗篇。 大卫留下的诗篇,再也没有哪一篇比这简短的第二十三篇(诗23:1-6)更甜美的了。但它只是他心灵片刻的敞开;但正如一个人走在冬天的大街上,看到为了让某人进屋,一扇门开了,片刻的工夫有红色的灯光射出,快乐儿童的身影跑过来迎接来者,和让人感到温暖的音乐声,尽管门关上了,留下的是黑色的夜晚,然而它不能再次关上眼睛,耳朵,人心和想象已经看到的那一切 — 这首诗篇也是如此,尽管它只是片刻心灵的开启,但它放射出和平与安慰的真理,是永远不会从这个世界上消失的。第二十三首诗篇是众诗篇中的夜莺。它小巧,羽毛精致,在人看不到的地方羞涩地歌唱;但是,哦!它用旋律优美的喜乐充满了全世界的空气,大过人心所能想象的。这首诗篇诞生的那一日有福了! 一位客旅奉神的命令在世上来回奔走,歌唱一首奇特的歌,人一旦听到这首歌,就使得他忘记了任何他曾经有过的忧虑,对此你会怎么说呢?同样歌唱的天使在各处地方奔走,用万民的语言歌唱,带着来自神的能力,他的舌头振动空气,驱走困苦。请看,这就是了! 神派了这位客旅用地球上各样的言语说话。它安慰的伤痛要胜过世上一切的哲学。它把更多的恶念,更多污秽的疑惑,更多作贼般的悲伤关押进了牢房,胜过海边的沙数。它安慰了极大一群的可怜人。它歌唱,赋予失望的人群勇气。它在生病的人,关在监狱里的人,揪心悲痛的寡妇,孤单的孤儿的心里面注入了医治的膏药和安慰。垂死的士兵有这首诗篇读给他们听,他们死得更轻松;死一般的医院得到照亮;它临到囚犯,击碎了他的锁链,就像彼得的天使一样,在思想上把他带领出来,歌唱着把他再次送回家中。它使得临终的基督徒奴隶比他的主人更为自由,安慰那些将死的人,把悲伤撇在身后,不是因为他离去,悲伤被撇在他的身后,而是悲伤不能与他同行。它的工作也还没有完成。它要向你的孩子,我的孩子歌唱,向他们的孩子歌唱,贯穿时间的世世代代;它也不会收起它的翅膀,直到最后一位天路客旅安全到达,时间结束为止;那时候它要飞回神的怀中,它曾在那里发出;它要继续发声,与那天上喜乐一切的声响混合,使得天堂永远充满音乐的回响。 

 


    全篇诗篇。这篇诗篇可以被称作是大卫的牧歌,他是如此精巧拨动全部的琴弦,贯穿整首诗歌。Abenezra说,这是一首崇高的诗篇;由大卫所写,所唱,这不是好像有些希伯来人所认为的那样,是发生在他逃往哈列的树林的时候 (撒上 22:5);而是在他战胜一切的仇敌,安定他的国度,他享受极大的和平与安宁,仿佛一只脚已经踏在天上城垛的上面的时候。今天犹太人一般习惯坐下准备吃饭的时候诵读这篇诗篇。
    全篇诗篇。 据说奥古斯丁一次在梦中看见诗篇第119篇在他面前升起,成为在神的乐园中的一棵生命树。这第二十三篇诗篇可以被比作是生长在这棵生命树周围的最美丽的鲜花。前者被人比喻作众星中的太阳 — 那么肯定这首诗歌就像众星系中最丰富的,甚至与那七星相比也是如此!
    全篇诗篇。 一些敬虔的人苦恼,因为他们不能在任何时候,或不能常常按照它喜乐的本意来使用这篇诗篇的语言。这样的人应该记起大卫,尽管他寿数很长,却只是写过一首诗篇第二十三篇。他的一些颂歌确实像这篇诗篇一样表达了活的信心,那可以在黑暗中行走的信心。但我们还可以在其他什么地方找到整首诗歌,是从起头到结束表达了个人的信心,喜乐和得胜的呢? 神的子民有定时落在黑暗中;有定时欢喜快乐。 


    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 让那些愿意的人说,“我的田地要供应我,我必不至缺乏,我的货物要成为我的帮助,我必不至缺乏;”让士兵信靠他的武器,农夫信靠他的劳力;让工匠对他的手艺,商人对他的贸易,学生对他的书本说:“这些要维持我,我必不至缺乏。” 让我们和教会一起说,正如我们一起说,一起唱的那样,"耶和华保守我,我必不至缺乏。” 那能真正如此说的人,就定了其余人等的罪,那所切慕的在神以外的人,不能真正地说耶和华是他的,耶和华是这位牧者,管治者和元帅,因此我必不至缺乏。


    第一节。尽管这在我们的版本里它是将来的时态,但它同样可以非常恰当地读作,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现在不至缺乏。
    第一节。耶和华是我的牧者。 我们可以从这比喻中普遍学习到,心存感恩的人理当从他先前的光景中引申一些灵里的,或其他的运用。大卫自己有一段时间是一位牧羊人,正如他承认说,"耶和华从羊圈中将他召来,叫他不再跟从羊群”,等等。他自己曾经是一位牧者,他看耶和华对他也是如此。大卫为他的羊群所作的任何事情 — 看守它们,小心保卫它们远离狮子和熊,任何其他可能惊扰它们的事情,细心照料它们吃草,饮水,等等,他同样看耶和华对他也是如此,并且远胜这些。同样保罗说:“我从前是逼迫人的,悔慢人的。然而我还蒙了耶和华的怜悯。”关于这点我们也可以在那好人老雅各身上看到:他说,“我先前只拿着我的杖过这约旦河;”现在神已经祝福他,大大加增给他。教训是很明显的;原因是,首先,因为真正的恩典不会故意不吸取一些恩典的教训:它不会不分辨对象,这样心就被恩感;因为这是从来不缺乏事情去思考的。其次,它必须要是如此,因为这是被神的灵带领,因此得到指引将万事加以灵义运用。
    第一节。牧者。 愿这甜美的称呼说服雅弗住在闪的帐棚里:我的意思是,那些从来不曾明白何为被怀抱在耶稣的怀中的人,那些从来不曾是基督羊圈中的羊的人,请思想这位牧者的甘甜,前来就他。撒但看上去待人很好,他可以把你吸引到罪中,但最终他要真正对你苦毒。基督确实看上去对你严厉,要你离开罪,在你道路的两旁用荆棘筑成篱笆。但如果你尽管有罪,仍进入他的羊群,他其实是善待你。你朝基督的羊圈里看,你会看到它用篱笆,围栏栏着,让你留在里头,离开罪,这拦阻你进去;但是,哦! 不要让它这样。基督确实是不愿意任何他的羊游荡,如果他们也不愿意,这就好了。如果他们游荡,他要把他们带回来,这可能是用他的牧羊犬 (某种的苦难);但是他从来不会像我们说的那样纠缠自己。不,他是甘甜,他将要是甘甜。也许,当你犯罪的时候,撒但微笑,对你友好;但要知道,他最后对你苦毒。他现在唱着诱惑之歌,最后要像狮子一样吞噬人。他要折磨你,使你烦扰,对你发怒,苦毒。哦,所以前来就耶稣基督;让他现在就作你灵魂的牧者。然后你要晓得,他是甘甜,在你犯罪之前努力拦阻你犯罪;他是甘甜,在你犯罪之后,救你离开罪。哦,想起这点 — 就是耶稣基督对待他一切的肢体,所有他的群羊,特别是那些犯罪的,是如此甘甜,这要劝服一些罪人前来进入他的羊圈。


    (第一子句)。 喂养我, 或作,是 喂养我的,我的牧者。这个词涵括了一位好牧人所有的责任,就是喂养,引导,管治,保卫他的羊群,等等合在一起。

    第一节。耶和华是我的牧者。这种相似的原因我认为是: — 第一,好牧人的一个特征就是,熟练知道,正确判断他的羊群,因此在一只羊身上作标记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为的是如果它们走偏了路 (像所有的动物一样它们很容易会走偏路),牧人可以把它们寻找,把它们再次带回来。同样的事情在基督身上是肯定的,其实要说,基督他自己确认了自己是这样,“我也认识他们,他们也跟着我。”约10:27。是的,毫无疑问,那数算众星,称呼它们名字,是的,连我们头上有多少根头发都数算的那一位,是特别关心他自己的儿女,那"他草场上的羊"的,使他们可以得到供应,得到保护脱离一切的危险。第二,一位好牧人必须要熟练牧养他的羊群,带领他们到如此多草的地方,让它们可以滋润兴旺:一位好牧人不会让他的羊在坏的土地上,而是在有益健康的草地上吃草 。第三,好牧人知道他的羊容易走散的特性,更殷勤看守它们,如果在任何时候它们走散了,他要把它们再带回来。这就是主怜悯对待可怜走偏路的人的方法。第四,好牧人必须定意按着他的能力喂养他的羊:万人的主最愿意为他的羊提供供应。基督何等热切要求彼得“喂养他的羊,”催促他三次!第五,因为好牧人随时在场保护他的羊群。耶和华为他的羊的安全和保护一路同在,正如大卫在诗篇23:4承认的那样,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还有,“我拿着两根杖。”(耶和华说),“一根我称为荣美,一根我称为联索。这样,我牧养了群羊。”撒迦利亚书11:7。 第六,一位好牧人的本分就是,如果他的羊有任何一只是虚弱的,或他的羔羊是年幼的,为了它们的安全和复原,他要把它们抱在怀里。在这方面耶和华没有亏待我们,赛 40:11。最后,好牧人的本分就是当走散的羊被带回家的时候而欢喜。主也是这样,为着一位罪人悔改而欢喜。路15:7。


    耶和华是我的牧者。 我注意到羊群里的一些羊贴近牧者,无论他走到哪里,都毫不犹豫地跟着他,而其他的则散落在两边,或在后面远远徘徊;他常常回过身来用大声严厉的呼叫训斥它们,或朝它们扔去一块石头。我现在就看见他使一只羊瘸了腿。并不是所有的牧羊人都像这位好牧者。确实我骑马走过这些布满羊群的山坡的时候,是从来没有不默想这让人欢喜的主题的。我们的救主说好牧人在放自己的羊的时候,是在它们前面走,它们跟着他。约10:4。这是完全正确的。它们是如此驯服,受到如此的训练,以致它们最温顺地跟着它们的牧者。他把它们带出羊圈,或村庄里的屋子,带它们到他喜欢去的地方。因为在这样的地方,像这里一样有许多的羊群,每一位牧羊人都取了一条不同的路,他的工作就是为它们寻找草场。因此很有必要训练羊群跟从,而不走偏进入两旁没有用篱笆栏着,如此吸引的麦地里。任何这样走偏路的肯定会落入麻烦。牧羊人时不时大声喊叫,提醒羊群他的存在。它们认识他的声音,跟从着他;但如果一个陌生人喊叫,它们会停下来,警惕地抬起头来,如果这个声音再出现,它们就转身逃跑,因为它们不认识陌生人的声音。这不是一个比喻里人想象出来的习惯,它是确确实实的事实。我反复做过这样的实验。牧羊人走在前头,不仅仅是要指路,还要看这路是不是可以走,是否安全。他有武装,为了保卫他所被托付的,在这方面他非常勇敢。就在这山里,发生过许多与野兽交战的冒险经历,和大卫所记载的(撒上17:34-36)并没有什么两样;尽管现在没有了狮子,这里还有很多狼;极其凶猛的豹子在野地里徘徊。就在牧羊人的面前它们也常常攻击羊群,他必须在出现险情时随时战斗。我曾带着极大的兴趣听他们绘声绘色描述和这些凶残的野兽全力打斗的故事。当窃贼和强盗来的时候(他们是经常来的),忠心的牧羊人常常豁出他的生命保卫他的羊群。我知道不止一个实例,他真是在打斗中把生命豁出去的。去年春天的时候,一个可怜忠心的人,在底比里斯河和塔伯河之间的地方,真的与三个贝都因强盗战斗,而不是逃跑,直到被他们的刀砍成碎片,死在他所保卫的羊群中间为止。一些羊总是贴近牧羊人,是他特别喜爱的。每一只都有名字,欢喜应答,好牧人甚至为了这个,把收集到的好的饲料部分给这样的羊。这些是满足,快乐的羊。它们不会有失散的危险或落入麻烦里,野兽或强盗也不会走近它们。但大多数羊只是属世的家伙,只是专心它们自己的喜好或自私的目的。它们从一堆草丛跑到另外一堆草丛,寻找花样不同的食物或美味,只是时不时抬起头来看看牧羊人在哪,或者倒不如说大队伍在哪,免得它们走得太远,招来他们这小小的羊群的非议,或它们牧者的训斥。 其他的再一次变得不安分,不满足,跳进每一个人的地里,爬进丛林里,甚至靠在歪斜的树上,就常常跌下来摔断了腿。这些羊给好牧人带来不住的麻烦。 

   牧者。 当我们坐在安静的山边,我们的周围顷刻充满了生命和声响。牧人们带领他们的羊群出了城门。他们完全步入我们的视线,我们带着极大的兴趣看着他们,听着他们说话。那里有数以千计的绵羊和山羊,组成密密麻麻,混乱的大群。牧人们站在一起,直到所有的羊出来为止。然后他们分开,每一个牧羊人走了一条不同的路,一边向前走一边发出一种尖声特别的呼叫。羊听从他们。一开始一大堆的羊摆动摇移,仿佛被某种内部的震撼所摇动;然后一点点的按着牧羊人所走的方向出去;这些变得越来越大,直到那混乱的大群变成长长的的活动的溪流,跟从它们的带队人为止。这样的景观对我来说并不新鲜,然而它丝毫没有失去对我的吸引。也许这是人的肉眼所能见证的,对约翰所记载的我们的主那段优美的论述最生动的说明之一了, "看门的就给他开门。羊也听他的声音。他按着名叫自己的羊,把羊领出来。既放出自己的羊来,就在前头走,羊也跟着他,因为认得他的声音。羊不跟着生人,因为不认得他的声音,必要逃跑",约 10:3-5。 那些牧羊人本身一点也没有那些通常与田园生活和习惯联想在一切的平静和安祥的表现。他们看上去更像操步走向战场的战士 — 肩膀上斜挂着一支长枪,皮带上插着一把匕首和重重的短枪,手里是一把轻战斧或铁头棒。这就是装备;他们强悍的闪动的目光和怒气的面容毫不掩饰他们预备随时使用他们的武器。

    第一节. 我必不至缺乏。你一定要区分什么是没有,什么是穷困。没有是某些东西不在眼前;穷困或缺乏,是需要的东西不在眼前。如果一个人要走路,没有一根杖,那么一些东西是没有的。如果一个人要走路,但他只有一条腿,那么他就是有所缺乏。要承认一个好人会没有许多好的东西,但他不会缺乏任何一件好东西。如果好处没有了,而我不需要它,这就不是缺乏;人没有大衣走路也可以走得很好,因为他不需要它。只要我能小心快乐地在我普遍或特殊的呼召中行事为人,尽管我不像其他人那样有许多的装备,然而我是一无缺乏,因为我那微薄的就足够满足我的需要。. 我们的败坏依然得不到满足,它们总是毫无节制,它们对神要供应我们的总是感到缺乏。就像人说愚昧人那样,他们提出的问题要超过二十个聪明人所能回答的。他们在雅各书 4:3中的确求了,但得不着;他对此说了两个原因: —1. 这种求只是妄求: "你们求也得不着"(诗 23:4);另外,他们确实求,要浪费在他们的宴乐中(诗23:3)。神会保证他的子民不至缺乏;但这样他从来不让自己来满足他们的败坏,尽管他确实供应他们的需要。病人想要一件东西是一回事,他的病需要一件东西,这又是另外一回事。你们的无知,你们的不满足,你们的骄傲,你们那不感恩的心,会使你们觉得自己是活在一片荒地上,远离怜悯(正如忧郁症使得一个人想象自己正在沉到水里,或正在杀人,等等);这时,如果神真的开了你们的眼睛,就像他开了夏甲的眼睛一样,你们就要看到泉水和溪流,怜悯和祝福是充充足足的;尽管不是很多,但却足够,尽管不是如此丰富,但却是恰当的,在每一方面都足以为了你的好处和安慰;这样你就真知道,正如我可以知道大卫所断言的那样,我必不至缺乏。 
    第一节.我必不至缺乏。 只有能缺乏的人才不至缺乏;那不能缺乏的,就真缺乏了。你对我说,一个敬虔的人缺乏这样那样的事情,而这些是那恶人拥有的;但是我告诉你,你不能说他“缺乏”这些事情,正如你不能说一位屠夫缺乏荷马史诗,或类是这样的其他东西一样,因为他的为人就是这样,他用不着你通常所指的这些东西。他所关心的只是必需的东西,这样的东西并不多。但一件事是必需的,是他已经选择的,就是那上好的福分。 所以如果他根本没有其他一切的东西,他也是没有缺乏, 没有任何东西他是缺乏的,如果拥有会使他富足;或者因为没有,我们就可以说他的富足是不充分的。除非身体失去了一个主要部分,否则它就不是受到伤残:只有缺乏性的欠缺,而不是那些消极的事情,才会使一件事情变得不好。当我们说,一个人所做的没有任何这样那样事物上的缺乏,我们是指它有了一切必需的东西。我们不是在说一些可以加增,以此恭维,或装饰,或类似的东西,像那些恶人往往胜过义人的东西。即使如此,我们也说一个义人是一无所缺。因为尽管在不必要的事物上他是“一无所有”,然而在其他事物方面他仿佛是拥有一切的。他不缺乏任何必需的事情来荣耀神(在他受苦中他可以这样做,他可以做得最好),或让神来夸奖他,使他快乐,有神自己作他的份,供应他的缺乏,对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神是任何时候都是丰丰富富充足有余的。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蔡有才

中国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