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篇
作者:大卫 一、恶人遍满全地(1-4) ·敬畏主就是智慧,远离恶便是聪明(伯二十八28) 1.行恶的原因——否认神(1) a.神如何显明他自己? 赐予拜神的本性(罗一19、23) 藉着受造物(罗一20;伯十二7-9;来三4) 藉着宇宙的秩序(来一3) b.神任凭他们败坏到底 彼此玷辱自己的身体(罗一24;结二十30-32;耶三8-9;何四12-13) 同性恋(罗一26-27;利二十13) 罪恶贯盈(罗一28-31) 诱惑别人——同行恶(罗一32;创三6) 2.神的监察(2) a.神垂看世人(2上;伯三十四21-22) ·审判的依据(创十八20-21) 行为(创四10-11;传十二14) 心思(创六5;约一47-48) b.有明白的没有(2中)? ·明白:吕译本作『明智』 律法能使人明辨是非(罗七7;诗一一九105) 良心有律法的功用(罗二14-15;箴二十27) 律法是审判的依据(罗二12,四15) c.有寻求神的没有(2下) 寻求神,是神对人的期待(徒十七26-27). 寻求神,敬畏他,是人对神当尽的本分(传十二13) 寻求神,要把握机会(赛五十五6) 3.否认神的结果(3) a.偏离正路(3上) 丧失绝对的标准(诗一一九89) 走在黑暗中(约八12;约壹二11) 心眼被恶者弄瞎(林后四4) b.变为污秽(3中) ·变为污秽:吕译本作『被染污』 活在污秽的环境中,难免被染污(创六2-3;林前五6)。 走在黑暗里,即使被染污也不知道(赛六十2,六十四6) 心眼瞎的人,看不见自己被染污(约九39-41;太六23)。 c.没有行恶的(3下;罗三9;加三22) 不肯行善——行善的人,常吃眼前亏(创四8,十三8-11;太五10)。 行善的未必有好报,行恶的也未必受惩罚(传七15,八11-14) 不能行善——被罪律辖制(约八34;罗七14-15、18-23;耶十三23) 生命没有改变(太七16-18,十二34-35;弗二1-3,四17-19) 4.恶人的狂妄(4) a.明知故犯——未必都没有知识(4上) 他们都受过道德教育——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 因果报应的警告(加六7) 有辨别是非的良心(罗二14-15) b.逼迫选民(4中) ·他们为什么要逼迫选民呢? 凡是抵挡神的,都必抵挡选民(诗二2;约十五18;徒九1-5)。 选民不属世界(约十五19;约壹五19) 光暗不相通(林后六14-15;约一5,三19-20) c.不求告神(4下) ·他们为什么不求告神呢? 为要得着充分的自由(诗二3)——放纵不等于自由(加五13) 谨守诫命并非受捆绑(约壹五3;太十一30; 罗八2;林后三17) 为要放胆行恶——神永不观看(诗十11) 神必不追究(诗十4、13) 二、义人的安慰(5-6) 1.神与义人同在(5) a.神必惩罚恶人(5上;来十31) 神嗤笑恶人的愚昧(诗二4) 是宽容,不是不追究(罗二4-6)。 时侯一到,神必惩罚恶人(诗一5-6,二5、9,七11-13,十一6) b.神在义人的族类中(5下) 神喜欢与义人同在(创二十六24、28-29) 看顾(诗三十四15) 保佑(诗三5-6,七10) 恶人不能与神同居(诗五4) 2.神是困苦人的避难所(6) a.你们叫困苦的谋算变为羞辱(6上) ·吕译本:你们想要使困苦人的计划狼狈失败 扫罗企图除灭大卫(撒上十八9、11,二十二17-19) 押沙龙和亚希多弗背叛大卫(撒下十五12-14) b.神是困苦人的避难所(6下) 神是大卫的避难所(撒下二十二1-4) 羞辱将变为荣耀(诗三1-3) 神不忘记困苦人的哀求(诗九12、18,十二5) 三、作者的愿望(7) 1.救恩出自锡安(7上,九14) a.救恩是从犹太人出来的(约四32) b.因犹太人拒绝,而转向外邦人(徒十三46)。 c.等到外邦人的数目添满,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罗十一25-27,九27、29;亚十三7-9)。 2.被掳的必归回(7中) a.神必不再留他们一人在外邦(结三十九28) b.目的是复兴属灵的以色列国(结三十九29;徒一6-8) c.重新修造,恢复原始教会的面目(摩九11;拉五15;林前三11) 3.因得着救恩而快乐(7下) a.撒该情愿舍弃一切产业(路十九8-9) b.吕底亚乐意接待主的仆人(徒十六15、40) c.禁卒全家充满喜乐(徒十六34)
□ 本书版权所有---蔡有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