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信心与自由 由於人的不诚实(1节)和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6节),诗人面对要命的威胁(3、8、15节)。但在这处境中,诗人祷告(1-4节)。神垂听祷告(1-2节),祂是「恩惠」(赠予不配得的人)、「公义」(永不偏离对祂的子民的诺言与应许)和有「怜悯」的(因子民的苦境而受感动)(5节),并且切切地关心祂所爱的人的生命安危(15节)。因此,救恩临到(4-6节),神从死亡(8节)与捆绑中(16节)拯救他们,并且有丰富的供应(7、12节)。因此,子民立下誓约,并且持守:要爱神(1节)和向神祷告(2节);在休息(7节)和行走时(9节);个人因救恩而快乐(13节),并且公开认信(14、18节)。最重要的是,以信心面对危机,这是一切更新的开始(8-11节),也是这篇诗篇的转捩点。 (1-2节)在困苦的日子呼唤神 (3-4节)以祷告面对环境 (5-7节)完全的供应与安息 (8-11节)信心;使一切更新 (12-14节)完全的供应与回应 (15-16节)神处理环境 (17-19节)在拯救的日子呼唤神
留意第1至2节及17至19节均有「要求告」;第3至4节及15至16节则用「死亡……缠绕……死亡……绑索」和「耶和华啊」;第5至7节和12至14节则以「厚恩」作连接。以上种种也如探照灯般照亮8至11节──信心為核心。关键字眼「我信」(10节)位於享受新生命(8-9节)与忍受旧生命(10-11节)的中间。正如昔日极大的哭号引发神施行出埃及的拯救(出二23-24),信心的祷告仍是神今天给予属祂的人的最大力量。 第3、6、11、15节「死亡」与「阴间」被刻划成嗜血成性,寻找可吞吃的人的一种力量(3节)。还有其他的威胁:生活上所遇的困难(3节)、个人的短处(6节,「愚人」就是愚蠢和没有洞悉力的人)和人的不可靠(11节)。然而最悲哀的,莫过於意想不到地离开世界(15节)。在神眼中,死亡是非常严肃的事,所以不是轻易临到人的。祂「圣民」(祂所爱的人)的死亡,好像是祂所赠予的「宝贵」珍珠,因為死亡意味著神接祂所爱的回家。这样说来,死亡实在是神在地上所赐予的最大的祝福。 第10节「我因信」 「我因信」:即是我有信心。「所以」:面对沮丧的人而感到不满并不是没有信心的表现,反而是有信心的表现。但更好的翻译却是:「我有信心,纵使我非常失意,甚至是绝望。」 第13节 我们以更多享受神的良善来回报祂。「杯」:救恩,全备的救恩。 第16节「僕人……儿子……解开」
「僕人……儿子……解开」:一个3重的关系:受约束的服侍(「僕人」),承接上代的服侍(出二十一4)和那些原已获释放,却因爱他的主人而甘心留下作僕人的服侍(出二十一5-6)。第17-19节公开作见证的味道发挥得淋漓尽致──当我们把之前非常个人化的经歷与此对照,这点就更形突出。在困难中所起的「愿」并不是一种讨价还价,而是盼望在经歷中获益的强烈欲望的明证,证明当事人决心成為一个更好和更忠於神的人。
□ 本书版权所有---蔡有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