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诗八十一1】「你们当向神我们的力量大声欢呼,向雅各的神发声欢乐。」 大声欢呼,此一振奋人心的呼召,首次出现于摩西之歌(申三十二43),其中的赞美与警告,连同申命记其他的主题,都对本诗有相当影响。欢乐的呼喊(和合:发声)是迎接国王(撒上十24),或夸耀胜利(番三14)的光景,而在圣殿院内的场面,应当是像国家庆典那般令人兴奋。──《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八十一1~5】拿破仑的军队爬越亚平宁山的时候,大家都灰心,不能再爬上去。据说,那时一个领袖下令说:「唱法文荣耀颂。」于是他们就齐声同唱。他们这样一赞美,就从新得力,竟成功地爬过山。当你有了十字架时,只管仰望主,高唱荣耀颂罢!赞美能把我们带到天上去!记住,你的生命是一个歌唱的生命,这世界是神给你预备的大演奏台。 泰国人的过年,或换年头,就是「泼水节」,「泼」为发音,「水」为富有象征。这个节日泼的水是非常神圣、清洁的,又称为爱的水,泰语叫「南蜜得达」。 清明节一过,各地就开始做过泼水节的各项准备工作,并做「毫闷」和「黄米饭」等应节食品。 泼水节开始一早,家家户户,男女老幼,端着供品,包括「毫闷」等食品、钱币轧成的花、蜡烛及香帛去寺庙。到了正午,人们提着泡有鲜花的清水,先用水洗尘。然后,就正式开始泼水了。泼水现有文泼与武泼之分:文泼,用鲜花或树枝蘸清水向对方背上或肩头,轻轻洒水,然后双手合十,互相祝福;武泼,大多是青年男女,一桶整盆的水,从头浇下来,并互相追逐地泼。 泼水节里,白天打架欢天喜地互相泼水,直到晚上那节日的气息和快乐的笑声,还在夜空飘荡。 英国前首相格莱斯东说:「任何人做事,若与神一同开始,就是开始了平安亨通。」与神一同开始新年,这是好的开端;因为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赞美再赞美。——林政杰《诗篇的讲章》 【诗八十一2】「唱起诗歌,打手鼓,弹美琴与瑟。」 诗歌可能应是「音乐」(或许是「管乐」,NEB),不是歌唱,而是奏乐。手鼓即是铃鼓,希伯来文to{p{显示出其拍击的声音。米利暗随着它起舞;迎接扫罗和大卫的妇女亦然。七弦琴(kinno^r和合:美琴)与竖琴(ne{b[el;古译本:「古弦乐器」,和合:瑟),见NBD
中「音乐与乐器篇」。──《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八十一3】「当在月朔并月望、我们过节的日期吹角,」 译为角的字是s%o^p{a{r,即山羊的角,在攻击耶利哥城与基甸之役都曾使用,吹角也用来宣告节期。月朔,或译「新月份」(NEB),是指七月,这是每年节庆的最高潮,第一天即由这角声引进所有活动(利二十三23)。当月第十日即为赎罪日,而第十五日,即月望,为住棚节的开始(利二十三34)。──《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八十一4】「因这是为以色列定的律例,是雅各神的典章。」 【诗八十一4、5】这里提到律例、典章及命令(和合本:证),或有人问,既要服从规定,怎么能快乐起来?但无论是旧约还是新约,都不认为这是个问题,因为「总有」当喜乐的原因,也「总有」美好的途径,让人思想且彼此分享(弗五19、20)。新约在这方面与旧约相同,认为音乐与诗词是适用的媒介,但却没有将节期或禁食订为律例,说明它们只是「影儿」,而基督所带给我们的才是实体,所以是否要遵守这些节期,可由个人来决定(西二16、17;罗十四5、6)。但新约也警告,不可落入个人主义(「停止聚会」,来十25),关于这一点,亨利马太(Matthew
Henry)的说明很有帮助:「赞美神,什么时间都合适。……但是有些时间当定规出来,不是为了让神与我们会面(祂随时都可亲近),而是为了让我们彼此会面,好一同来赞美神。」──《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八十一5】「他去攻击埃及地的时候,在约瑟中间立此为证。我在那里听见我所不明白的言语。」 他去(或「前去」)一语中的「他」,显然是指神,在论到对头生者的审判时,祂就是使用这词汇(出十一4)。译为跨过之字(和合:攻击)亦有「反对」之意。故 TEV译作:「当祂走出去与埃及地为敌时」。 「在旁」(NEB删除,和合:在那里)一辞,有两种解法:视为回忆在异邦的生活(古译本,与 PBV、AV、RV),或视作进入神谕(6节以下)的转接语,由一位得着灵感之言者说出,而在此他为所得的默示作见证(参,RSV、TEV、葛利纽)。第二种看法比较切合上下文。──《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八十一6】「神说:“我使你的肩得脱重担,你的手放下筐子。」 此处的提醒十分生动。它没有抽象的字,如压迫或救赎,而写到肩与手,重担与筐子(最后一项回忆较独特,在记录中找不着,但可从许多画像得到证实)。这榜样提醒我们,在追忆神如何回答祷告时,最好能举出一些鲜明的细节。──《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八十一6祂负了我的责任】"神说:‘我使你的肩得脱重担,你的手放下筐子。’”(诗八十一:6)
有一个小孩子在楼下哭,他的父亲在楼上听见他的哭声,赶快跑下来,看是怎么一回事,原来他两手抱一只小凳子,想搬上楼去,因为凳子重,他的力气不够,所以哭起来。父亲便伸开双手,一下子把孩子连凳子同抱上楼去。 【诗八十一6~10】范仲淹的生平佚事: 范仲淹小时去相命,问相命先生说我能不能当宰相,相命先生说你命中没这个命,但他却能改造命运,出将入相,成为中国最有名的宰相。 范仲淹找到一块地要建房子,却听人说那是一块好地理,子孙会富贵不断,他就想兴其自己一家富贵,不如把它改建成学校,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富贵。 他有一次因为正直得罪了一个已经去世的大官,这位大官就趁着范仲淹儿子生病时三番两次在梦中化为厉鬼来威胁他,说如果不听从我,就要夺你儿子的命,范仲淹却丝毫不为所动,笑着回答:生死有命,结果儿子不但病好了,还官拜大学士。 他临死之前,听人说某地如果葬人会绝子绝孙,他就要儿子把他葬在那里,结果不但没有绝子绝孙,中国人都说富不过三代,他的子孙却富贵八百年不断。 看了这些有趣故事,不禁思想耶和华神是创造宇宙主宰,只有全心全意敬虔听神的话,唯顺从他带领。——林政杰《诗篇的讲章》 【诗八十一7】「你在急难中呼求,我就搭救你;我在雷的隐密处应允你,在米利巴水那里试验你。细拉」 神的响应远超过以色列人提出的要求。我搭救……应允……试验,这一系列动作不单是救出困境,还包括下一步:测验心意的门徒训练,让他们一方面认识神的可亲,另一方面却又经过空旷的可怕沙漠。雷的隐密处是指西乃山,当时它为浓烟遮蔽,又有神的声音,至为恐怖(出十九16以下,二十18以下)。这是面对面的教育。米利巴则是藉沉默与乍看彷佛被冷落来教育;以色列在行经旷野路程的早期和晚期,于两个地方未能通过这样的信心测验,以致在当地留下这名(争斗、争闹)(出十七7;民二十13)。诗篇九十五8再度回顾此事,而希伯来书第三、四章则以此为借镜,教训基督徒。──《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八十一8】「我的民哪,你当听,我要劝戒你;以色列啊,甚愿你肯听从我。」 【诗八十一8~10】这几节摘录神在旷野中的话语及作为,以突显祂对以色列管教的重点与精髓(亦适用于历世历代跟随祂的人),即:他们应当单单听从祂、敬拜祂、仰望祂。这几句话回应了「示马」(Shema,原意为「听」,为犹太人的认信祷告,取材于申六4的重大命令:「以色列阿,你要听……」):申命记五29,三十二39中的期盼宣告:「惟愿……」;摩西之歌中对「外邦神」的警告(申三十二12、16等),以及十诫开头对出埃及事件的提醒(申五6)。正当听众准备继续听十诫──恐怕是存着辩解的心情!──本诗却来到高潮,突然将命令改变成第10b节丰富的应许。但其实,即使在他们行进中感到饥饿时(申八3~10),并在最严厉的律法上,真正的信息乃是这句话(参,申六24,「使我们常得好处,蒙祂保全我们的生命」)。──《丁道尔圣经注释》 【诗八十一9】「在你当中不可有别的神,外邦的神你也不可下拜。」 【诗八十一10】「我是耶和华你的神,曾把你从埃及地领上来。你要大大张口,我就给你充满。」 【诗八十一10君王的慷慨】亚力山大(Alexander
the Great of Macedonia, 356-323 B.C.)同一位哲学家交好(据说,是他的老师希腊名哲学家亚理斯多德
Aristoteles, 384-322 B.C.)。他授命管理府库的大臣,无论那哲学家要多少财物,都要照给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