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忧伤痛悔的心主必不轻看

【返回上级目录】

 十二、忧伤痛悔的心主必不轻看——大卫犯奸淫又加流人血之罪,受到责备而认罪悔改

 

  存心节:我向你犯罪,惟独得罪了你,在你眼前行了这恶;以致你责备我的时候,显为公义;判断我的时候,显为清正。

 

  上帝啊!求你为我造清洁的心,使我里面重新有正直的灵。

 

  上帝所要的祭,就是忧伤的灵。上帝啊!忧伤痛悔的心你必不轻看。

 

  ( 诗篇5141017

 

  读撒下第8`11`12

 

  大卫作了全以色列王之后,诸事顺利,在国内他秉公行义,很得民心;对外打败了四周的敌国。他无论往哪里去,耶和华都使他得胜。(见撒下81-14

 

  然而大卫在胜利中,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一日太阳平西,他才从床上起来,不是赶紧去料理政务,而到王宫的平顶上游行。当他看见一个妇人沐浴时,不是制止眼目情欲,而是去看那妇人容貌甚美。当情欲在心里发动起来,就情不自禁地顺从情欲,沿着犯罪的道路一路走下去。大卫差人去打听那妇人是谁,当被告知是赫人乌利亚之妻拔示巴,他并不甘休;他明知乌利亚是他手下杰出的勇士,目前正在前方打战;大卫还是差人去把拔示巴接来,就与她同房。

 

  事后拔示巴怀孕了,大卫为了掩盖犯奸淫之罪,就差人到元帅约押那里,把乌利亚从战地叫回来,想要他回家与妻子同房。而乌利亚却对大卫忠心耿耿,认为正在打战的时候,不好回家吃喝,与妻子同房。他宁可与他主人的仆人一同睡在宫门外,没有回家去。大卫一不作二不休,一计未成又生一计:他写信与约押,交乌利亚随手带去,信内写着说:“要派乌利亚前进,到阵势极险之处,你们便后退,使他被杀。”于是约押围城时,知道那里有勇士,就将乌利亚派在那里,结果使乌利亚被杀。这是大卫借刀杀人,犯了流人血的罪。乌利亚死后,大卫派人将拔示巴接到王宫来,她就作了大卫的妻。(见撒下112-17

 

  耶和华差遣先知拿单去见大卫,说:“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我膏你作以色列王,救你脱离扫罗的手......你为什么藐视耶和华的命令,行他眼中看为恶的事呢?你借亚门人的刀,杀害赫人乌利亚,又娶他的妻为妻......所以刀剑必永不离开你的家!’耶和华如此说:‘我必从你家中兴起祸患攻击你;我必在你眼前,把你的妃嫔赐给别人,他在日光之下就与她们同寝。你在暗中行这事,我却要在以色列众人面前,日光之下,报应你。’”大卫对拿单说:“我得罪耶和华了。”(见撒下127-13

 

  尽管大卫受责备后,在耶和华面前忧伤痛悔,认罪悔改,主也因此赦免了他的罪,但也要他因犯罪而付出惨痛的代价。耶和华通过先知拿单向他所说的话,后来都一一应验了。

 

  读诗篇51

 

  本篇诗题说:大卫与拔示巴同室以后,先知拿单来见他;他作这诗,交与伶长。

 

  大卫犯奸淫与流人血之罪,受到先知拿单的严厉责备后,采取“内里诚实”的态度,向主认罪说:“在你眼前行了这恶;以致你责备我的时候,显为公义;判断我的时候,显为清正。”他恳切求告主:“上帝啊!求你为我造清洁的心,使我里面重新有正直的灵。”“求你救我脱离流人血的罪”;他相信:“忧伤痛悔的心主必不轻看”。他写了本诗篇,交与伶长,向民众公开认罪,而把自己的脸面`威望`地位`权势等等都置之度外,把一切都交在主的手中,任凭主处置。大卫这样认罪悔改,也是合主心意的。本篇的要点说明如下:

 

  1.向主认罪(1-5节)

 

  本诗开头1-2节就急切求告主:“上帝啊!求你按你的慈爱怜恤我,按你丰盛的慈悲涂抹我的过犯,求你将我的罪孽洗除净尽,并洁除我的罪。”

 

  这里提到的“我的罪”(MY SIN)是用单数,特指目前所犯的奸淫与流人血之罪;“我的过犯”(MY TRASGRESSIONS)用复数,是指一切违背上帝律法的过失行为;“我的罪孽”(MY INIQUITY)是指人的肉体情欲(或称肉体私欲),是用单数,特指人生来具有的潜在的罪性。

 

  从大卫的这个急切求告,我们可以看到,他是要彻底地认罪,无论是现在的罪,过去的过犯,还是隐而未现的潜在的罪孽,求主统统都要洗除净尽。

 

  第3-4节说:“ 因为我知道我的过犯,我的罪常在我的面前。我向你犯罪,惟独得罪了你,在你眼前行了这恶;以致你责备我的时候,显为公义;判断我的时候,显为清正。”

 

  这表明大卫承认,自己犯罪不是纯属偶然的,因为“我的罪常在我的面前”;所以他不再为自己的罪作任何辩护,因为“你责备我的时候,显为公义”。

 

  第5节说:“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亲怀胎的时候,就有了罪。”(按KJV圣经英文表达为:Behold ,I was shapen in iniquity ;and in sin did my mother conceive me .可直译为:我是在罪孽里生的,我母亲是在罪中怀我。)

 

  这不是说,母腹里的胎儿和初生的婴儿就犯罪了;只能说,他们是在罪恶的环境中生成。人犯罪是因违反上帝的诫命与律法的行为而被定罪的,胎儿和婴儿还没有独立的思想意识,没有犯罪的行为,岂可定为有罪呢?

 

  大卫以上的说法,不是为自己目前所犯的罪开脱,而是在挖掘罪的根源,即罪的劣根性。圣经告诉我们,当人类始祖亚当与夏娃,受撒旦装扮成的蛇的引诱,而违反上帝的诫命,吃了禁果,就犯了罪;从此罪就从一人进入世界人类,人的肉体血气及罪性,世代相传。因此说“我母亲是在罪中怀我”,就是指属肉体的血气性情与罪性也遗传给“我”。这种遗传是任何人--无论是王子,还是孤儿`流浪者,都不可例外的,即使象大卫那样合神心意而被预定为王的人,也不能例外。

 

  2.求主赦罪(6-9节)

 

  第6节说:“你所喜爱的是内里诚实;你在我的隐密处,必使我得智慧。”

 

  这表明大卫已认识到,主赦免人的罪是有条件的,即人必须“内里诚实”,承认自己所犯的罪。大卫也知道,“主在我的隐密处,必使我得智慧。”这就是说,主的灵住在我们心里深处,他知道我们的心思意念,也深知我们一切所行的,甚至我们们想要说的话还没有说出来,他没有一句不知道的(见诗1392-4)。因此当人犯了罪,最明智之举就是,采取“内里诚实”的态度,向主认罪。这就是大卫所说的“必使我得智慧”的真意。有些人犯了罪,还要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地为自己的罪开脱`辩护,企图把大罪说小,把小的说无,其实这才是不明智的,不但掩盖不了罪的事实,反而误了认罪悔改的时机。

 

  第7节说:“求你用牛膝草洁净我,我就干净;求你洗涤我,我就比雪更白。”

 

  在旧约时代,当人违反上帝的律法而犯罪,就要用牛羊祭牲去赎罪;当祭司用牛膝草蘸祭牲的血,洒在人身上,表示人的罪被涂抹了,罪得赦免了。  新约时代,耶稣基督为拯救罪人,作了众人的替罪羊,他一次献上,在十字架上流的宝血,能使信靠他的人的罪得涂抹,罪得赦免。

 

  第8-9节说:“求你使我得听欢喜快乐的声音,使你所压伤的骨头可以踊跃。求你掩面不看我的罪,涂抹我一切的罪孽。”

 

  当人犯了罪,心里感到畏惧`悲哀,这是正常的,显示他的良心还在起作用。然而要转悲哀为喜乐,靠自我安慰或靠他人安抚都无济于事;惟有向主认罪悔改,求主赦免才行。从前大卫倚靠主战胜外面的仇敌时,他连骨头都欢喜快乐,他感谢赞美主说:“我的心必靠耶和华快乐,靠他的救恩高兴。我的骨头都要说:‘耶和华啊!谁能象你救护困苦人,脱离那比他强壮的;救护困苦穷乏的人,脱离那抢掠他的。’”(诗359-10)如今大卫要进行另一种争战,要倚靠主战胜里面的敌人,就是要战胜自我的罪;他相信,倚靠主必能使他转败为胜,转悲为乐;他的骨头虽然因犯罪而被压伤,但他相信,在他认罪悔改之后,主就掩面不看他的罪,并使他的骨头可以踊跃,即站立起来,跃跃欲试,重新走前面的路。

 

  3.真实悔改(10-17节)

 

  (1)内心里的悔改(10-12节)

 

  第10-12节说:“上帝啊!求你为我造清洁的心,使我里面重新有正直的灵。不要丢弃我,使我离开你的面;不要从我收回你的圣灵。求你使我仍得救恩之乐,赐我乐意的灵扶持我”

 

  大卫晓得,真实的悔改,不仅仅是口头上的,也不单是外表行为上的,最要紧的是内心里的悔改。因此他求告主:“求你为我造清洁的心,使我里面重新有正直的灵。”因为只有清洁的心,才是圣灵乐意居住的殿。如马太福音所说:“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上帝。”我们的心保持清洁,有圣灵住在其中,我们就得见上帝;若是我们行事为人不随从圣灵,而偏行己意,一再犯罪,圣灵就会离开我们,我们就不得见上帝的面;即使是偶然犯罪,也会使圣灵担忧,或受压抑,这样圣灵怎么能乐意住在我们里面呢?大卫犯罪后,就怕主收回圣灵,又怕圣灵不乐意住在他里面。所以他恳求主:“不要从我收回你的圣灵。求你使我仍得救恩之乐,赐我乐意的灵扶持我。”

 

  当以色列人悖逆上帝而犯罪时,耶和华说:“你们要将所犯的一切罪过,尽行抛弃,自作一个新心和新灵。”(结1831)(其中“自作”,按英文表达,应译为“得到”)由此可知,人若因犯罪而害怕圣灵离开,想要得到上帝赐给的新心和新灵,人就要与主配合:在人方面,对自己所犯的罪,要内里诚实地向主认罪,愿意将一切的罪过,尽行抛弃;这样,在主方面,才会为人造清洁的心,赐给乐意的灵住在人心里,带领人去走前面的道路。

 

  (2)行为上的悔改(13-14节)

 

  第13-14节说:“我就把你的道指教有过犯的人,罪人必归顺你。上帝啊,你是拯救我的上帝,求你救我脱离流人血的罪;我的舌头就高声歌唱你的公义。”

 

  心里诚实悔改,自然就要表现出行为上的悔改。大卫写了这诗篇,就交与伶长,在以色列会众中宣读,让祭司`元帅`官长直至士兵和百姓,人人都知道他们的王犯了罪,他的认罪悔改,以及祈求上帝对他赦免与拯救。他把自己的威望和地位置之度外,把一切交在主的手中,任凭主处置。他希望别人从他犯罪的惨痛教训中,得到警告,使人觉悟到,任何人凭自己是靠不住的,任何时候都不可放纵肉体情欲;惟有倚靠上帝的能力,才能战胜自我,战胜罪的诱惑与辖制;一旦犯了罪,惟有内里诚实,向主认罪悔改,才得蒙主赦免,而不至于败亡。

 

  大卫失足的惨痛教训,至今依然活现在我们眼前,警戒我们不要重蹈他的失足。许多不信上帝的人就此嘲笑说:“这就是合上帝心意的人吗?”大卫犯罪确实给耶和华的仇敌大得亵渎机会。但是大卫是人不是神,任何人都不能担保自己不犯罪。上帝借著大卫犯罪而能真实认罪悔改的事例,给人指出一条惟一的得救出路。大卫是有过犯之人学习的榜样。所以他说:“我就把你的道指教有过犯的人,罪人必归顺你。”

 

  (3)在祷告中得到启示(15-17节)

 

  第15-17节说:“上帝啊!求你使我嘴唇张开,我的口便传扬赞美你的话。你本不喜爱祭物;若喜爱,我就献上;燔祭你也不喜悦。上帝所要的祭,就是忧伤的灵,上帝啊!忧伤痛悔的心,你必不轻看。”

 

  这是大卫在祷告中得到的启示。他说“忧伤痛悔的心,你必不轻看。”(其中忧伤痛悔的心英文是BROKEN AND CONTRITE HEART)这里说的忧伤,不同于一般的忧愁`悲伤,而是内心忧伤到极度,以至于似乎心都破碎了;这里说的痛悔,不同于一般的后悔`悔恨,而是悔过之中有所觉悟,有所明白,能从中学习有益的功课,以免今后再犯罪。若是忧伤痛悔的这样程度,才可以说是真实悔改。

 

  4.求主复兴以色列(18-19

 

  第18-19节说:“求你随你的美意,善待锡安,建造耶路撒冷城墙。那时你必喜爱公义的祭和燔祭;那时人必将公牛献在你的祭坛上。”

 

  大卫已经作了全以色列王,他犯了罪不单是他个人的事情,势必会影响到全国。他要建立和平`繁荣`强盛的以色列国的理想还未实现;而要实现这个理想的根本保证,就是要以耶和华为立国的磐石。可是眼下他犯了那可恶的罪,全国上下人等都知道了,人们是否还服从他的领导呢?他已经攻占了耶路撒冷,把它定为首都;他在锡安的保障(即大卫城)建造了王宫,也为耶和华支搭帐幕,把上帝的约柜放在其中;他在大卫城的米罗以里,建造围墙,还要在耶路撒冷全城建造城墙;但是城墙还没有建成,他就犯了罪;今后上帝是否还与他同在,使他还能继续争战得胜呢?......大卫不凭自己的头脑去分析判断这样那样的可能性,他认定复兴以色列,惟有凭信心,倚靠主。因此他求告主说:“求你随你的美意,善待锡安,建造耶路撒冷城墙。”

 

  在前面大卫说:“你本不喜爱祭物;......燔祭你也不喜悦。”(第16节)而在这里则说:“那时你必喜爱公义的祭和燔祭”这是否矛盾呢?我们要注意到,前后不同在于:后面的献祭比前面的多了“公义”。人犯罪就必认罪悔改,才得蒙上帝赦免,这是上帝公义的要求。人只有真实悔改之后,所献的祭才蒙上帝悦纳。这表明大卫要从个人犯罪的困扰中解脱出来,重新为全以色列人服务,以便今后要向主献上公义的祭,他相信那时必蒙主悦纳。可见他认罪悔改之后,仍然是积极上进的,决不消沉。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蔡有才

中国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