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一、卷名 “箴言”一词来自本卷圣经的第一节。原文词根的意思是“相象”,“对比”。该名词有好几个意思: 1.比喻(见结17:2;结20:49;结24:3-5)──救主教导百姓所用的“比喻”正是取了这个词义; 2.俗话(撒上10:12;24:13;结12:22,23;结18:23); 3.笑谈(申28:37;王上9:7;诗44:14); 4.预言性诗歌(民23:7,18;民24:3,15); 5.各种体裁的诗歌; a.颂歌(民21:27-30) b.训诲诗(诗49:3,4;诗78:2) c.由伦理性智训的短句组成的诗歌:如所罗门的许多箴言。 这些结论性箴言中有许多都体现了“箴言”动词词根中“对比”的意思。 二、作者 箴1:1;箴10:1;箴25:1表明所罗门为《箴言》的作者。不过我们也得看箴30:1和箴31:1的注释。所罗门曾“作箴言三千句”(王上4:32)。过去在犹太人和基督教会没有什么人对《箴言》作者和神圣权威提出争议。现代的学者认为《箴言》写于被掳巴比伦以后,并否认所罗门为该卷书作者。 所罗门写箴言是在他作王的初期,顺从心中上帝圣灵的时候。“正是由于这些原则的广泛传播,并且承认上帝为一切赞美和尊荣的对象,才使所罗门作王的早期成为物质繁荣道德高尚的时代。”(《先知
三、历史背景 所罗门是以色列的第三位国王。百姓不要那位智慧而敬畏上帝的士师撒母耳,而要求有一位王时,他们就是拒绝了上帝的领导(撒上8:4-7)。他们这样决定是因为他们希望有一位看得见的君王率领他们与日益强盛的周围各国以及盘踞在巴勒斯坦的沿海民族作战(撒上8:20,见创10:14;创21:32注释)。 扫罗在做王的早年,曾成功地制服以色列的敌人。要不是他自高自大的精神,这种成功还将继续下去的。这种自高的精神使百姓要求立王,使扫罗不接受上帝的责备(见撒上15:22,23)。 大卫在开始作王时有着成功的美好前景。后来,他早年那种对上帝孩子般的信靠因妥协而消失了。大卫仿效了其他国王的一些行为,陷入严重的罪恶之中。他早年的信心,他的堕落和他真诚的悔改都对所罗门产生影响。到了晚年,大卫设法帮助所罗门抵制那些给他的国家和百姓带来悲剧性后果的罪恶(见《先知 四、主题 本书的主题是崇尚智慧,即“敬畏上帝”(箴1:1-7;箴9:10)。虽然智慧的基础是与上帝保持正常的关系,但本书不完全是一篇宗教讲章,其中许多教诲是伦理性,道德性质的,而不是属灵性质的。“其勤劳,诚实,节约,节制的原则乃是真正成功的秘诀。《箴言》所阐明的这些原则,乃是真智慧的宝库。”(《教育论》135页)。 五、纲要 各段箴言的简洁性以及训诲的多样性使本卷圣经不可能十分统一,和有一定的顺序。 (一)前言
箴1:1-7 1、卷名
箴1:1 2、宗旨
箴1:2-6 3、知识的基础
箴1:7 (二)智慧篇
箴1:8-9:18 1、警告人抵制罪人的引诱
箴1:8-19 2、智慧的呼唤
箴1:20-33 3、一系列训戒
箴2:1-7:27 4、智慧的呼召和工作
箴8:1-36 5、智慧和愚昧
箴9:1-18 (三)箴言集
箴10:1-22:16 (四)一系列格言
箴22:17-24:34 (五)为希西家所搜集的箴言
箴25:1-29:27 (六)亚古珥的言语
箴30:1-33 (七)利慕伊勒的言语
箴31:1-31 1、母亲的教训
箴31:1-9 2、颂贤德女子的离合体诗
箴31:10-31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