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论智慧的尾声(九1~18) 这一章圣经是论「智慧」篇章的末后一段。智能为箴言的主题,因此并非就此结束讨论智能,只是转化为各种不同的形像,活现在人生的不同际遇之中;只要稍加思想,不难发现智慧蕴藏其间。 经文用两个筵席作对比,映衬出两者的重大差异,分别为智慧之筵席(1~6、10~12)及愚妇之筵席(13~18);中间的一段教训(7~9)则有不同的解释,我们当然较难接受其为后人所加插,但此段显然与前后有点格格不入;故此,以之作为附注,描述义人与恶人的反应,是一个可接受的解释。 若读者没有忘记,10节是一7的重述,作为论智能篇主题的前后呼应。 「七根柱子」的房屋(1)是近东(亚述)的典雅建筑,形容一处富丽堂皇的宴会地点,智慧亲作主人,招待愚蒙人来享受智慧。而另一宴会为「愚昧妇人」所摆设(13),同样招呼愚昧人前来,却得到死亡的结局(18)。追求认识神真理者,可称为智慧之子,反则成为愚昧之子。 7~9节是愚昧与智慧者的典型反应,对我们有切身的提醒。我们怎样面对别人的「指斥」、「责备」呢?是怨恨那责备我们的人吗?反是应当爱他,并因此而得智慧与学问。这是从个人的反应来看智慧与愚昧的方法,也是我们应当努力前进的方向,好成为地上的智者,彰显赐下智慧者的荣耀。 思想 一章至九章专论智慧的经文至此结束,从中你得了多少智慧?反复研读,是你得更多智慧的门径。──《新旧约辅读》 十五 挑战:智愚的对照 九1~18 本段终结了箴言的第一部分教训,显出人生的二者取一的经验。在两个唱对台戏的智慧宴(1~6)与愚昧宴(13~18)的对照邀请中,两者都拟人化成为分庭抗礼的女主人,各自邀请客人来赴宴。她们的邀宴被一段有趣的插曲(7~12)分开。有些学者认为这段插曲应该属于箴言的下一段,阴差阳错地被放置在此,故须挪到全章的末了云云。然而仔细再读之下,目前的结尾在18节,正好作为本章及第一部分的震撼人心的高潮。其内容修正了一般人错误的印象,以为人的得救或迷失仅缘于一时心血来潮,偶发的决志而已。其实人一念之间的抉择,乃是潜移默化的过程,逐渐进入性格与命运的深处了。 {\Section:TopicID=163}九1~6 在前面我们看到「智慧女神」以街头布道家的姿态出现(一20~33,八1~21),如今她却以和蔼可亲的女主人来面对世人。 建造房屋 这种比喻的表现,无疑是源自于神话学的文学笔触。智慧的房屋为「适于居住的人间世」,她本身是「联系的力量」,在耶和华的创造大功中为理智的建设性能力。在旧约诗歌里面,世界在其它地方被比喻表现为房屋,有根有基(八29;诗一○四5),有房角石(伯卅八6),有柱子将世界立在其上(撒上二8),上面再有天空或穹苍(伯廿六11;创一6~8),天空上还有窗子(创七11)。 七根柱子 这是支撑天上屋顶的柱子(参士十六29)。七原有神圣或宗教的关联,以后逐渐成为表示小数目的,较为人喜爱的文学习惯。 宰杀牲畜 杀鸡宰羊,为要提供肉食来摆设筵席。参七14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55,Name=七1~27}。 调和旨酒,设摆筵席 将酒加上佐料,以便喝起来更有味道。此处的筵席是指灵筵,为的是要帮助那些赴筵的人,在人生的抉择中,决定走上正路,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既醉以酒,且饱以德」。 打发使女出去,自己在城中至高处呼叫 一旦筵席摆设完毕,使女便可功成身退。智慧自己亲身出马,居高临下,发出邀请的呼声,正如一20~21一样。 你们来,吃我的饼、喝我调和的酒 来、吃、喝提醒我们赛五十五1~5和约六35上主的邀请,劝人受恩归道,现在就可决定响应。 {\Section:TopicID=164}九7~12 本段经文是一段有趣的插曲,乍看之下,似乎好像是突如其来的不相关之「扩充箴言」,与上下两段经文(1~6、13~18)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就是在这种针对智慧与愚昧邀宴的夹缝中,娓娓细述两种遭遇的不同后果,正好给世人有一平心静气的机会来作抉择。 亵慢人 指傲慢、愤世、凡俗的人,与敬虔有智慧的人相反,正好对敌。 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 箴言的主题又再出现,见一7;伯廿八28;诗一一一10等处。 你若有智慧,是与自己有益;你若亵慢,就必独自担当 本节可能是全本圣经里个人主义色彩最浓厚的经文。突出于此,正好显出个人选择智慧或愚昧的后果。 {\Section:TopicID=165}九13~18 拟人化的愚昧,正与1~6象征雍容华贵的主妇成对比;这「愚昧的妇人」是喧嚷、无知、无耻的象征。 偷来的水是甜的,暗吃的饼是好的 当初夏水变质了,井枯干了,水就变得非常珍贵,有时也就被人偷喝。住在干燥土地上的人,可能会干渴欲死,就是牛羊也可能因缺水而死亡。在近东的许多城市中,水是在市场的地方出售(申二6)。在欧美水源富足的地方,没有人会想去偷人家的水;然而在阿拉伯和圣经地域里,特别是在干旱的时候,井枯泉干,一水难求,口渴的人只好铤而走险去偷人家的水。通常水被贮放在皮袋里,挂在帐篷的柱子上。有时藏在单下。因为太稀罕,只能给小孩子喝,大人只好口渴睡觉。偷来的水是甜的,与偷的人有关,他口渴欲死,一旦得到水的滋润,就觉舌下生津,甜美无比,何况又是白白得来的。以吃喝来隐喻性欲的放纵,可参五15、20,三十20;歌四13~15。 这两句话特指偷偷摸摸的爱情──那些忽略了自己的发妻,却与他人的妻子陈仓暗渡,而满足自己情欲的人。任何偷来的或骗来的东西,刚一尝试,都是甜的,这种心理正合了俚俗所说的:「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香窃玉,虽然尝到了「罪中之乐」的甜头,但迟早就会变为苦涩的味道。 在东方那些旅客在路上尽量保存食物,以备不时之需。按照东方人的习惯,当吃饭的时候,周遭的人见者有分,必须邀请他们一同来共食。因此,有些人为了避免别人「分我一杯羹」而不够吃,只好自己躲吃。也就是他们不坐吃,却是边走边吃,而把饼藏在衣服下面,免得被人看见。另外一些食物还藏在头巾或腰带里。暗中吃饼觉得好吃,是因为周遭的人没得吃,而自己却「得天独厚」。饼在路上很少,故觉得好吃;但饼一多,就不觉得好吃了。这真是「物以稀为贵」的心理。 人却不知有阴魂在他那里,他的客在阴间的深处 指愚昧人请客的客厅是坟墓,没有人进入那里而可以得到逃脱的。智慧的恩赐是永生,愚昧的效果却是死亡。阴魂指在阴间里生存的阴魂不散的死人(参伯三13~19;诗八十八5、10,一一五17;赛十四9~11)。古代的巫师声称能够代表活人与死人交通(撒上廿八6~15;赛八19)。 {\Section:TopicID=166}箴九1~18 智慧与愚昧分别以女主人的姿态出来邀宴:智能大声疾呼,以神圣教训的食物和饮料款待,呼朋引友,提供德性和生命(1~6);朝秦暮楚、见异思迁的愚昧,则提供偷来的饼和水,以欺骗和邪僻飨客,慷他人之慨,最后使得一众人客同归于尽,导至灭亡(13~18)。 在这一场对台戏的当中,善恶对决,是非分明。取舍全在一念之间,因此人的品性乃是个人选择的结果,要为自己终极的命运负完全的责任!这项真理夹在两种不同的邀请之间,正见其举足轻重的分量(7~11)──你若有智慧,得益的是你自己;你若拒绝智慧,吃亏的也是你自己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