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1-16 1 「美名」:信誉。 2 无论人属於什麽阶级,都是神所造的,故应彼此尊重。 6 「使他走当行的道」:原作「按照他的路」; 「教养 ...... 的道」即要根据各人的特性来教导。 7 这是作者从观察所得的结论:穷人借贷不能偿还,结果要卖身 作债主的奴隶。 8 「逞怒的杖」:奴役人的权力。 12 「奸诈人的言语」:或作「奸诈的事情」。 13 懒惰人作出这乖曲和夸张的藉口,好安坐家中。 14 下半节的意思是:耶和华所憎恶的,就是与淫妇有染的人。 16 本节有两种解释: 1 指责欺压穷人和馈赠富户的行径。 2 压榨穷人或可图利,但馈赠富户却不能。 作者利用前者与後者的对比,特别强调後者的不是。 22:17-24:34 智慧人的箴言 17-21 引言 20 「美事」:原作「三十」; 事实上,由22:22-24:22共有三十段不同主题的箴言。 21 「那打发你来的人」:可能是学生的家长。 22-29 22 「城门口」:裁判诉讼的地方(申21:19), 下半节意指不可随意枉法欺压贫穷人。 26 「击掌」:代表为人担保(参6:1)。 27 「人」:指债主。 29 「站在君王面前」:表示蒙福(参王上10:8)。 思想问题(第22章) 1 2节对贫富阶级之别有何提示? 你对别的阶层采什麽态度?参16节,3:27-28。 2 古时中东格言有谓:「如果有人挨饿,你在用膳之前须先让穷人 吃饱,然後才进餐」。 这种救贫行动在今日是否实际? 你如何发挥当中的精义? 3 箴言常提及管教子女之道,可见作者对此十分重视。 参13:24; 19:18; 22:6; 23:14。 你重视这方面吗? 耶稣会创始人罗约拉说过一句格言:「把你的子女给我教养至七 岁,此後,我就不管谁去管教他了」。 你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