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级目录】
箴言的体裁
一. 箴言的特质
箴言书是智慧文学;另外,约伯记、传道书和部分的诗篇也属智慧文学。在旧约时代,除了以色列的领袖、君王、先知和祭司以外,还有所谓的“智慧人”,像在耶利米书18:18所提到的。这些智慧人,除了所罗门王以外,大都是以色列人的长老。
他们用自己在生活中对信仰和世界的体认,来教导以色列百姓。这些智慧人对某些真理的考虑和应用,也许与先知、祭司不同;就像今天有很多信徒在一些生活和真理应用的经历上,与传道人、宣教士有些不太相同一样。然而大家实所表达的是同一个真理和思想,只因生活的层面不同,而对真理的经历、应用和诠释有所不同而已。
在旧约中,祭司和先知根据神的律法来教导百姓,而长老、智慧人和领袖则在生活中体验先知和祭司的教导。他们的着作流露出生活中对真理的体认,帮助我们深入浅出的认识真理。先知、祭司与智慧人在义和罪的应用上,有以下的不同:
|
义 |
罪 |
先知 |
是正直 |
是一种叛逆 |
祭司 |
是神的命令 |
是对神的亵渎 |
智慧人 |
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行出来的 |
犯罪的人是愚蠢的人 |
二. 箴言的体裁
1. 诗歌:如1:20-33,3:1-10。
2. 比喻:如9:13-18,比喻人在愚昧的光景中好像愚昧的妇人一样,明明知道自己做的是错的,还要故意去做。
3. 尖锐的问题:如30:2-4,这里说“他儿子叫什么?”智慧人用问题来表达人不知道的真理,作为一种启示。
4. 细碎的故事:如7:6-23,用生活化的景象来描述罪的问题,用拟人化的笔法描绘圣经所启示的真理,以帮助我们在生活的层面中,表达出圣经的真理。
三、箴言的写作手法
1. 对比法:如16:22,“智慧”与“愚昧”相互对比。箴言有一些很显着的教导方法,比如第10到15章是对比法,作者借着这些经文的对比,帮助我们做聪明的抉择,这是教导弟兄姊妹如何做抉择的好教材。
2. 比较法:如17:10,帮助我们了解,对一个聪明人说责备话能帮助他;对一个愚昧、喜欢犯罪、不遵守神话语的人说责备话,不如打他一百下。
3. 假想法:如26:27,以“挖陷坑的”来形容陷害别人的人,这些人必掉在自己所设的陷阱中。
4. 拟人法:如9:1把“智慧”拟人化了,将之描述成建造房屋的人,帮助我们了解“智慧”在我们生命建造的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5. 箴言大部分是一两节经文,最多是四节经文形成一篇信息的;但也有一些比较长的篇幅,例如26:1-12,这是一个完整的段落,启示出完整的信息。在解释和教导时,要特别注意这个特点。
6. 箴言书中还有一种对称法,是箴言最常出现的一种形式。如20:10,“两样的法码”和“两样的升斗”指的是同样的事情,是对称的两个句子。这种对称法是当时流行的一种文学手法。
【返回上级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