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箴三十一1】「利慕伊勒王的言语,是他母亲教训他的真言。」 利慕伊勒不是以色列的君王(除非这个名字──「属于神」──是个笔名)。古代译本支持
RSV 的译法「玛撒王」(见三十1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608,Name=賢哲向上仰望(三十1~9)},在「神谕」项下),这个字显示出外来(但或许只是地区性的)方言的痕迹。这教训是他母亲的;但没有暗示说她是出自以色列。见导论:「a 结构与作者」第九段{\LinkToBook:TopicID=107,Name=a 結構與作者},原书第21页。——《丁道尔圣经注释》 【一三六、亚古珥、利慕伊勒王时何人? (箴卅1,卅一1)】 答:1
亚古珥Agur——乃聚集之意。他是雅基Jakeh(意虔诚)的儿子,为以铁Ithiel(意神和我同在),和乌甲Ucal(意权能)二人之师或朋友。据说这父子二人乃为大卫和所罗门之化名,或说亚古珥为所罗门之朋友。 2
利慕伊勒Lemuel——乃奉献之意,为一君王。据说是所罗门的别名,其母亲系拔示巴Bath-Sheba(意起誓的女儿)。若然,箴言卅一章乃是她训诲教导戒子之真言。上述亚古珥,利慕伊勒二人的出身背景,圣经记载未详,传说难以确定,我们只能作为一种揣想而已。——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上)》 【母亲的影响力
(三十一1~2)】一位懂得祈祷交托、忠心诚实、影响儿子生命的母亲,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将带来国家的复兴。 第一次世界大战带领英国的英雄人物
Lloyd George,婴孩时母亲抱着他翻山越岭,中途遇上暴风雪,求助无门,母亲只好伏在儿子身上让他取暖。到了天亮,路人经过看见这个妇人的尸体,把她翻转一看,尸体下竟然有一个温暖的男婴,这个小孩为了纪念母亲,决定一生要做个好人。有一次报纸的编辑要报导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带领英国的英雄人物丘吉尔和影响他一生的老师,把以前曾教过他的老师名单寄给他核对,他回信给编辑说名单中遗漏了影响他一生最重要最和最伟大的教师──母亲,他的母亲没有教导他政治,也没有教导他如何做军人,只教导他做人的道理。及至后来,他一生虽然遭遇不少挫折失败,就是母亲的教导使他能从挫折失败中站起来,继续勇往直前。另一位被誉为最出色最伟大的美国总统林肯,他一生经历的挫折失败、痛苦贫穷比丘吉尔更多,但他从来没有提及他是一个痛苦贫穷的人,因为他说一个人如果有一位敬虔的母亲,他永不会贫穷。 国之兴衰实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英国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法国大革命给法国带来难以想象的灾难,英国之所以能够幸免于难,是因为神兴起一位名叫
Susana Wesley的母亲,神在她悉心严格教导的十九名儿女中兴起其中一位──卫斯理约翰,他建立了一间完全反映母亲严谨生活方式的教会,开的课程非常严谨,这就是今日的循道会。历史学家说就是因为这位母亲训练出来的卫斯理约翰所带领的复兴运动,改变了整个英国的命运。所以,改变人类历史的不是军人或商人而是母亲。——张慕皑《箴言查经信息》 【箴三十一2】「我的儿啊,我腹中生的儿啊,我许愿得的儿啊,我当怎样教训你呢?」 这里的叫唤是深具情感的申斥:王的母亲因他所知的两件事而使他羞愧:他对她极为重要(2a节),她曾为他向神许愿(2b节;参他名字的解释,1节)。儿:这个字(bar)在亚兰文比在希伯来文普遍;但参诗篇二12。——《丁道尔圣经注释》 【箴三十一3】「不要将你的精力给妇女,也不要有败坏君王的行为。」 「给那毁灭的事」(AV、RV)是不正确的译法,它应该译作「以致毁灭」,或重新标注元音成为「给那些毁灭的人(阴性)」(RSV
即采此读法)。——《丁道尔圣经注释》 【箴三十一4】「利慕伊勒啊,君王喝酒,君王喝酒不相宜;王子说,浓酒在那里也不相宜。」 希伯来文隐晦不明:有许多人提出许多的修正95;但德莱弗96保留了原来的子音,而读作:「但愿没有(~al)饮酒之事……;但愿统治者没有对浓酒的渴想(~w
标注为 ~awwo{)」。——《丁道尔圣经注释》 【母亲的忠告——逃避酒精的捆绑
(三十一4~5)】酒精给人带来的祸害是严重的,是可怕的,它能叫人忘记律例,颠倒一切困苦人的是非,而且酒精叫人上瘾,不能自拔。 第五世纪,一位敬虔爱神的人St.
Basil说:「醉酒是一个人的沉沦,是未老先衰,暂时的死亡」。今日的研究指出,酒精所带来的祸害实在是难以想象:造成50%的交通意外身亡,80%的家庭暴力,30%的自杀,60%的虐儿行为,65%的遇溺身故和95%的大学校园暴力,都是离不开酒精的祸害。因此,有人为酒精写了一封的自白书──「我是历史上最大的罪犯,杀人无数,远远超过历史上各场战争的死亡人数。我将人变成禽兽,制造成千上万不快乐的家庭;我将有为的青年变成没有盼望的寄生虫;毁灭软弱的,叫强壮的变成软弱;将聪明的人变成愚蠢,将无辜的人变成缠累;我已经毁人无数,还有更多的人将要毁灭,我的名字叫酒精。——张慕皑《箴言查经信息》 【箴三十一5】「恐怕喝了就忘记律例,颠倒一切困苦人的是非。」 【箴三十一6】「可以把浓酒给将亡的人喝,把清酒给苦心的人喝,」 【母亲的忠告——眷顾困苦的人(三十一6~7)】一个国家的兴衰最重要是建立道德的能力,因为「公义使邦国高举」(箴14:34上)。历史上文明的堕落亦是因为国家失去道德的能力,可惜很多人仍然摒弃历史的教训和圣经的提醒。 在今天的世代,我们何等需要兴起更多基督徒,关心和帮助在极度痛苦中的人。1952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史怀哲医生(A.
Schweitzer),他同时是一位神学家、音乐家和哲学家,他为了服侍非洲土人而习医,最终无私地在非洲服侍了52年,终年90岁。当他在85岁时,跟一群来探望他的人行山,在一个烈日当空的路途上,看见一个妇人携带着重甸甸的柴枝上山,他立即过去帮她一把。他说:「没有人应该自己独自背负这样的重担」。圣经说:「你们各人的重担要互相担当,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加六2)。今日,就让我们省察自己有否分担别人的困难和需要?还是仍然专顾自己。美国有一个富豪,他没法忘记十六岁时捉襟见肘的日子,所以,成为大富翁之后,不单祇愿意捐出一亿美元的善款回馈社会,而且时常寻找有需要帮助的人。——张慕皑《箴言查经信息》 【箴三十一7】「让他喝了,就忘记他的贫穷,不再纪念他的苦楚。」 【箴三十一8】「你当为哑巴(或作“不能自辩的”)开口,为一切孤独的伸冤。」 哑巴指的是那些不能得到合理听诉之人。这节经文最后一个词组直译为「变迁的众子」,即不安的人。——《丁道尔圣经注释》 【箴三十一9】「你当开口按公义判断,为困苦和穷乏的辨屈。」 【箴三十一10】「才德的妇人谁能得着呢?她的价值远胜过珍珠。」 这里所形容的妇女有无限的价值(10),她是丈夫的贤内助,她的丈夫全然 信任她主理家中的事务(11~12),因此他可投入社会事务,得着人群的敬重(23);她也赢得丈夫的称赞(28b)。——《新旧约辅读》 才德的妇人(和合、AV、RV);更好译作「美好的妻子」(参,十二4)。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希伯来文 h]ayil
分别是指力量、财富、才能(参,「有勇气的强人」)。——《丁道尔圣经注释》 【箴三十一11】「她丈夫心里倚靠她,必不缺少利益,」 【箴三十一12】「她一生使丈夫有益无损。」 【箴三十一13】「她寻找羊绒和麻,甘心用手作工。」 【箴三十一14】「她好像商船从远方运粮来,」 【应当竭尽全力的工作
(三十一14)】完美主义者往往订立一个崇高的目标,常在目标达到后又感不满,抱怨自己未能做到最好,就如儿女虽然考到优异成绩仍未能满意一般。追求完美者则喜欢订立一个较高的目标,若未能达到目标也愿意接受现实,既已善用神的恩赐,对神有所交代,一切后果便交给神,将来神要称他为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 历史曾经出现过一位离谱的理想主义者约翰?亚当斯John
Quincy Adams,他曾出任美国总统,在美国历史上没有一位政治家担任过的公职比他多,曾担任过总统、参议员、国会议员的他内战时期也投身许多事务又去过欧洲担任许多政治上的工作,大家一致公认他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可是他在七十岁时却感叹说:「我一生只是一连串的失望在我记忆中,我一生未做过一件成功的事。」有这样的完美主义者,多么可惜!今日我们所遭遇的困难大部分只是未尽本分而已,例如求学但求成绩合格,在职人士但求有工作可以维持生活,然而世界所有成功的专业人士都是专心喜乐地工作,竭尽全力追求完美的人。有些人经常埋怨工作辛苦,难以享受工作的乐趣,其实研究报告指出,一般人只是投入四分之一的生命力于工作上,所以法国一位哲学兼神学家帕斯卡尔的话言之有理,他说若是劳动者或士兵经常抱怨工作辛苦,最佳的方法就是完全停止工作,因为长期失业比出卖劳动力更辛苦;没有作好心理准备而退休的人,退休之后无所事事容易衰残;退休后离开了事业岗位的基督徒,可以参加教会事奉,因为事奉是一生之久,何等宝贵。——张慕皑《箴言查经信息》 【箴三十一15】「未到黎明她就起来,把食物分给家中的人,将当作的工分派婢女。」 「分」(AV)或「工」(RV、RSV;和合:当作的工):两者都有可能。这个字的意思是「所指派的」。——《丁道尔圣经注释》 【箴三十一16】「她想得田地就买来,用手所得之利栽种葡萄园。」 「她手的收益」(AV;和合:手所得之利):就是她的手所赚来的金钱,参第13、24节。——《丁道尔圣经注释》 【箴三十一17】「她以能力束腰,使膀臂有力。」 【箴三十一18】「她觉得所经营的有利,她的灯终夜不灭。」 【箴三十一19】「她手拿捻线竿,手把纺线车。」 纺线车,AV「卷线杆」:这个希伯来字只有出现在这里,其意义只是推测而来的。德莱弗97主张其含义为「修补工作」。——《丁道尔圣经注释》 【箴三十一20】「她张手周济困苦人,伸手帮补穷乏人。」 【箴三十一21】「她不因下雪为家里的人担心,因为全家都穿着朱红衣服。」 朱红衣服:如果这是正确的译法,其重点乃是在于它指出高的价值。她可以买得起最好的东西,而且所暗示的是足够充分的。但这个字有着复数字尾,这用来指「朱红色衣服」是不太寻常的,所以其形式与含义都令人起疑。其子音容许读作「双层」(AV
边注),也就是指两层厚的,这读法有武加大译本与七十士译本支持(后者将之连于下一节经文)。这个读法保留了子音经文而未加更动,绝对比托伊的作法更为可取,后者以独创的权宜之计将第22a节接在第21a节之后,第21b节则接着第22b节〔所以第21节说到温暖,第22节(读作「朱红色衣服」)则是说到典雅高贵〕;这种作法没有证据支持,而且弄乱了字母诗的次序。——《丁道尔圣经注释》 【箴三十一22】「她为自己制作绣花毯子,她的衣服是细麻和紫色布作的。」 【箴三十一23】「她丈夫在城门口与本地的长老同坐,为众人所认识。」 【箴三十一24】「她作细麻布衣裳出卖,又将腰带卖与商家。」 【箴三十一25】「能力和威仪是她的衣服。她想到日后的景况就喜笑。」 【箴三十一26】「她开口就发智慧,她舌上有仁慈的法则。」 【箴三十一27】「她观察家务,并不吃闲饭。」 【箴三十一28】「她的儿女起来称她有福,她的丈夫也称赞她,」 【箴三十一29】「说:“才德的女子很多,惟独你超过一切!”」 【箴三十一30】「艳丽是虚假的,美容是虚浮的,惟敬畏耶和华的妇女必得称赞。」 「宠爱」(AV、RV):较好的译法是艳丽(和合、RSV)。见十一16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191,Name=魅力(十一16)}。——《丁道尔圣经注释》 【箴卅一30貌与德】许允娶了阮卫尉的女儿为妻,见她的相貌奇丑,不肯和她同室;经朋友相劝,才肯入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