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1-2 标题 1 作者自我介绍。见本书之写作背景。 2 全书的论题。 「虚空的虚空」:这种叠词於原文有至高的意思,意即「虚空 之极」。本书的目的并非劝人悲观失望,而是针对拒绝神的世 俗主义。 「凡事」:指「在日光之下」(3)的物质世界。 在这规限的范围里,人生显得毫无意义。 1:3-11 引言:显示生命的厌烦 3 「益处」:原指「余剩」或「利润」。 人一生的劳碌,并不会带来永久的利益(参太16:26)。 4 「地却永远长存」:与短暂的人生构成强烈的对比。 这仅是相对的说法,并非指天地不会废去。 (参诗102:26; 太24:35; 彼後3:10)。 5-7 作者以三个大自然的现象来比喻人生的循环复始。 「急」:原指「喘不过气」,即没有休息。 8 不息的循环,只带来厌倦,叫人看不完,听不尽。 9-11 历史的过程亦只是一连串事物的不断重复。 1:12-18 以智慧探讨人生 12 作者已由1节的第三身变作第一身自称。 13-15 寻究世事乃极重劳苦 人乃有思想的活物,不能满足於一种毫无意义的生存状况,神在人心 里安放了对人生时序和规律的渴求,这种需要化成一股力量催使人要 为人生万事寻求解释及完美。 13 「寻求」:指往深处去探讨。 「查究」:指往广处去观摩。 「经练」与「劳苦」:於原文为同一字根,可译作「事务」 (如5:3)。 「极重」:原作「祸患」(参2:21)。 14 这一切探求亦属虚空。 「捕风」:即「扑空」,指徒劳无功。 15 虚空,在於人的努力奋斗而似乎无法改变上天的安排。 「缺少 ...... 足数」:或译作「不存在的不能去数算」。 16-18 追求世上智慧乃自寻烦恼 16 「得了大智慧」:原作「增加智慧」。 「众人」:可包括王上4:31所说的智士。 「知识」:是从外界收集累积而成的,与从内心涌出来、凭直 觉判断是非的「智慧」不同;但在诗歌里,二者常可通用。智 慧有属天属地之分;真智慧是从神来的(箴1:7)。属世的智慧 ,在神看是愚拙的(罗1:22)。箴言所讲的智慧是属天的;传 道书所讲的智慧大部分是属世的。因此,「多有智慧,就多有 愁烦」(18)。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