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凡我眼所求的
安息日下午
阅读本周学课有关经文∶传2章;箴3:13-28。
存心节∶「人在日光之下劳碌累心,在他一切的劳碌上得着什么呢?」(传2:22) 「我曾经把哲学、法学和医学, 天啊,还有神学!
都彻底地发奋攻读。 到头来还是个可怜的愚夫! 不见得比从前聪明进步。」 —歌德,「浮士德」(JohannGoethe,Faust,NewYork:W.W.Norton,2001),第12页。 听起来,浮士德从追求知识中所得到的满足,并不比所罗门多。其实,即或是研究神学,若没有一颗谦卑与渴慕的心,也是徒劳无益的。 虽然所罗门,没有像歌德笔下的浮士德那样,公然将他的灵魂出卖给魔鬼,以此得到快乐与成就,但他的堕落也够深的。对所罗门来说,幸运的是,耶稣屈尊俯就我们,祂「替我们成为罪」(林后5:21),能将我们当中堕落最深的人,从罪的深渊中解救出来。
本周我们将更多研究所罗门所论,有关人生的普遍挫折,这样的人生是一个远离上帝的人生。如果我们仔细聆听他的话,将会有一些值得借镜的教训留给我们。我们何必步他的后尘,重蹈覆辙呢? 学习本周学课,为 星期日 捕 风 第一章是以所罗门对他多年所追求之智慧及知识的哀叹作为结束(传1:16-18)。对他来说,这一切都毫无意义,都是捕风。联想到圣经曾不止一次提到,在所罗门早年之时,人们是怎样对他的智慧感到惊讶,而他却是以这种伤感来回顾这一切,真是可悲可叹啊(王上10:1-8;也参王上4:29-34)。
对比所罗门年轻时对智慧的态度(箴3:13-26),以及他此时(写传道书时)对智慧的态度。你认为是什么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的所罗门,衰老而愁苦,他已经迷失了方向,所获得的一切知识及智慧,对他来说毫无价值。相反,他在箴言书中所谈到的智慧,却是以认识上帝为中心,以上帝为一切真智慧及知识的源头。当所罗门将知识与上帝是创造主的认识联结在一起时,这个论点阐述得更为透彻(箴3:19),再次证明了∶上帝是一切知识与智慧的源头。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智慧,并非指上帝的性质,或全能的局限性等抽象的神学概念。相反,流露在箴言书字里行间的,是切合实际的教导。真智慧一定会反映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当所罗门偏离了上帝之后,他也就失去了他曾一度拥有的真智慧,而代之以属世的,日光之下的智慧。因此,在他的思想上,一切都变得虚空,无益,知识甚至成了痛苦的根源。 这里虽然被分成了两章,但第二章的开头几节经文仍然继续第一章的思路。阅读传1:16ˉ2:3。这里所罗门在谈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很容易从一种属世追求转移到另一种属世追求,而所追求的一切都不过是徒劳寻求快乐与成就感罢了。你自己有什么追求属世快乐的经历?为什么你这种追求从来就不曾给你带来真正的满足?为什么它也永远不会给你带来真正的满足呢? 星期一 享乐原则 所罗门在发现寻求智慧只是一场徒劳后,便开始追求享乐。这种不停地追求享乐,被称作「享乐主义」。大多数追求享乐的人只是在寻找快乐的时刻而已。但对有些人来说,他们相信真正的快乐是一切好事的总和,并且只要能带来快乐的,就一定是好的。 请将你自己放在那些不信上帝之人的立场上。根据这些人的思想,如果生命只限于今生没有来生的话,如果我们不必对任何道德律负责的话,那么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放松下来,随心所欲地生活,甚至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伤害别人的基础之上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所罗门在传2:1-3所写的,与他在箴6:23-29; 7:6-27; 20:1;
23:1-6所写的作比较。他在这里怎样表达他早年曾经有过的相同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享乐而追求享乐,反而让人适得其反。不知何故,当我们得到快乐,甚至在享受它时,我们最终都会发现它并不能带给我们满足。迟早,这种快乐会让人感到还缺少一点什么,或者我们自己会感到还需要一点什么,才能让我们得到满足。迟早,我们会意识到人生远不止于追求享乐,并且此种享乐只会带给我们空虚和不满足。这就是所罗门借着痛苦的人生经历而学到的功课。 所罗门虽然曾经警告人们不要穷奢极欲,但他自己最终却「有妃七百,都是公主。还有嫔三百」(王上11:3);他虽然警告人不要贪食醉酒,但他自己最终却像一头猪似的饱食终日(王上4:22,23)。人是多么容易堕落啊!他的堕落,给了你什么样的警告?
星期二 凡我眼所求的 美国历史上最著名,最成功的商人要算李亚寇克(Lee Iacocca)了。多年来,他拥有着庞大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Chrysler
Corporatio)。他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虽然我已经年逾花甲,但我仍然不知道人生到底是什么……但我可以告诉你们,名誉和财富是为鸟儿准备的,是牢笼。」
阅读传2:4-11。他资讯的要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他物质上的富足,所罗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传2:10),但最终,这种满足并不长久,并没有能满足他心灵深处的干渴(第11节)。如果物质生活能给人带来快乐的话,那么所罗门就该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了。但当你阅读传道书的时候,却发现这些话并非出自一个快乐之人的口。 再读传2:4-11。所罗门获取了哪些东西?也参王上7章;王上10:10-2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在拥有了那么多东西之后,他仍然不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罗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物质上的。他物质上的欲望都得到了满足。然而,作为人,我们并非单由器官和肉体所组成。我们身上还有属灵的,道德的部份,是世上所有的物质所无法满足的。所罗门就是一个证明。更为有趣的是,在所谓的「发达」国家中,人们对人生的不满和不快的程度,往往还大于那些不发达国家的人。 阅读太6:33。这个伟大真理可以怎样解决所罗门的问题?对于你自己面临的试探,这节经文告诉了你什么? 星期三 愚昧人的命运 「我就心里说,愚昧人所遇见的,我也必遇见。我为何更有智慧呢?我心里说,这也是虚空。」(传2:15)。 所罗门很苦恼。他认为,他所有的智慧都没有给他带来任何益处。于是他就追求享乐和开心,但却发现它们的空虚。他虽然可以称得上是古代最富有的人,但他却仍然得不到心灵的满足。他发现一切「都是虚空,都是捕风。」(第11节) 似乎这一切还不够糟糕似的,更糟糕的还在后面。 阅读传2:12-17。他对目前的生活有什么抱怨?他的抱怨有多合理?作为一个基督徒,你如何来回答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耶稣的一些言论同所罗门在这里所说的很相似。论到天父,耶稣说∶「祂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太5:45)另一处,祂提到「彼拉多使加利利人的血搀杂在他们祭物中。」(路13:1)以后,耶稣说∶「你们以为这些加利利人比众加利利人更有罪,所以受这害吗?我告诉你们,不是的。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路13:2,3;也参第4,5节)在这两处经文里,耶稣所涉及的问题,都是众所周知的,那就是:疼痛和苦难并非只是恶人的份。好人也受苦。而所罗门只看到一个事实,就是∶我们所做的事都是无益的,因为我们都要死,愚昧人和智慧人,最后都得死。但耶稣却有不同的结论,他说∶「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耶稣告诉他们,在恶人和义人的今生命运之外,还有别的。 你对上帝的信心,怎样帮助你面对一视同仁的死亡?面对坟墓的不可避免性,哪些圣经应许给你带来最大的盼望? 星期四 遗 产 所罗门仍然滔滔不绝。他在前面已经论证了一个人所有的属世追求都是徒劳──这已经很糟糕了;他也提到了一切人,不管智慧还是愚昧,都要死──这就更糟糕的了;但现在,他又继续抱怨人死后所发生的比生前还要糟糕。 阅读传2:17-26。他在这里抱怨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罗门的确言之有理。人们都关心自己的遗产,不管它是什么。但想到你穷一生之光阴苦心经营的事业,到头来却留给别人,然后有朝一日被毁于一旦,这确实很让人心灰意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这个担心也颇具讽刺意味:联想到所罗门在登上王位之后的所作所为,人可能会想,他的父亲大卫或许也曾想过他儿子所罗门会怎样来料理他苦心经营留下来的产业吧。从另一方面来说,可能正是因为他自己的所作所为,才使他产生了这种想法,担心他的后人将怎样来处理他的遗产吧。 阅读第24-26节。所罗门在这里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然这段经文本身比较难理解,但所罗门似乎是在说,既然我对后人的所作所为无能为力,那我还不如现在就享受人生。他并非在这里鼓吹放纵(毕竟他已经放纵过了,并深受其害);相反,只是在遵循圣经的思想,就是,一个同上帝和谐的人生是可以给人带来地上的诸多福气,包括身体上的享受在内,毕竟上帝「使草生长,给六畜吃。使菜蔬发长,供给人用。使人从地里能得食物。又得酒能悦人心,得油能润人面,得粮能养人心。」(诗104:14,15) 我们是后嗣(罗8:17;加3:29;4:7),从天父那里得到的最伟大礼物,就是在耶稣基督里的救恩(来9:28;彼前1:5)。你每天都做了些什么选择,好叫你不至于浪费上帝借着耶稣替你受死而留给你的「遗产」?
星期五 进修资料∶怀爱伦《基督教教育原理》(Fundamentals of Chrisitan Education),第422页;《服务真诠》第30章;《教会证言》卷5第258页。
「他[所罗门]给我们介绍自己追求快乐的历史。他致力于知识上的追求;他满足于他对享乐的喜好;他实施他商业贸易的计画。他被令人眩目的宫廷生活的光彩所环绕……所罗门坐在象牙宝座上,其上的阶梯为精金所造,侧面还有六个金狮子。他的眼目驻留在面前精心耕耘的美丽花园──充满了魅力的幻影。……五彩缤纷的鸟儿在树林里穿梭,它们甜蜜的鸣叫在空中萦绕。还有那些年轻的仆人们,穿着华美,随时恭候他的吩咐。耗资巨大的狂欢,音乐,竞技和游戏节目,这一切都是为了他的娱乐。 「但是,……放荡的生活毁损了他那曾经俊美聪慧的面容……他的眉头留下了的烦恼和忧愁的皱纹…… 他脆弱的神经和消瘦的身架显明了违背自然律的结果。他公开承认他过的是一个放荡的人生,并没有得到他所幻想的幸福。」──怀爱伦《今日的生活》(MyLifeToday)第167页。
讨论问题∶
1.一位大学教授,有一次告诉一个基督复临安息日会的学生说∶「我不需要你的耶稣。我很有名气,我也拥有一个温馨的家,我有一个好工作。你有什么是我没有的?」在学课小组里讨论,如果是你,将怎样回答。 2.在学课小组里,谈论一些现代的所罗门,一些富有出名,似乎拥有一切,但到头来却以痛苦告终的人。你能从这些人生中学到什么教训? 3.谈谈你自己的亲身经历∶想得到属世的东西,但得到它们之后,却最终意识到它们并没有给你带来你所期望的快乐和满足。对那些正在一味追求财富的人,你有什么忠告?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