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靠着良人从旷野上来的,是谁呢?
我在苹果树下叫醒你。你母亲在那里为你劬劳,生养你的在那里为你劬劳。
那靠着良人从大患难中得胜上来的,是谁呢?
(良人)当我去叫醒妳的时候,妳已经得胜了患难,精疲力尽的倒在十字架下。在那里,主曾用祂的宝血将妳救赎出来;在那里,生养妳的为妳受害,为妳祷告,为妳打开一条又新又活的道路。
【歌中歌】人们远远的看见两个人影从旷野上来,逐渐的看清其中步履坚定的是良人,靠在祂身上的则是精疲力尽的佳偶。
「那靠着良人从旷野上来的,是谁呢?」经历空前绝后的大患难,在主的恩怜之下,教会终于得胜撒但,从大患难中出来,但已经是精疲力竭了。
「那靠着良人从旷野上来的,『是谁呢』?」和「那从旷野上来,形状如烟柱,以没药和乳香,并商人各样香品熏的,『是谁呢』?」(3. 6)以及「那向外观看如晨星(光)发现,美丽如月亮,皎洁如日头,威武如展开旌旗的军队的,『是谁呢』?」(6. 10)三次明知是谁,但却又问「是谁?」更加显出问者内心的欢喜与欣慰,也让听者有接受「大惊奇」的准备。
第七章十一节不是说:「来吧!你我可以往田间去,你我可以在村庄住宿」?怎么第八章五节却说:「那靠着良人从旷野上来的,是谁呢?」可见「往田间、村庄去」的意思就是去承受最后患难的「旷野」。
「我在苹果树下叫醒你﹍」刚刚良人不是才嘱咐耶路撒冷众女子「不要惊动,不要叫醒我心所爱的?」怎么这里反而是良人自己去叫醒佳偶呢?
先前嘱咐众人不要去惊动,不要去叫醒佳偶,因为良人等待着佳偶自己情愿,因为唯有发自佳偶自己内心的情愿,才有可能产生出「爱到深处无怨尤」的力量,得胜患难的逼压。如今,佳偶在没有被「惊动、叫醒」的情况下,心甘情愿的为主打了美好的仗,得胜了,但也精疲力尽了。
「我在苹果树下叫醒你﹍」。佳偶得胜后,疲惫难担,昏睡过去,倒在十字架下,良人于是去叫醒她。所以这里的「叫醒」,不是去惊动爱情,而是去唤醒那已经为爱打过美好仗的完美新妇。
「苹果树下」:二章三节这样记载:「我的良人在男子中,如同苹果树在树林里」,清楚的指出苹果树和良人的关系。「我在苹果树下叫醒了妳」,佳偶不是进入旷野的患难之中吗?怎又会来到「苹果树」下?
在枪林弹雨的激战里,士兵们总是找掩体,找避难所,找他以为最靠得住的地方来掩护自己,以便立定自己之后,再对敌人反击。
希伯来书对患难中的圣徒有如下一段话的勉励:「我们既有这许多的见证人、如同云彩围我们、就当放下各样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
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或作仰望那将真道创始成终的耶稣〕他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就轻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便坐在神宝座的右边。那忍受罪人这样顶撞的、你们要思想、免得疲倦灰心。你们与罪恶相争、还没有抵挡到流血的地步」(来 12. 1-4),指明了「思念十字架的苦难」能让圣徒在患难中免于疲倦灰心,是圣徒重新得力的泉源!
佳偶在空前绝后的争战中(太 24. 21),逐渐的不支,逐渐的疲倦灰心。一面抵挡仇敌接二连三的攻击,一面且战且走的来到耶稣基督成全救恩的十字架下,思想「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约,是为你们流出来的」(路 22. 20)、「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了」(约 16. 33),紧紧抓住良人的爱与应许,重新得力,一举灭掉了仇敌的火箭!
所以良人来到苹果树下,叫醒精疲力尽但已经得胜的佳偶,让她靠着肩,带着她从旷野上来,告诉她:「我在苹果树下叫醒你」。妳能够在那里重新得力,因为在那十字架下主神用祂的宝血将妳救赎出来,在那十字架下救赎妳的为妳流出生命的活泉,打开又新又活的道路!
「那靠着良人从旷野上来的,是谁呢?」,是得胜的佳偶!是主的新妇!她因着十字架的救赎大功,已经从大患难中凯旋归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