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返回上级目录】

 灵交地位(2:1-17)


  “良人属我.我也属他。”
  于第一章,看到信徒如何追求主爱,并如何如愿以偿。本章则言信徒与主灵交的关系,与彼此关系的地位。这是信徒最满意的一章,更是在艰苦中之信徒最满意的一章。
   
一、主的地位  本章内论到主有数种地位,合起来,可以看出主的全德。
    (一)是沙仑的玫瑰花(2: 1)  沙仑是迦密山旁靠海的一片大地,该处玫瑰花甚多,主在此处即藉以自表。“我是沙仑的玫瑰花。”其意是言主的美德——福音的利益。
    1、是人人可以采取的——因为是长在大平原,不是在关闭的园圃中。
    2、是随时可以采取的——人得福音的机会,是极方便的。
    3、是足够供人采取的——沙仑的玫瑰花,不但美,且是多,可任人采取。主的“恩典够你用的”。
    (二)是谷中的百合花(2:1)  “百合花”是香而美,更是洁自的;主的美德,真馨香俊美,且是洁白的百合花,实足令人可爱。花在谷中,是在卑下之地,非谦卑人不能采取。且是在超绝尘世之地,非有超世思想与眼光,不能看出主的可爱来。玫瑰花是红的,百合花是白的,我们的主是白而且红(5:10)。玫瑰花在大平原,百合花在山谷中,救恩的福音,是任人采取的,也是必须虚怀若谷的人,方可采取的。
    (三)是林中的苹果树(2:3)   圣经常以大树,喻属世的权荣。所以少有地方以树比耶稣,虽屡次称为葡萄树,但葡萄究竟不足称为树,不过藉以表明信徒与主联络之妙义。有地方称为耶西的本所发的枝条,却未称他为树。本处称他为“苹果树”,正因苹果树不是那些高大繁荣的树林,不过是叶子茂密,结果累累,堪以象征生命树的果树而已。耶稣与众子相比,有如“苹果树在树林中”,乃因世上的圣贤先知,皆不能与耶稣相比;连摩西,以利亚亦不能与耶稣并称(太17:3-5);而且诸天使,亦不能与耶稣比较。(男子应译作众子)耶稣在众子中,真是如同苹果树在树林中。不但有树果,可以供给人灵中的需要,且有树荫,可以使疲乏的人得安慰并休息。当信徒坐在树荫下的时候,既在树荫下休息,并在树下食果,眼看满树金黄果子的美丽,时闻满目芬芳的香气,何等欢欣愉快啊!一章四节说“快跑”;八节说“跟随”;此则“坐下”,坐在主树荫下,而得了满意的休息。
    (四)是墙壁后的观窥者(2:8-9)  良人之来虽如小鹿羚羊,行走敏捷,纵有高山峻岭,亦不能阻碍他。耶稣来到我们心中,正是躐山越岭,胜过种种阻难而来。及至来到我们中间,在我这一方面却生发了阻碍,有如墙壁,或是教会的规例,魂里的成见,心中的罪过,以及肉体的障碍等,皆作了主与我们中间的隔墙(弗2:14),以致主不能直接与我们相通。幸而我们灵中尚能透光,如窗户,主耶稣藉此灵中的空洞与我们的里面人相通,看主对于我们是如何的忍耐又等待呢!
    (五)是进到福乐中之导引(2:10-l3)……凄冷寒苦的“冬天”,或指旧约律法下的教会;百花开放,百鸟鸣叫的春天,是福音恩典中的教会。有多少人在新约时代仍作旧约时代的教徒,所以良人特特请求说:“我的佳偶……起来,与我同去。”“冬天”亦可说是不奋兴,无生气的教会,春天是比方灵恩充沛,活泼快乐的教会。多少人甘心作五旬节以前的教徒,不肯接受灵恩,所以主特请求说:“我的美人,起来,与我同去!”“冬天”也可比方个人灵性寂苦的景状,未能进到主的丰富快乐中,所以主特特呼唤说:“我的佳偶,我的美人,起来,与我同去!”未知读者愿否起来与主同去呢?
    (六)是百合花中之牧人(2:16)  主自己是百合花,新妇也是百合花。其在百合花中作牧人,是将自己的美德灵恩,藉着与信徒同在,表现于信徒,使他们皆受了百合花的馨香妙感,亦皆显出百合花的荣美。
    (七)比特山的羚羊小鹿(2:17)  这是新妇盼望主快再来,所用的比喻。“天起凉风,日影飞去”,可译为“天破晓,阴影飞去。”天破晓,阴影也就飞去了。正如羚羊小鹿,行走甚快,说来就来的,主就快要在分别为圣的山上显现了。(“比特”为分别之意。)
   
二、信徒之地位   主在本章有七种地位,信徒也有七种地位:
    (一)如百合花在荆棘中(2:2)
    1、信徒为百台花——是表属灵人之俊美、洁白、馨香、实令人可爱。
    2、信徒为荆棘中之百合花——(1)表信徒所处之环境常是在荆天棘地中。信徒在世,常比世人多遭苦难。一个属灵信徒,比一个属肉体的信徒,也是多遭艰苦。(2)言信徒的里面人常处在肉体的荆棘中——保罗尝言,他肉体的刺,使他异常地痛苦(林后12:7)。(3)主对信徒在荆棘中即更显得美丽——百合花因在荆棘中与荆棘相形之下,即更显得俊美。主看信徒亦因其在荆棘中,越看为俊美。
    3、信徒亦肖谷中之百合花——主为百合花,信徒亦为百合花,即是与主相肖了。
    (二)常休息在苹果树荫下(2:3)  我的良人如苹果树,与我的关系最要者有二:
    1、在树荫下休息——即我于疲乏时,被世间罪孽俗务的纷扰困惫时,可以“安坐树荫下”,得着休息。
    2、可在树下食果——可以随时吃果子,“尝他果子的滋味,觉得甘甜。”这种福乐,真令人欢喜满意。所以“我欢欢喜喜坐在他的荫下,尝他果子的滋味。”于此灵修圣境,真觉得滋味甘甜。时或因思慕之迫切,有如成病,可以给我葡萄干,即经过日晒受过痛苦的葡萄干,增补我力。并给我苹果,欢畅我心。葡萄苹果,皆是主生命之结晶,可作我生命的补品。
    (三)时被带领至筵宴所(2:4)  筵宴所可指属灵的查经会,复兴会或灵修会。人独自祈祷查经,常有时灵里干枯,饥饿!一到此等灵恩沛降的聚会中,心灵内即饱饫肥甘,如同赴丰盛筵席了。或指蒙主带领至灵恩之深处,尝灵道中之甘美,如同筵宴。
    (四)被掩护在爱旗下(2:4)
    1、旗是荣耀国徽——天国的国徽就是爱.爱是我们的荣耀。
    2、旗可用以号召——作引导,信徒惟有被主的爱所号召,所引导。
    3、旗可用为掩护——信徒最大的保障,就是被主的爱掩护。
    4、旗可用为占有——或属权的表明,何处有我们的国旗,即表明何处属于我们,或被我们占领。主“以爱为旗在我以上”,亦正是表明主已把我胜过,把我占有,我完全归于他。主是以爱为旗,这旗上所绘的是十字架,所写的就是爱,爱,爱。
    (五)被稳抱在主怀里(2:1)   “他的左手在我头下,他的右手将我抱住”:
    1、他的左手可说是信,使我这疲惫的头,靠在他的信上,得了安慰休息;因为他的应许是确实的,他的恩典是可靠的,他的能力是无量的;主用信实有能力的手,在我头下,把我抱住,使我可以安然靠在其上而仰望他,注视他。
    2、他的右手可说是爱,是恩典慈爱的手,将我抱住,使我在他怀内如同小儿面对面地被抱在父母怀中,心愿已足,再无他求了。我已投靠在他的怀抱里。
    (六)如鸽子在岩石穴内(2:4)  (1)信徒善住岩石穴中——“岩石穴”有人指在基督以内说,因基督是万古的盘石,是人不易攀登不易到达的境地。有人指世外艰苦之处,因属灵信徒自然不能为世俗所欢迎,常是处于艰苦的环境中;却是为俗人所不认识的,也是俗人不能扰害的。(2)因而面秀美声柔和——一个信徒越住在“岩石穴中,在陡岩的隐密处”,其灵性就越发高尚,容貌亦格外秀美。(3)主求见其面闻其声——虽然她自己觉得“黑面”,主却看她“秀美”。她的声音,虽如鸽子哀鸣(赛38:14),主却听着柔和好听;其哀呼祈祷的声音,主是最欢喜听的;她那超尘悲苦的容颜,主是极乐意看的;所以主“求”见,主乐听。
    (七)擒狐狸在葡萄园中(2:15)“擒拿小狐狸”,小狐狸或指人的小罪过,小嗜好,小试诱,或信仰上的小污点等。人所不注意的事,以为无甚关系,殊不知狐狸虽小,为害甚大,如小罪过不慎,必累大德。信仰上有小污点不纠正,或终至信仰破产。“况且葡萄正在开花”的时候,更怕狐狸进到园中来加以毁坏,若不趁早擒拿,不但葡萄园的景况不堪设想,不久小狐狸长成大孤狸,再要擒拿即更不易了。不论信徒之心,或家庭、团体、教会、最怕有小狐狸进来,这是我们应当时时警惕的。
    总之主的地位,无非为了信徒,表明“良人属我”;信徒的地位,亦无非为了主,表明“我属良人”。良人对于我的爱情,是出于自然的,所以“不要惊动……等他自己情愿。”我对于良人的爱情,也是出于情之自然,不得用血气的方法去“激动爱情,可以等其自发”。所以本章七节与十六节,可为全章的关键:可用为良人对于我;更可用为我对于良人。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网心雨文字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