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外邦人的光(Ⅰ)(四十二1-13) 穷乏人的困境是以赛亚书重要主题之一,引进于第一章中,并出现于全书的许多值得注意的地方: 学习行善,寻求公平, 本段的第一与第二部分包括了两个极好的例子:耶和华仆人的使命是‘在地上设立公理’(1-4节),并要‘作外邦人的光’(5-9节)。正如在第十一章中,绵羊、羊羔与小孩子都会在新纪元中获得保护,免于豺狼与豹子的暴虐,同样,仆人会特别善待穷人──虽然他们如‘压伤的芦苇’般脆弱,没有一点的盼望;又像摇曳不定的灯火,其灯芯几乎烧尽(3节)。他会‘开瞎子的眼’,‘领被囚的出牢狱’(7节,参卅五5-6,六十一1-2)。此仆人究竟是谁,与其工作相比,显得并不太重要,正如构成本文第三部分(10节及下文)的优美的赞美与感恩诗所示。 神的心意,是要将好消息带给穷人,医治伤心的人(六十一1-2,引用于路四),而这是普世欢腾的原因(10节): 向耶和华唱新歌, 第一个先知信息(1-4节)使人1想起第十一章的弥赛亚语言,以及一些‘皇室诗篇’,例如诗二、四十五、七十二、八十九、一一○与一三二篇。此仆人乃 神‘所拣选的’(诗八十九3;另参代上廿八5),是他们所喜悦的(可一11)。 神的‘灵’会住在他身上,第十一章解释其意义:‘有智慧和聪明的灵,谋略和能力的灵,知识和敬畏耶和华的灵’(十一2);‘以公义审判贫穷人……’(十一4;参诗七十二1-4)。 本段经文通常是与其他三段称为‘仆人之诗’的经文一起来看(四十九1-6,五十3-9,五十二13至五十三12);这四段经文特别被认为是‘弥赛亚式’的作品。第四十二章一至四节马上就会引介这位特别的仆人,他以后的生活故事将会记述在三篇接续的诗歌中。虽然以后这些经文之间的联系是脆弱的,而它所呈现的上下文的要点却是不容忽视。自第四十一章以来,并考虑到以后的经文,像四十四章廿八节与四十五章一至四节等,在作者和读者心中肯定会以古列作为 神将公义与救恩带给作者当时列邦的基本媒介。但在古列死了与葬了许久以后,犹太人与基督徒竟完全自然地将这样的语言,照样应用在那位能满足他们对弥赛亚的盼望的人身上(例太十二18-21;可一11)。 第二节通常的解释是:弥赛亚会是一位谦卑、温柔的人,而不是一位征服人的英雄;这样的解释可能受了一些常用经文的影响,如亚九章九节(太廿一5;约十二15),或赛五十三章七至九节。但其原来的意思大概是:‘在街上……没有人喧嚷或扬声’。换句话说,没有人在弥赛亚的国度里,会被发现在呼求帮助:每个人都得到安全与满足。启示录廿一章四节是相同的好例子。 第二个先知信息(5-9节)是以‘耶和华,祂如此说’的公式来作开始,此是常见‘耶和华如此说’的独特变体,它结合了某种形式的信条,精简地宣称相信 神是天地并其中所有之物的创造主,故此不忘掉在创造中两个最重要的元素:生命之气与人的灵(参王上十5作为‘灵’Spirit这个意思的解说,按:中文和合本译作‘神’)。先知信息原是由 神向祂的仆人说出,但这次其用语却教人想起像四十一章八至十节的经文,在那里仆人是指以色列。古代与现代一些释经家由此认为一至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