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1-7 希西家向以赛亚求助,希西家一面进圣殿向神祷告求助,一面请求以 赛亚祷告,寻求神的指引。 1 「披上麻布」:表示哀痛悔改,好寻求神的面。 3 「责罚」:当时人认为国难是神惩治的行动。 「如妇人将要生产 ...... 生产」:以生产中的困难和痛苦比喻犹 大急需救助,否则便会覆亡。 4 「余剩的民」:这里的含义大概与本书常提及的「余民」观念 有别,後者指将来经过亡国後剩余回归的人(见7:3; 10:20-22) ,而这里是指当时亚述劫掠後全国所剩下的百姓。 6-7 以赛亚用神的话安慰希西家 6 「仆人」:见王下19:6注。 7 「听见风声就归回本地」:指亚述国内发生某些事(可能是巴 比伦的作乱),使西拿基立不得不立即返回处理。 8-13 亚述王侮慢神及命希西家投降 8-9 当时西拿基立已攻克拉吉,接续北上攻打另一个城邑位拿。这 里提及的古实王特哈加属第25王朝,是一位出色的君王,於主 前六九○至六六四年在位,当时仍未作王,这里只是以後来的 名称称他。此时,亚述王风闻特哈加派兵北上要与他争战,於 是先发制人,逼令犹大早日归降,免得犹大与埃及联手对付他 。有学者认为本段指亚述王的第二次入侵,时为主前六八九年 左右,参王下19:8-13注。 12 本节的城市皆属米所波大米地。 13 本节的城则在叙利亚。 14-20 希西家向神祷告 14 「将书信在 ...... 展开」:表示交托、仰望。 16 「坐在二路上 ...... 神」:指神坐在约柜的施恩宝座上,旁 边有二基路伯的翅膀遮盖(参出25:17-22), 显示神在耶京危 急之际仍与犹大同在。 20 希西家求助的最终目的,是要万国认识耶和华。 21-35 神藉以赛亚说预言坚固希西家 22-29 这是先知的讽喻诗,讥笑西拿基立不自量力,竟敢攻击历史的主宰, 必注定失败。 24-25 以这番话表达亚述的高傲自大:他的军队东征西讨,所向披靡 ,能克服一切困难。往埃及途中不毛乾旱的沙地不能拦阻他的 军队前进,因他可挖井喝水;他的军队也不受尼罗河及其支流 的阻隔,可照样踏过去。 26-27 亚述的强大其实是出於神的旨意,他只是番判列国的工具而已。 27 列国与强大的亚述相比,宛如柔弱的草、无根的植物般脆弱。 参王下19:26注。 28 亚述一切的动静神都知道。 「你向我发烈怒」:指西拿基立要亡犹大的企图。 29 预言亚述军蒙羞返国。 「子」、「嚼环」:见王下19:28。 30-32 预言犹大经过两年的贫瘠後,第三年农业可恢复正常,劫後余生。 30 「吃自生的」:犹大地受亚述军的蹂躏,没粮出产,百姓只得 吃田间野生的,或前年收割遗下的谷粒所长出的。 「至於後年 ...... 吃其中的果子」:显示犹大境内恢复和平安宁 的景象。 31 「往下札根,向上结果」:见王下19:30注。 32 「余剩的民」:即下节「逃脱的人」,见4节注。 33-35 总结有关亚述的预言 他们必徒劳而返,因神要保护和拯救耶京。 36-38 预言的应验 36 「耶和华的使者」:见王下19:35注。 37 「尼尼微」:亚述的首都。 38 「一日」:於西拿基立攻犹大不果、溃败而回之後廿年(主前 六八一年)。 「尼斯洛」及「亚拉腊地」:见王下19:37注。 思想问题(第35-37章) 1 35:1-2, 10所呈现的是怎样的景象? 这跟今日充满苦难的世界如何拉得上关系? 2 耶稣在世时曾引述35:5-6的经文, 是在什麽情形下引述的? 参路7:21-22这有何意义? 3 你有何软弱、缺乏需要神的拯救(35:3-7)? 你信神能帮助你吗? 4 试从36:4-20拉伯沙基对希西家所说的狂语中,找出他用以动摇犹 大人信心的论据(参注);你认为这番话的说服力强吗? 你会怎样予以反驳? 5 亚述最大的错误是什麽?见36:18-20。 今日世界强国是否也犯上了同样的错误? 6 百姓与宫廷大臣并希西家面对国难时,有何反应? 见36:22; 37:1-5。 他们给你什麽榜样? 希西家的话如何显示以赛亚与神有特别密切的关系? 这也是你的写照吗? 先知以赛亚的回答(6-7)能否安慰百姓的心? 7 从希西家的祷词看来,他心目中的耶和华是怎样的? 这位君王的祷告给你什麽提醒? 8 希西家的祷告为何蒙应允? 他和亚述王最大的分别是什麽? 我们从中可以学习到什麽?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