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1-6 受苦的仆人复兴以色列 本章起至55章主要预言百姓从异域回归,锡安得以重建。 本段是第二首仆人之歌(参42:1-4注), 描述这仆人的蒙召,指出他 受托的使命是要复兴以色列,并作外邦的光,向世界施行拯救。他就 是第一首仆人之歌所论说的那位「仆人」,而不是也有「神的仆人」 之称的以色列民族(参42:18-19)。 2 仆人有先知的职分,代表神传讲信息。 「刀」、「箭」:形容神话语的能力(参耶23:29; 弗6:17; 来4:12; 启1:16):将刀藏在神的手荫,把箭藏在神的箭袋中, 表示装备好,俟机行事。 3 「你是我的仆人以色列」:这与5-6节的内容 ( 仆人的使命是 复兴以色列)似有予盾,这种对仆人模棱两可的描述是个大奥 秘,只有在新约时代主耶稣身上才得到完满的答案: 成就了 神的计划,是理想的、不失败的「以色列」、义仆。 4 暗示仆人的工作被人藐视、遭厌弃,但他在受苦中仍信靠仰望 神。 7-13 以色列民欢欢喜喜地回归 本段转而描述以色列民族:他虽被外邦君王辖制(「那被捆缚的人」; 9),必蒙神引领从四面八方平安归回。 7 「本国所憎恶」:原意指在别的民中被人憎恶。 「君王要看见 ...... 下拜」:意指以色列被掳之民命运扭转,重 返家园,使外邦的首领感到惊讶。 8 神保证拯救以色列民归回本土。 「使你作众民的中保」:参42:6注。 「荒凉之地」:就是选民被逐离开的犹大地。 9-11 有关选民回归途中的描述,另见40:11; 41:18; 43:19-20。 12 「秦国」:曾被解释作中国,但更合理的是指当时埃及的最南 界,尼罗河上游一带的地区;考古学家发现其中一城镇於主前 六百年已有犹大人居住的遗迹。 13 对神所施的救恩发出颂歌回应。 14-23 锡安要再度繁荣 本段以犹大首都锡安为中心。主前五八六年犹大沦亡後,锡安城便陷 於颓垣败瓦中,荒凉一片,神似乎已忘记 的圣城(14),让她悲惨 过活,好像丧子独居的寡妇(21上)。在此神安慰百姓,保证 并没 有忘记锡安(15),必使她获得重建(16-17) , 以色列民要回归居 住(18),届时必因居民太多致容纳不下(19-20) 。 锡安不用惊奇 (21),因她的儿女必被召回(22-23上),她便知道神是信实的( 23下)。 16 「你的墙垣」:指锡安城完美的墙垣;表示神有重建的计划。 22 「竖立大旗」:参11:12注。 「抱」、「肩上扛」:暗示以色列余民得到保护和看顾。 (参23的「养父」、「乳母」) 23 「将脸伏地 ...... 尘土」:卑躬屈膝的表现。有些学者认为本节 是指锡安末後的荣耀,或是指新约教会有基督为首,外邦向教 会降服。 24-26 耶和华是救主、救赎主及大能者 当时有以色列人怀疑神的拯救能力,认为神不可能从强大的巴比伦手 中把他们救出来(24),神於是强调 不独要拯救以色列人,且报复 他的仇敌(25-26)。 26 「吃自己的肉 ...... 喝醉」:意指互相残杀。 「救赎主」:参41:14注。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