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返回上级目录】

1-4 审判不公义的人

    政府公然的罪行(1节),使这一连串的审判达致高潮。第3节的质问显示他们一生所得将会失去;这一切都在律法中。

 

5-34 神砍伐犹大的斧子

这里处理一个重点,就是神对历史的掌管,延及普世,自然也包括祂的选民。第9-11节似乎把这神谕的日期定于撒玛利亚陷落之后(主前722年);但以赛亚早于这事件以前,已完全确定此事(参八4),这是不容忽略的。

 

5-19 神的工具──亚述      

    知道恶人的行动是由神支配,使我们可正确地了解恶人的成功;他们表面上似乎践踏了公正,却至终成全了正义(6-7节);他们并无可夸之处(15节),至终也必受到责罚(12节)。他们的夸夸其谈,只显出其空洞,这可见于亚述的思想:10-11节的自满,13节上的骄傲,13节下及14节的盗贼心态。

    9节提到的大城(参三十六19),表明敌人的无可抗拒;这次序是按希伯来人的看法,从幼发拉底河的迦基米施,到邻近的撒玛利亚。可参2831节描述之较为地区性的旋风式进攻。

    这里的两个隐喻:「使肥壮人变为瘦弱」(新国际译本:「消蚀性传染病」)及森林大「火」在1619节中融合使用;前者似乎是实在的说出神对付亚述军队的手段(参王下十九35),而后者则重申以赛亚屡次提到神使高傲者降卑的惩罚(参33-34节,二12-13)。

 

20-23 归正的余民

    这段经文表明了「施亚雅述」(「剩下的归回」,参七3)的隐意。一方面,只有少数人可于刑罚中幸存,从被掳中归回(22-23节,参十一11);另一方面,「归回全能的神」(21节)暗示了悔改。神寻找悔改的人;他们的信心不像亚哈斯(王下十六7),他们信靠神,不倚靠人(20-21节)。这就是真以色列,他们并非亚伯拉罕全部的后代(参22节上引述创二十二17;罗四16;加三7-9)。保罗不仅引述这段经文(罗九27-28),并详论「照着拣选的恩典,还有所留的余数」(罗十一5),正是神对待以色列及普世的要义。

    有关「全能的神」(21节),可参九章6节的注释。这里重复的提到毁灭的命「定」(22-23节),同时也要留意本章记述神的作为:4节说「他的手仍伸不缩」(参九12),12节、15节指出神的公正,2节、22节下又指出神关切公正的事,2021节则预见美好的结局。

 

24-34 侵略者被阻

    这里一再地呼吁人信靠神。首先,重述祂过去的慈爱(24-27节),其次,预言亚述的威胁将突然被除去(28-34节)。这里描述亚述的进攻从北而来,已来到耶路撒冷近郊1020哩(1632千米)处。西拿基立的行军路线实际是从拉吉而来(参三十六2),即耶路撒冷西南方;故这神谕的目的不是要提供数据,只是作为警告,生动地描写北方的敌人将要席卷耶路撒冷;然后突然地描述这强大如大树的敌人,遭到砍伐(33-34节)──这是一个独特的审判隐喻(参二12-13,六13,十18-19)。这结局戏剧性地加强了以赛亚的劝勉:「不要怕他」(24节)。这是先知在整个危机中常用的警语(参七4,参七4,八12-13)。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中国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