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求主差我(六1~13) 本章记载以赛亚先知蒙神呼召差遣的经历。这不单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历代以来神也使用他蒙召的经历感动千万人,献身给神响应祂的呼召。 1. 神的显现:乌西雅王崩,当国家面临改变之时刻,神让以赛亚看见祂是真正的君王,仍然坐在宝座上,掌管一切。 2. 神的圣洁:在先知的异象中,他看见神的荣光。耶和华是超越的、圣洁的神,祂是以色列的圣者,连侍立的撒拉弗也遮脸不敢正视,呼喊「圣哉」。 3. 人的污秽:在神圣洁的光照下,格外显出人的污秽败坏。神若察究罪孽,谁能在祂面前站立得住呢?因此先知说自己有祸了,更承认自己是不洁的人。 4. 神的洁净:感谢神,先知认罪后,撒拉弗用红炭沾他的口,象征神赦免他的罪,并且使他洁净。人不能自己除罪,这全是神的恩典、神的作为。 5. 蒙主差遣:第8节是本章神首次说话。惟有蒙神悦纳的人才能被祂使用。先知接受神的差派,宣布神审判的信息。这是困难的使命,但神也明明应许必有余种存留,成为日后的盼望(13)。 我们生命中,有没有与以赛亚相似的经历呢?有没有与这位主相遇,看见祂的圣洁,及自己的污秽? 祈祷 主啊,教我等候;使我敢说:「我在这里,请差遣我。」──《新旧约辅读》 2.约坦、亚哈斯在位期间(6-7章) 这一节论到约坦和亚哈斯在位期间所发生的事。又可分成两部分,首先述说先知看到的有关乌西雅驾崩的新异象{\LinkToBook:TopicID=28,Name=A.先知的新異象(6章)},其次说明他与亚哈斯遭遇的经过{\LinkToBook:TopicID=31,Name=B.先知和亞啥斯(7章)},这件事使他暂时中断了他的公开事工。 A.先知的新异象(6章) 乌西雅死的时候,以赛亚蒙召,开始一个新的事工。这一段中我们将看到他为了这个事工,所作的特别预备。其中包含了一个赐给他的异象{\LinkToBook:TopicID=29,Name=異象 (6:1-7)},以及一个临到他的声音{\LinkToBook:TopicID=30,Name=聲音 (6:8-13)}。 异象(6:1-7) 这个临到他的异象是关于至高之主的,这可由所用的「亚多乃」(Adornai)看出来。虽是一个异象,却包括了双重的事实,都与神的本性有关,也就是祂的荣耀和祂的恩典。 荣耀(6:1-4) 这位先知是在乌西雅统治期间长大的。从童年起,他想到的他族人的宝座,就是乌西雅拥有的这个宝座。从他在乌西雅当政期间所作的预言里,可以看出这位先知对于当时百姓的败坏情形知之甚详。在论到他们的经文中,除了开始时为了说明以赛亚事奉的日期,而提到乌西雅之外,都没有再提到他的名字。这表示以赛亚熟知,乌西雅当政初期的表现是相当优秀的;至于他患痳疯病的那些年,则不必为政府负任何责任。因此他一死,在这位先知看来,整个国家就因着百姓的光景,面临许多难题。空下来的王位由约坦继承,他素性良好,但缺乏领导能力(见代下27:1-2)。 就在这个时候,那有关主的荣耀之异象临到了以赛亚。他的第一个印象是,神是超然的,这可从他使用「亚多乃」一词看出。他声称看见祂高高坐在宝座上。当世上的王权由当时以赛亚所知惟一的君王手中坠落时,地上的宝座空了,以赛亚看见那活着的神,祂手中的王权永不坠落,祂的宝座永不虚悬。这个异象的目的,是要给他无比的勇气,使他重新确信,不论世上的政权败坏到何种地步,一切事情还是在神的管理之下。 他定睛看这异象,看到了撒拉弗,并且听见他们所唱的歌。他们侍立在主前面、上头、四周。他们的态度敬虔而活泼,他们每一个都被形容作「用两个翅膀遮脸」,这样他们就不能看见;又「用两个翅膀遮脚」,这样他们就不会被别人看到;又「用两个翅膀飞翔」,好不停地服事主。撒拉弗将他们看到的异象唱出来,首先是连着三次肯定耶和华的圣洁,第二部分是宣告祂的荣光充满全地。对他们来说,神的旨意是至高的,完全不因人类的失败和败坏而受阻拦;他们的诗歌也暗示,他们确信神的旨意最后终必定实现,因为他们了解耶和华的性格。 而对此异象,先知的最后一个意识就是:门坎的根基震动,全殿充满了堙云;这预表物质是短暂的,而耶和华的奥秘和祟高是无穷的,祂是至高的主。 恩典(6:5-7) 紧接着就是恩典的启示,这和荣光的启示一样奇妙。面对着耶和华敞露的荣光,这位先知喊出自己的需要。他明白耶和华的圣洁,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罪孽,并想到与他同居住的百姓也是一样罪孽深重。 他的呼喊立刻得到了响应。有一个撒拉弗,是 撒拉弗迅速飞向先知的举动,显示了这位大君王的恩典。先知因意识到自己的罪而发出的叹息,达到了大君王的耳中。撒拉弗颂赞的歌声立刻静止下来,好让这恳求的罪人之叹息能得到回答。此处用来作象征的是希伯来人的圣殿,但它所象征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它的外形。我们看见的是这个大君王真正的居住之所,里面有宝座高高在上。事实上圣殿里还有一座祭坛,这是希伯来人敬拜时的象征之物,启示着献祭的永恒原则。在那儿,神要向罪人施赦罪的恩典。这种赦免的本质是奥妙的。人一切外在行为的败坏、邪恶都被除去,因为导致这些行为的罪性和光景已经蒙了救赎。仔细的想一下,就会发现旧约中再也没有它处如此奇妙地启示神的恩典了。 声音(6:8-13) 紧接在异象之后,这位先如听到了至高主「亚多乃」的声音。祂先托付使命,然后回答先知的问题。 托付(6:8-10) 主的声音问道,「我可以差遣谁呢?谁肯为我们去呢?」这个问题表达了大君王需要一个使者;并且启示了这个使者所需具备的两个重要条件:他必须受王的差遣,并且愿意为祂出去。 这位先知立刻回答,「我在这里,请差遣我。」完全响应了前面问题的两重要求,只是秩序倒转过来。主的要求里最后问的是,「谁肯去?」先知的回答一开始就说,「我在这里。」表明他心甘情愿去。主最先问的是,「我可以差遣谁呢?」这先知回答说,「请差遣我。」表示他臣服于这位大君王。 主的声音马上给他一项托付;并且指出:按人类的标准或外表看,他的使命一定会失败的。确是如此,因为当时百姓的光景是:听见却不明白,看见却不晓得;他的事工只有徒增他们灵里的迟钝。我们继续研读此卷书,将会发现这位先知一直有这样的体认,他不时地形容他们有眼睛却看不见,有耳朵却听不到。最后,他借着论到那位神理想仆人基督的话,将这种体认清楚地表达出来,「我们所传的有谁信呢?」 问题(6:11-13) 这个托付使先知产生了一种畏服的感觉,这可由他的问题中看出来。他问道,「主阿,这到几时为止呢?」问题马上得到了解答;这个答案虽启示了将要临到的可怕审判,但也同时指出审判的过裎将有一个极限,暗示最后将以拯救和复兴收场。城邑要变得荒凉,无人居住,房屋里空无一人,土地也荒芜了。耶和华将人迁到远方,境内有多处地方被废弃。对于审判的预言工作要一直持续到那个时候。 荒凉的情景还没有完。有十分之一的人剩下来;但就是这十分之一的人,也要被吞灭。然后这些人遭受毁灭,就像栗树和橡树一样,它们虽被砍伐,但它们的根茎、梗子或生命所系的部分仍然保留着。因此摧毁的过程并不是以灭绝所有百姓作收场,因为圣洁的种子是这国的生命主干,将不会受到摧毁。这里看出了神要成全祂和平的计划之决心,甚至不惜透过审判来完成,并且让我们看到这百姓中可能生出弥赛亚来。这是这个预言中头一回提到弥赛亚的事。它暗示有一个圣洁的种子。我们继续读下去的话,会发现这个种子逐渐发展,最后成了神完全而理想的仆人;最后整个国家将借着祂得以复兴,成全神起初的旨意。──《摩根解经丛书》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