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返回上级目录】

明亮之星坠落(十四132

  本章开始带来一段安慰的说话,预言在巴比伦倾覆之后,神的子民将会蒙神怜恤,归回本地(12)。

  323节是一首诗歌,论及巴比伦的君王。经文中没有提及他的名字,但似乎是指圣经所熟悉的尼布甲尼撒。46节形容他的所作所为是如何欺压、强暴、辖制、攻击、逼迫别国。他所行的好像无往不利,但至终逃不出神的审判,得应有的报应。他的结果凄惨:下到阴间(1115)、不得入坟墓、不得与君王同葬(1820)。他的离世,带来一片安息与欢呼。

  12节起描写这位君王的骄傲和野心,甚至要高举自己与至上者同等;但他的收场却是坠落阴间,下到坑中深处。这段经文除了指巴比伦王外,有更深一层的意义,就是指魔鬼撒但的坠落。牠本为神所造的天使长:明亮之星、早晨之子,但牠却不守本位,存心狂傲,要与至高之神同等,结果犯罪背叛神而沦落与神作对。撒但与巴比伦王的结局,堪为一切狂傲自大、目中无神的人之警惕。

  2427节是关于亚述的另一小段,重点在神必成就祂所定意之事。2832节针对非利士人,虽然不受犹大干扰(29),却有北方的敌人来击打(31)。

默想 「骄傲在败坏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箴十六18)请思想一些现实的例子。──《新旧约辅读》

 

以色列的归回(14:1-2

因为耶和华怜恤祂的百姓,所以决心审判亚述国。尽管祂的百姓作恶多端、处境凄凉,祂还是拣选他们,并且将他们安置在自己的土地上。他们不再作俘虏,反而掳掠了那些先前縖制、欺压他们的人。

以色列的比喻(14:3-21

以赛亚接着宣称,在耶和华使他们得享安息的日子,他们要针对着仇敌打一个比喻。在这个伟大的归回日子尚未到时,先知就预先把一首讥讽的诗歌放入以色列的嘴里;这首歌主要是讽刺亚述国的覆亡,一共分五个不同的小节进行。

第一小节(14:3-8

描述整个世界因着这个压迫者的灭亡而得到解救。这座金城曾经辖制列国,现在因着它的倾覆,全地得享安息。特别是松树和利巴嫩的香柏树,更有理由欢呼快乐,因为我们前面已讨论过,亚述国是一个砍伐者,曾上来伐倒利巴嫩的树木。

第二小节(14:9-11

第二小节的文字充满着先知清晰的异象。这节诗歌在欢唱阴间因着亚述的崩溃而大大震动的情景。所有在世时曾为首领的阴魂都被惊动了,因为亚述这么一个强大的势力,最后居然也被击溃;曾经辉煌一时的帝国,现在也落到和他们一样的下场。

第三小节(14:12-15

揭露导致这场毁灭的罪因,是因为他们背叛了神的宝座;他们野心勃勃,竟想阻挠祂的旨意,并且与祂争夺帝国的大权。

第四小节(14:16-19

宣布毁灭已经完成。当列国的君王各在自己阴宅的荣耀中安睡时,这个自大的统治者却要被抛弃,没有坟墓安葬,好像十足的恶魔一样。

第五小节(14:20-21

宣布末后的灭绝,不只是亚述,连它的名号也一并被剪除。

判决的总结(14:22-23

然后,先知以简短、概括的方式,宣布这审判乃是耶和华直接参与的行动,因此审判必带来完全、彻底的毁灭。

直接的应用(14:24-27

有关这个默示的最后记载,是采取直接的方式,不再借用巴比伦这个象征性的名号(巴比伦长久以来一直是代表无神主义的标志),而是直接的宣告。这位先知宣告,耶和华「起誓说」,祂将要「打折亚述人」。耶和华以起誓来郑重宣布:为了使祂的百姓得自由,祂必定要消灭他们的敌人。

以赛亚坚信这事必成就,是基于一个事实:这是神的旨意,这也是神的权能。因为耶和华的手一旦伸出,就没有人能转回。

论亚述的默示,很可能是在亚哈斯统治期间,亚述正在威胁着这个国家时,先知针对他那一小群圈内人讲的。

B.非利士(14:28-32

有关非利士的默示,清楚记载是发生在亚哈斯王驾崩的那年。有迹象显示,似乎当时辖制非利士的某种势力已经消失,因此他们就打发使者去犹大,想要与犹大联盟。以赛亚一向反对神的百姓和别的国家同盟,不管他们抱的是甚么目的;因此他的信息多少具有警告的意味。虽然击打非利士的杖已经折断,但当时仍然是危机四伏。耶和华还可以任意使用其它的势力,来对付非利士。这位先知又宣告,「有烟从北方出来,」指明审判将迅速临到非利士人。至于对那外邦差来的使者,惟一恰当的答复就是,耶和华的百姓只有一个避难所,就是藏在祂里面。──《摩根解经丛书》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中国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