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转眼仰望主(十七1~14) 本章是论大马士革的默示。大马士革是亚兰的首都(1、3),但经文除了亚兰外,亦提及以色列,就是以法莲、雅各(3~4)。 .政治上的失败:以色列曾与亚兰联兵打犹大(参七1~2),但先知预言两者都必败退,且要面对被毁灭的命运。亚兰的首都将会倾覆,变为乱堆。1~6节描写二者的联盟化为乌有,且遭消灭。亚述的军队将如猛水洪流冲至,把他们淹没,使犹大的敌人得报应(12~14)。 .宗教上的败坏:本章的特色,就是7~11论及以色列人在信仰上的偏差。他们为自己造祭坛、立偶像,并以此为倚靠。但那天,当祸患临到时,这一切假宗教都不能帮助他们,他们便仰望那位称为以色列圣者的真神。留意耶和华是「造他们的主」,那些祭坛、木偶、日像,却是他们手所筑的、指头所作的,怎能拯救他们呢? 一个人忘记神,神的道路必不亨通。10~11节形容一个忘记神的人,尽管他栽种佳美的种子,如何保护照顾,使所种的开花,但至终所收割的都飞去了。如果得不到神的祝福,人单靠自己的努力苦去干,结果只是徒然的(参诗一二七1)。 默想 当转眼仰望耶稣,定睛在祂奇妙慈容;在救主荣耀恩典大光中,世上事必然显为虚空。──《新旧约辅读》 D.大马色(17:1-11) 论到大马色的默示,是宣告它的毁灭。显然这位先知心中知道,在以色列(或以法莲)和大马色之间已经有同盟关系。他宣告大马色的毁灭,宣布临到以法莲的审判,预告审判要产生的影响,最后说明审判的原因。 大马色的毁灭(17:1-3) 这里预告大马色的彻底毁灭。城邑要变成废墟,羊群可以安然躺卧,无人惊扰它们。这个宣告的目的,是要指出大马色之毁灭所带给以法莲的影响。以法莲一向倚赖大马色的护庇,以对抗来自亚述的威胁。大马色一旦毁灭,以法莲就失去了保障。 临到以法莲的审判(17:4-6) 大马色的毁灭,导致了临到以法莲的审判。先知用三个比喻来形容这审判: 1.身体日益消瘦的比喻, 虽然这个审判极其严厉,但不会使以法莲完全灭绝,从「在尽上的枝梢上,只剩两三个果子」和「在多果树的旁枝上,只剩四五个果子」这两句话中,可以看出神要保留余民的事实。 影响(17:7-8) 这段话,本质上是插进来作说明的,但文字优美,启示了以法莲在神的审判之下,所受到的影响。审判的结果是产生了余民,至少他们会归回向神,并且弃绝偶像。经过审判之后,以法莲会像何西阿所预告的那样,说,「我与偶像还有甚么关涉呢?……你的果子从我而得。」 审判的原因(17:9-11) 先知再度论到审判,他接着就宣布审判的原因。他重复这个审判,宣称以法莲的坚固城池,将会像当年在以色列子民的征服下被撇弃的城巿一样,变得荒凉。他说,造成这种荒凉景况的原因,是以法莲忘记了神。 我们必须注意,有关大马色是以法莲的保障,以及神是以法莲能力的盘石,这两个声明彼此间的关系。以法莲忘记了它真正的保障是谁,反而去倚靠那虚假的保障。这个罪必然会引致审判。 插入:先知的独白(17:12-18:7) 在论大马色的默示和论埃及的默示之间,有一段话包含了两部分,每一部分各以「唉」作开头。显然它的性质是属于一个先知的独白,表明这位先知意识到周围列国的景况,并知道有某些使者被差遣来到了犹大。他是在神观察并掌管的亮光之中,看透了这一切事。此段分两部分: 1.显示这位先知知道所发生的事情, 先知所知道的事 第一件是列邦群众的喧嚷,他们都是与神的百姓为敌的。这里生动地描述了那些抵挡耶和华百姓的列国,他们彼此之间的混乱和争斗。 他是在神掌管的大能亮光中,看到了这一切。列邦奔腾,好像猛水滔滔;他们必遭到耶和华的斥责,最后不得不四散逃避,又被追赶,好像风前曲的糠秕,又像暴风前的尘土。那一句简短而醒目的声明,「到晚上有惊吓,未到早晨,他们就没有了。」很可能是特别指着亚述军队必遭毁灭而言。 这个异象是关乎那些一心想毁掉神选民的列国,也启示耶和华保证祂子民的能力,使以赛亚的心中充满平安的力量,于是他说,「这是掳掠我们之人所得的分,是抢夺我们之人的报应。」──《摩根解经丛书》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