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神看守葡萄园(二十七1~13) 圣经多次用葡萄园比喻以色列,而耶和华是看守葡萄园的。神时刻浇灌,加以照顾,免其受损害,但当园中长出荆棘蒺藜之时,神便要对付它们,把它们焚烧,好使所种植的能扎根、开花结果。2~6节用这比喻写出神在以色列中要行的事。 1. 神必得胜──本章开始便作出保证,神必把敌人刑罚杀灭(1)。「快行的蛇」与「曲行的蛇」一对出现,是指美索不达米亚的双子河,亦即亚述与巴比伦的权势,这里以鳄鱼作他们的象征。「海中的大鱼」(鱼有译作龙或怪物)指埃及的尼罗河,亦即埃及的权势。这些都是以色列的仇敌,神必粉碎他们的威力。 2. 但在此之前,神必先除去蒺藜,审判祂自己子民的罪(7~11),因为他们愚昧无知,离弃真神转拜木偶和日像(9)。神将使耶路撒冷陷落,变为荒凉(10),但祂仍以怜悯为念,经过管教之后便赦免雅各的罪孽。 3. 恩及万民──神要透过以色列使祝福临到万国,「他们的果实必充满世界」(6)。12~13节描绘一幅末世的图画:神将分散的子民一一聚集,并且使耶路撒冷圣山成为敬拜的中心,吸引亚述地与埃及地的人前来。 默想 在我个人的生命及教会群体中,有甚么荆棘蒺藜必须焚烧除掉,才能结出美好果实?──《新旧约辅读》 恶势力的审判(27:1) 接下去的信息非常简短、生动,但也充分表达了它的目的。耶和华审判的那日,祂要用祂的大刀,摧毁一切恶者。如果这位先知是以他直接的观点来作比谕的话,我们几乎可以肯定那「海中的大鱼」是指埃及,因为「海」这个字,也常常用来指尼罗河。那「快行的蛇」可能是指亚述,「鳄鱼」可能是指巴比伦。这些对恶者的描写,可以看出他们的一贯伎俩──敏捷、诡诈、狡猾,或许我们能从这方面,发现此段经文的重点。 葡萄园的复兴(27:2-11) 最后论及复兴的特色之信息,是一首有关葡萄园的歌,它和前面预言中的那一首葡萄园之歌成了强烈的对比。第一首萄萄园之歌,述说尽管耶和华的葡萄园败落丁,祂仍细心照管祂的园子,然后又说到将有审判临到它。这里的葡萄园之歌,是一首复兴之歌,它首先展示了一幅荣耀的图画,然后描写神管理的过程。 它用美丽的词藻,描写耶和华的照顾。祂首先说,「有出酒的葡萄园,你们要指这园唱歌,」来保证这园子必结实累累;然后声明祂将时刻浇灌,昼夜看守着这园子。 祂看见葡萄园结满了果实,便宣告说,「我心中不存忿怒。」然而,若荆棘蒺藜与祂为敌,祂就要毁灭它们;不然,就让这些恶人(荆棘和蒺藜是比喻作恶人)来持住神的能力;即使这样,他们最后还是要与神和好。最后再一次描写葡萄的丰收,它们要扎根、发芽、开花,所结的果实必充满全世界。 这种复兴的过程也就是审判的过程,这个信息现在开始要说明此点。一个葡萄园败落,通常是因为不结果子所导致的,而耶和华对不结果子的树,从不存任何怜悯。虽然审判总是有一定的限度,但祂击打祂的百姓时,从不像祂击打那些击打祂百姓的人那样严厉。如果「相机宜」这词正确的话(无可否认,这词是有些疑问,但它和这段经文的思想很配合),那么这个教导主要强调的是,那审判必定极公平,并且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纠正人的行为。 下一个宣告更清楚的强调这一点。他宣告说,虽然有东风猛烈的吹袭,但雅各的罪孽必得赦免。审判的目的是要除去罪孽,打碎偶像,这样才能多结果实。 以赛亚再度描述审判本身;审判的结果,导致了城巿的荒凉;审判的原因,是因百姓的蒙昧无知,以致耶和华不怜恤他们,也不向他们施恩。 完成(27:12-13) 最后两个信息是论到复兴的完成。首先论到前面已说过的一个真理,就是耶和华将要聚集这地上祂忠实的余民,「大河」和「埃及小河」是指巴勒斯坦的边界。祂要细心的拣选余民,一个一个召集他们来。 其次的信息有更宽广的眼界。当地上的余民被聚集起来时,有大角发出声响,从远处被召聚来的百姓就同声响应;全国要联合,在耶路撒冷的圣山上敬拜耶和华。 因此以赛亚针对忠信余民的事工中,最后的这几句话,是单单指着他们说的。他们要由远近各地被召集来,一同敬拜耶和华;这时先知一向所论到的复兴,终于圆满的完成了。──《摩根解经丛书》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