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虚假的宗教(四十六1~13) 这段经文将整个宗教冲突浓缩在一起,第1节形容巴比伦的偶像是一重驮;相反神却对以色列说:「我已造作,也必保抱」(4)。因此主耶稣形容虚假的宗教是一个重担,但祂的轭却是容易和轻省的(参太十一28~30;比较太二十三4)。然而今日仍有很多人生活在异教的范畴内,他们的敬拜变成责任、形式,使人难以承担。 第1~2、7节逼真的描写,或许是形容偶像的出巡,或许是偶像被侵略者带走的情况,而那些偶像只是金钱、体力的一沉重负担而已(6~7)。变了质的基督教单有仪式,比偶像也强不了多少。第3~4节却有一强烈的对比,因神成为我们重担的担负者,无论那一时刻我们将重担放在祂肩上,祂也乐意代替我们承担(参诗五十五22)。而这正是我们的盼望,祂会保守、怀抱、拯救。 神的作为是每时每刻的,不单预示未来(10),也将祂的救恩赐给世上的每个人,更透过祂的子民及于世界(12~13)。「锡安的救恩」使神在以色列身上得荣耀;而新约中,神的教会也正好成为神恩惠及权能的彰显。 默想 让我们衡量我们的信仰,不在乎信仰本身的高超,乃在乎信仰将我们引到何处!──《新旧约辅读》 5.耶和华的权能(46章-47章) 这预言的第四部分,是称颂耶和华在巴比伦的覆亡中所彰显的权能。这个信息分成两部分:先是宣告巴比伦的必定败落{\LinkToBook:TopicID=126,Name=A.巴比倫必敗落 (46:1-13)},然后描述巴比伦的败落{\LinkToBook:TopicID=127,Name=B.巴比倫敗落的描述 (47:1-15)}。 A.巴比伦必败落(46:1-13) 先知论到神决心要毁灭巴比伦时,首先将巴比伦的偶像和耶和华作一个对比,然后说出耶和华的挑战,最后宣告祂的教导。 对比(46:1-4) 这个信息是以一幅生动的画面作开头,画面中有许多偶像被放在兽和牲畜上,以驮到安全之地。这里可以看见巴比伦的主要两个假神(彼勒和尼波)正陷于软弱、恐惧之境。先知用讽刺的语气形容那些偶像是「他们所抬的」,现在又被放在牲畜上。这些假神不但不能拯救信靠他们的人脱离被掳的命运,自己反而被人掳去。这幅画面的中心思想是,假神自己还需要被抬来抬去。 紧接着,先知以耶和华怀抱祂的百姓来作对比。祂宣告说祂从他们出母胎时就抱他们,并且到他们年老时祂仍这样作。这里再一次确定祂常常强调的一件事,祂是创造的神;并且重新坚定一件事:祂既然创造,就必怀抱、拯救他们。 挑战(46:5-7) 在这样的对比之下,耶和华发出了祂的挑战,问他们谁可以与祂相比,与祂同等,与祂比较? 拜偶像的人,只能以他的假神作答。因此这个挑战的末了就描述偶像,指出以假神和耶和华比较是何等的愚蠢。偶像是人造的,还需要人来抬,如果把它固定在一个地方,它就无法动弹。人若向它呼求,它既不能答应,也不能救人脱离患难。 教导(46:8-13) 对罪人说的(46:8-11) 教导的头一部分是对罪人说的(46:8-11),就是神百姓中间悖逆祂的那些人。很可能他们就是以赛亚前面提过的那些反对神以古列为工具的人。祂首先呼吁他们要追念上古的事,因为从这些事上可以显出耶和华是神,除祂以外并无别神。这些已表现在祂所宣告的事实中,祂说,「我从起初指明末后的事……说,我的筹算必立定。」「我召鸷鸟从东方来。」祂已经宣告了祂将要作的事,就是召来古列,这和悖逆之人的想法完全相背,但足以证明祂的大能。既然他们听见了,祂就接着断言,「我已说出,也必成就。」 对顽梗之人说的(46:12-13) 第二部分的教导是对心中顽梗之人说的(46:12-13),就是那些实际上敌对耶和华的人,神呼籁他们当来听祂。祂强调祂已决心使祂的公义临近,在锡安施行救恩,这一切是在宣告祂要毁灭巴比伦的决心。──《摩根解经丛书》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