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耶十三1】「耶和华对我如此说:“你去买一根麻布带子束腰,不可放在水中。”」 「耶和华对我如此说」本章的事件很可能发生在公元前597年,约雅斤执政的三个月间,因为有人认为18节所提到的,可能是其母后(见该节注释)。况且约雅斤的母亲尼护施他经常与约雅斤的执政相提并论(见王下廿四6-8,12,15;耶廿二24,26;廿九2)。 「买」或“取得”。 「麻布带子束腰('ezor)」“腰带”,象征上帝紧紧系在自己身上的以色列人(见耶十三11)。 「不可放在水中」衣服在水中浸湿容易腐烂(见第7节)。 【耶十三2】「我就照着耶和华的话,买了一根带子束腰。」 【耶十三3】「耶和华的话第二次临到我说:」 【耶十三4】「“要拿着你所买的腰带,就是你腰上的带子,起来往幼发拉底河去,将腰带藏在那里的盘石穴中。”」 由于从伯拉河(Parath,即幼发拉底河)到耶路撒冷的最短距离约为350英里(528公里),有人怀疑它真的是指幼发拉底河,还是指同名的另一个地方。耶利米往返幼发拉底河二次。一次是去把腰布带藏起来(耶十三4,5),另一次是去取回(第6,7节),需要经过1400英里艰辛的跋涉。有人认为本章的预言非常重要,所以值得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也有人认为伯拉是指其他地方。他们提出了几个不同的说法。一,它是在耶路撒冷附近一条尚未确认的干河;二,Perath
是巴拉(Parah) 的误拼(书十八23),据认为在亚拿突东北约5.3公里处;三,它是巴兰山,与阿奎拉希腊语文本一致。最后一种说法可谓之捕风捉影。尽管无法确定耶利米究竟有没有到过著名的幼发拉底河,把腰带藏起来,但这个象征性预言的应用却是确定无疑的。腰带象征以色列家(耶十三11)。把腰带藏起来,就是把百姓掳到巴比伦。 【耶十三5】「我就去,照着耶和华所吩咐我的,将腰带藏在幼发拉底河边。」 【耶十三6】「过了多日,耶和华对我说:“你起来往幼发拉底河去,将我吩咐你藏在那里的腰带取出来。”」 【耶十三7】「我就往幼发拉底河去,将腰带从我所藏的地方刨出来。见腰带已经变坏,毫无用了。」 【耶十三8】「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 【耶十三9】「“耶和华如此说:我必照样败坏犹大的骄傲和耶路撒冷的大骄傲。」 【耶十三10】「这恶民不肯听我的话,按自己顽梗的心而行,随从别神,侍奉敬拜,他们也必像这腰带变为无用。」 【耶十三11】「耶和华说:腰带怎样紧贴人腰,照样,我也使以色列全家和犹大全家紧贴我,好叫他们属我为子民,使我得名声,得颂赞,得荣耀。他们却不肯听。”」 【耶十三12】「“所以你要对他们说:‘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如此说:各坛都要盛满了酒。’他们必对你说:‘我们岂不确知各坛都要盛满了酒呢?’」 「坛(nebel)」在这里不是皮袋(no'd,见诗五六9注释),而是大陶罐(见赛卅14;哀四2)。 「盛满了酒」许多人不明白这个特殊比喻的属灵意义,就带着一半惊讶,一半嘲笑的口吻问道:“我们难道不知道每个坛子里都盛满了酒吗?”为什么耶利米要把他们已经知道的事情对他们说呢? 【耶十三13】「你就要对他们说:‘耶和华如此说:我必使这地的一切居民,就是坐大卫宝座的君王和祭司,与先知,并耶路撒冷的一切居民,都酩酊大醉。」 【耶十三14】「耶和华说:我要使他们彼此相碰,就是父与子彼此相碰,我必不可怜、不顾惜、不怜悯,以致灭绝他们。’”」 【耶十三15】「你们当听,当侧耳而听,不要骄傲。因为耶和华已经说了。」 【耶十三16】「耶和华你们的 神未使黑暗来到,你们的脚未在昏暗山上绊跌之先,当将荣耀归给他,免得你们盼望光明,他使光明变为死荫,成为幽暗。」 「昏暗山」直译是“朦胧的山”,可能指以色列人因为犯罪,不久将遭遇惩罚和绝望的乌云和黑暗(见赛五九9,10)。 【耶十三17】「你们若不听这话,我必因你们的骄傲在暗地哭泣,我眼必痛哭流泪,因为耶和华的群众被掳去了。」 【耶十三18】「“你要对君王和太后说:你们当自卑,坐在下边。因你们的头巾,就是你们的华冠,已经脱落了。 「太后(gebirah)」据认为指国王约雅斤(耶哥尼雅)的母亲尼护施他(见耶廿九2;王下廿四8)。Gebirah也曾指亚撒的母亲(见王上十五13;代下十五16)。这些太后有时在王国的事务上发挥重大影响。亚他利雅的篡位就证明这一点(见王下11;见但五10注释)。 「头巾」直译是“遮头的东西”。 【耶十三19】「南方的城尽都关闭,无人开放。犹大全被掳掠,且掳掠净尽。」 【耶十三20】「你们要举目观看从北方来的人。先前赐给你的群众,就是你佳美的群众,如今在哪里呢?」 「从北方来的人」巴比伦通常是从北方侵入巴勒斯坦的(见耶一14注释)。 「你佳美的群众」本节采用拟人的手法。“你”的原文是阴性的,指锡安山。“群众”指犹大的居民。锡安本应温柔地照顾他们。她却放纵罪孽,无耻地疏忽了“主的群众”(第22节)。 发出这个问题的背景是即将临到的入侵,因为本句指出:“要举目观看从北方来的人。”先知尖锐的问题没有得到答复。就像没有穿礼服的人一样,锡安“无言可答”(太廿二12)。事实上这个问题也不需要答复。痛苦的现实太明显了。宽容的时期已经过去。羊群正落入仇敌的手中。 【耶十三21】「耶和华立你自己所交的朋友为首,辖制你,那时你还有什么话说呢?痛苦岂不将你抓住像产难的妇人吗? 【耶十三22】「你若心里说:这一切事为何临到我呢?你的衣襟揭起,你的脚跟受伤,是因你的罪孽甚多。」 「揭起」直译是“脱去”。 脱去衣裙是最大的侮辱(见赛四七1-3;鸿三5)。亚述的浮雕描绘了女俘所受的这种虐待。 「受伤」直译是“粗暴对待”。可能指他们会迫赤足走路,如同卑微的奴隶,或如被驱逐的妓女(见赛廿2-4)。 【耶十三23】「古实人岂能改变皮肤呢?豹岂能改变斑点呢?若能,你们这习惯行恶的便能行善了。」 「古实人」英KJV版为“埃塞俄比亚人”,来自尼罗河上游(见创10:6注释;见《SDA圣经注释》卷二第52页),是犹大百姓所不熟悉的(见耶38:10)。这里用古实人来比喻犹大百姓怙恶不悛的不幸事实。他们靠自己根本无法“改变”其罪恶的行径。等待他们的,只能是被掳的命运。 「便能行善了」说明如果离开上帝的大能,人的任何努力都无法克服罪恶(见王上八46;诗一三O3;箴廿9;传七20;罗三9-12;七22-八4;约壹一8-二2)。 【耶十三23乌鸦洗澡】经文﹕“古实人岂能改变皮肤呢﹖豹岂能改变斑点呢﹖若能﹐他们这习惯行恶的。便能行善了”(耶13﹕23)。 【耶十三24】「所以我必用旷野的风吹散他们,像吹过的碎秸一样。」 「碎秸(qash)」指打谷场上牛踏谷粒后所剩下的碎秸,将被横扫阿拉伯沙漠的可怕热风吹走(见耶四11注释)。 【耶十三25】「耶和华说:这是你所当得的,是我量给你的份;因为你忘记我,倚靠虚假(或作“偶像”)。 」 【耶十三26】「所以我要揭起你的衣襟,蒙在你脸上,显出你的丑陋。」 【耶十三27】「你那些可憎恶之事,就是在田野的山上行奸淫,发嘶声,作淫乱的事,我都看见了。耶路撒冷啊,你有祸了!你不肯洁净,还要到几时呢?”」 「行奸淫」比喻以色列人拜偶像(见耶三20)。 「发嘶声」比喻犹大抑制不住的拜偶像的欲望(见耶二24;参耶五8)。 「洁净」本节的最后表达了上帝亲切地盼望以色列人进行属灵的改革,但在希望中夹杂着悲伤绝望的语气,因为百姓坚持不改变自己的行径。 【顽梗的人有祸了(十三1-27)】 一、变坏了的腰带(1-11) 二、酒满的(12-14) 三、不要骄傲(15-17) 四、向王室的警告(18-19) 五、恶贯满盈(20-27) ──《新旧约辅读》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