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1-4 说明神所悦纳的悔改,是内心真正的改变。 1 「你就不被迁移」:原文可译作「你若不离开(我)」。 2 「你必凭 ...... 」:亦可译作「你若凭 ...... 」(参耶12:16)。 很多学者认为1-2上乃蒙福的条件,2下才是後果。 「称自己为有福」:或作「蒙福」。 选民悔改,不单对自己有益,列国也蒙福气。 (参创12:3; 18:8; 22:18; 26:4) 3 这里形容田里长满荆棘,农夫被逼放弃它,另开辟新的农地。 先知以此比喻犹大的光景:她的罪恶已根深蒂固,不是奉行传 统宗教礼仪所能解决,乃需要从心里彻底的改变,从头做起。 4 「污秽」:原文作「阳皮」。 神所要求的是内心受割礼,包括顺服(见申10:16; 徒7:51)及 爱 (见申30:6)。 4:5-6:30 将临的审判 5-18 警报吹响 为了铲除百姓根深蒂固的罪恶,神的鞭挞已经到了门口,严厉的审判 将无可避免。先知用 狮子(7)、 热风(11)、 云、旋风、鹰(13)和 警卫(17)比喻敌人的入侵,他们将吞吃、袭卷一切生灵。 5 「吹角」:是面对敌人入侵时所发的警报。 6 「大旗」:指在高处悬挂的讯号,通常是为聚集众人准备出战 ,这里是叫人疏散。 7 「密林」:是兽穴的所在地。 9 「心都要消灭」:即丧胆。 「惊奇」、「诧异」:皆有震慌、慌张之意。 10 这是先知与神的对话。 「必得平安」:是当时假先知所传的信息(参6:14; 14:13; 23:16-17),耶利米可能抱怨神允许假先知传欺哄百姓的信息 (参王上22:19-23),事实上神已很清楚地警告犹大将临的灾 祸(参5:13; 14:15-16)。 11 「簸扬」:指用风将谷筛掉。 但这猛风连谷粒也吹走,暗示审判要临到所有的百姓。 12 「为我」:指敌军的入侵是出於神的旨意。 13 「云」:指带来暴风雨的密云遮盖全地(参结38:9, 16; 珥2:2)。 15 「但」:在以色列北界。 「以法莲山」:大约从示剑伸展至伯特利,距耶路撒冷仅数里 之遥,显示敌人来侵的消息已传到南国的边界。 16 「报告 ...... 的事」:或作「当向耶路撒冷宣告」。 「探望的人」:原文作「守望者」,这里是指敌军监视及封锁 被围困的城。 17 「看守田园的」:指驻守家园负责保卫牛羊和农作物的人。 先知以此比喻敌人围攻京城,目的是要占领土地,据为己有。 19-22 先知痛苦的呼喊 耶利米的传道生涯一直处於进退两难的矛盾里,一方面由於与假先知 对抗,他希望他审判的信息得以成就,证明自己真是神所差的先知; 另一方面他又为将临的审判所惊吓,面对国家毁灭的厄运,内心的哀 恸无可比拟(参9:1; 13:17; 14:17),所以他宁愿假先知所传的信息才 是真的(见28:6)。 23-28 毁灭的异象 先知以启示文学的手法描述大地遭破坏的凄凉结局(参赛24章),彷 佛宇宙受造之初空虚混沌的情形(参创1:2)。 24 「山」:是稳定和力量的象徵。 29-31 锡安毁灭前的挣扎 锡安宛如浓妆的妓女,在最後关头仍想勾引敌人和解,但枉费心机, 反为爱人所杀。 以列色移情别恋(参2:36-37),结局就是自取灭亡。 30 「标致」:原文指「打扮」。 31 以临产妇人形容选民痛苦无助的情景。 「 手」:即「伸手」或「举手」,通常是祈祷的手势。 这里有求救之意。 「在杀人 ...... 发昏了」:或译作「我昏倒了,我的性命落在杀 人者(的手中)」。 思想问题(第1-4章) 1 先知在1:16和2:13指责以列色列人作了那两件恶事? 这些恶事如何愚味不堪? 你有否重蹈覆辙? 2 神与选民应亲如夫妻、父子。 神与你又如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