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本段攻击犹大效列国的宗教行为,并将以色列的神与外邦的偶像作一 比较,益显出神的至高至大与拜偶像的愚昧无知。本段的思想,用字 与诗篇,以赛亚书(参串珠经文)类似;有学者认为是取自圣殿崇拜 中的仪文。 1 「对」:於原文可作「攻击」或「针对」。 2 古代近东国家多敬拜日月星辰等天象,犹大国在玛拿西时代盛 行此类异教崇拜(参王下21:5),这也是约西亚王宗教改革要 针对的目标之一(王下23:5, 11-12) 。 列国以天象的运转作为 北斗,若天体发生异常现象如彗星、日蚀、月蚀,则人心惶惶 ;以色列人却不可如此,因他们的神是真神、活神、永远的王 (10),天象都在 的控制下。 「因」:或作「虽然」。 3 「风俗」:原文作「律例」,这里是指百姓所信奉的异教。 「斧子」:或指雕刻用的凿刀。 此字於原文乃属本节最後一句,此句可译成「匠人的手以凿刀 造成(偶像)」。 5 「棕树,是镟成的」:原文可作「瓜田里的稻草人」,指没有 生命的道具。 7 「虽有政权 ...... 比你」:或作「并在他们的政权中,没有能比 你的」。 8 「畜类」:原文可作「蠢笨」(参箴30:2)。 9 「他施」:原为欧洲西部之地名,以出产金属矿物著名(参 结27:12),但此字或可解作「提炼」。 「乌法」:可能是俄斐(参王上9:28注),以出产黄金著名, 但有学者认为此字或指最纯的精金。 11 这是本书唯一用亚兰文写的一节,可能来自民间的谚语。 13 「激动」:或作「呼啸」。 14 「畜类」见8注。 「毫无知识」:指不认识神。 15 「追讨」:指神所施行的审判。 16 结语是高潮点,再次断言色列的神是万有的创造主,并且与以 色列有特殊的关系。 17-22 哀叹百姓即将被掳 有些学者认为这段原是紧接在9:17-22之後。 如今灾难已到了耶路撒冷门口,先知催促城中百姓收拾行囊,准备被 掳至巴比伦。 19 原文并无「民说」二字,全节乃出自先知的口,显示先知与百 姓的伤痛和哀号认同。 20 用游牧民族的语言描述犹大被毁的惨剧(参赛38:12)。 「绳索」:指搭帐棚时用以拉紧帐蓬的绳子。 21 「牧人」:指国家领袖,他们的失职导致家灭亡,百姓被掳。 「畜类」:见本章8注。 23-25 先知的代求 国家灭亡使先知心碎,到最後关头他仍竭力为百姓代求。 23 他求神怜悯以色列人,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堕落与命运实在无能 为力。他们既不能抗拒罪恶的势力,亦没法逃避神的审判,先 知惟有仰赖神的怜悯。 思想问题(第10章) 1 试根据本章1-16节,将耶和华和偶像,以色列和外邦列表比较。 对此什麽才是正当的回应? 2 试就18节反省你所遭遇的难处。 3 23-25节是否表示人犯罪不需负责?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