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1-11 腰带的比喻 先知藉象徵的行动来传达神的信息(参19, 27-28)。腰带紧贴身体, 象徵以色列与神密切的关系,神当初拣选以色列为要宣扬 的美德, 使 得名声、颂赞、荣耀,可惜这腰带已被异教败坏,变为无用。 1 「不可放在水中」:是表明腰带被埋之前并没有损坏。 4 「伯拉河」:真实地点仍不确定,或认为是指亚拿突附近一同 名的水源(这样先知来回四趟似乎较合理);或认为即旧约所 惯指的幼发拉底河(参创2:14; 15:18; 申1:7; 王下23:29),距亚 拿突有五百六十公里(三百五十英里)之遥,若按此说则似乎 更能加强本段信息的义,暗示来自幼发拉底方向的亚述、巴比 伦之侵略势力,包括腐蚀犹大的异教崇拜。(参王下16:10-16; 21:3-8) 9 「骄傲」:或作「尊荣」。 12-14 酒坛的比喻 第二个比喻式的警告是耶和华的忿怒要充满犹大,如酒坛盛满了酒。 14 「彼此相碰」:形容神使犹大沈醉,失去分辨敌友的能力而自 相攻击。另一说法是指酒坛互相碰撞变成粉碎,以形容犹大的 毁灭。 「父与子」:原作复数,代表年老和年幼的,泛指所有的百姓。 15-17 最後再警告 犹大当谦卑地听从神的呼召,在审判来临前夕赶紧认罪悔改,否则大 势已去矣。 16 这节乃形容人整夜在山上等候黎明,不料黑暗越发加深。 「当将 ...... 给他」:指承认神的圣洁和主权,并且认罪悔改。 (参书7:19) 「死荫」:指非常黑暗的阴影,代表危险、痛苦的地方(参 诗23:4; 赛8:22-9:2),这里指遭敌人毁灭和被掳的收场。 18-19 为君王与太后哭 君王大概是指年轻的约雅斤王,太后则是尼护施她(参王下24:8-12) ,他们於主前五九七年被掳至巴比伦。 18下 或译作:「因你们的华冠已经从你们的头上脱落了」。 19 「南方的城」:原为地名,即申34:3之「南地」,位於巴勒斯 坦南面的旷野地带。敌人既从北方入侵(见20),此是距敌人 入侵最远的地方,但同遭围困,可见犹大被掳的彻底。 20-27 犹大积重难返 先知明白地指出国家灭亡乃因百姓罪孽太多,冥顽不灵。 20 「你们」:原文「你」,指耶路撒冷城(见27)。 作者在此采用阴性的称号,并以赤身露体的丑态形容百性将受 的羞辱(22, 26);此段亦分别以产难的妇人(21)和淫妇( 27)形容以色列的痛苦和罪行。 「从北方来」:见耶1:13注。 21 「交」:原文作「教训」,这里大概指培养友情。 「朋友」:可能指巴比伦。 过去犹大曾与巴比伦结盟交好(参王下20:12-19)。 22 「衣襟揭起」:按当时的文化背景而言,赤身露体被视为无比 的羞辱,常被先知用来比喻国家灭亡的羞耻(参赛20:2-5)。 「脚跟」:可代表人的身体,按照上文的意思,这里大概是指 下体。 23 「古实」:即埃提阿伯(参徒8:26),当地居民皮肤深黑。 26 此节乃形容当时对淫妇的刑罚(参何2:3)。 以色列本属耶和华,但却转向虚假的偶像(25),犯了属灵上 与肉体上的奸淫(27,另见2:20注),活像淫妇一样,该受惩 治。 27 「在田野的山上」:或作「在田野和在山上」。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