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1-9 神的否定答覆与降灾宣告 1 「摩西」、「撒母耳」:是以色列历史中两位为百姓代求而蒙 神应允的人物 ( 参出32:11-14, 30-32; 民14:13-19; 撒上7:8-9; 12:19-25)。 但如今百姓已败坏不堪,神不再顾惜怜悯他们, 毁灭已经命定临到犹大。 2 此节所提到的灾祸都是与战争有关(参14:12注)。 「死亡」:这里可能是指瘟疫。 3-4 正是应验申28:25-26的预言。 4 「在天下万国中,抛来抛去」:应作「令天下万国感到震惊」 ,乃形容神严酷的刑罚(参耶29:18)。 「玛拿西」:是犹大国追随异教最狂热的一位君王。 (参王下21:1-9),对整个国家有莫大的影响,犹大覆亡他要 负起绝大部分的责任(参王下21:10-15; 23:26; 24:3)。 6 「转身退後」:原文作「继续後退」,形容选民的悖逆持续下 去,并且每下愈况。 「後悔」:原文作「怜悯」,指神已不断怜悯犹大,现在已感 到厌倦,不再宽待他们。 7 「簸箕」:指草耙,农夫打谷後用它将谷粒和谷壳一并扬在空 中,让风吹掉谷壳,先知以此比喻神抛弃 的子民。 8-9 描绘残酷战争带来悲惨的情景:犹大不少壮丁战死沙场,留下无数的 寡妇(8)和悲痛欲绝的母亲(9)。 8 「午间」:敌人通常是在深夜进行侵略,但此时犹大势力衰弱 ,对敌军的入侵根本无从招架,所以敌人毫无顾忌,不需借助 黑夜的掩护。 9 「生过七子」:本是极大的福气(参得4:15; 撒上2:5), 但在 敌人来袭时却成为悲惨的咒诅,因为年青力壮的儿子都在战争 中被杀。 10-21 先知的哀歌与神的训斥 10 先知报忧不报喜的使命令他陷入极度的苦闷与孤单中,在四面 楚歌的情形下他开始自怨自艾(参12:1-4, 27-18)。 「相争相竞」:指先知成了众人斗争和指控的对象。 11-14 这是耶和华给先知的答覆 神要先知把注意力从个人的困难转到更大的争战,国家的敌人逼在眼 前,而神掌握这一切,先知须肯定自己使命的意义与真实性。 11 「坚固」:原文作「放开」,指拯救。 「仇敌」:指逼迫先知的犹太人;当灾祸临到时,他们会认出 耶利米果是耶和华的先知,并前来求问他(参21:1-2; 37:3, 17; 42:1-6)。 有学者根据古译本此节译成耶利米向神的祈祷:「 耶和华啊,我实在存著好意事奉你,就是在灾祸苦难临到的时 候,为仇敌向你求情」。 12 指来自北方的巴比伦阵如铜铁,犹大根本无法与之匹敌。 13-14 「你」:指顽梗的犹太人。 「我也必 ...... 不认识的地去」:有古卷作「我也必使你在你所 不认识的地上服事你的仇敌」(参耶17:4)。 「将你们焚烧」:有古卷作「直烧到永远」。 15-18 先知再向神祈祷 指出神原知道先知本人的忠心和遭遇,故求神眷顾。 15 「不要向他们忍怒取我的命」:应作「按著你忍怒的耐性不要 取我的命」。 16 「称为你名下」:即「属於你」。 17 「感动」:原文作手,指从神而来的使命。 「愤恨」:指恨恶罪人的恶行。 18 受迫害的先知再向神提出哀怨的问号,为何在他最痛苦的时候 神不施予援手,好像一条流乾的河道、变化无常的溪流(另参 2:13),令人失望,不能信赖。 19-21 神的回答是 并未失信 仍与先知同在,反而是先知对神失去信心。先知每每呼吁百姓悔改 归向神,现在神却呼召先知自己先归向 。 19 先知必须先分别贵贱优次,专心作神的代言人,不必在意百姓 的反应。 「站在我面前」:即「事奉我」(参申10:8)。 「他们必归向你,你却不可归向他们」:指百姓须倚赖先知的 指导才晓神的旨意,先知却毋须理会百姓对他的攻击嘲讽。只 要先知认清使命,坚持到底,神必予助佑。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