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1-15 毁瓶的比喻 先知奉命在长老、祭司等见证人面前打碎瓦器,藉以宣告神消灭百姓 、击破耶路撒冷的判决。毁瓶的戏剧剧性动作象徵神毫不留情的审判 、犹大的结局如碎瓦,毫无补救的余地。 2 「欣嫩子谷」:通常与异教献祭连在一起(参王下23:10注)。 「哈珥西的门」:位於耶路撒冷东南,是处理碎瓦、垃圾及罪 犯尸骨的地方,可能即「粪厂门」(参尼2:13)。 3 「耳鸣」:即颤惊。 4 「因为他们 ...... 别神烧香」:应作「因为他们离弃我,使这地 方成为不洁,在这里向他们和他们列祖、并犹大君王所不认识 的别神烧香」。 「平常」:原文作「外邦」或「污俗」,指犹大人在耶路撒冷 (或圣殿内)敬拜外邦的偶像,玷污了圣洁之地。 「认识」:指敬奉。 「使这地方满了无辜人的血」:指献孩童为祭之事。这是近东 的一种习俗,以色列人早已被神禁止效行(参利18:21; 20:2-3) ,但历史中时有出现此陋习(参王下16:3; 21:6),约西亚作王 时曾毁坏欣嫩子谷的陀斐特,很可能约雅敬时又恢复。 11 「囫囵」:原文指修补完整。 13 「是已经玷污的」:此句应与「陀斐特」相连,本节末句应作 「都必与陀斐特一样被玷污」;陀斐特之所以不洁,是由於百 姓在该处埋葬尸首(11)和献祭给假神。 「其上」:即屋顶上(参王下23:12; 番1:5)。 14-15 先知又在圣殿院中对所有百姓重覆神的警告。 思想问题(第19章) 1 为什麽神要耶利米到欣嫩子谷那里传信息? 比起7:32-34,本章6-9所提出的审判有何异同、增添? 这审判与百姓所犯的罪是否相应? 2 试比较18:1-10和19:10-11所描写两个有关窑匠及器皿的象徵,两 次的信息有何不同? 为什麽耶利米要传第二个象徵的信息? 3 耶利米是向什麽人传这信息?见3节。 这些人的先後次序有什麽意义?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