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29:1-32 致书被掳之民 耶利米这封信是由西底家的使臣送至巴比伦,西底家遣使的目的可能 是为表明他对巴比伦的忠诚态度,藉以缓和两国间的紧张局势。据巴 比伦的编年史所暗示,主前五九四年左右朝内发生纠纷,一些放逐该 处的犹太人也牵连在其中,至少有两人被尼布甲尼撒处决 (参21-22 ),主要可能是被掳的人当中假先知妄言百姓快要归回故土,以致有 人铤而走险。 本章的编排较为复杂 ,16-20节不见诸七十士译本,25-28节的经文似 乎亦须加以校勘。 1-14 劝被掳的人作久居巴比伦的打算 勿听信假先知的预言,当忍耐等候耶和华的复兴,因为耶和华要叫他 们末後有指望,何况在异地他们也可亲近 。 1 「生存的长老」:原作「剩下的长老」,可能指部分被掳的长 老已去世,或因叛变被杀。 3 「沙番」:见26:24注。 7 「平安」:或「作福利」。 8 「自己所作的梦」:这是根据古本的译法;原文可作「你们促 使他们所发的梦」。 14 「使你们被掳的人归回」:或作「使你们从苦境转回」(参 伯42:10),指神将要复兴选民,扭转他们的厄运。 15 此节内容似乎与下文没有直接关系 , 其实是16-19节打断了整 段的思路。 被掳的犹大人指出在巴比伦有先知传讲平安的信息(15),先 知的回答是:他们都是假先知(20-32)! 16-20 先知暂时扯开话题,宣言留在故土的犹太人必难逃第二回合的审判, 藉以强调在复兴来临之前,神先要不折不扣地执行 的刑罚。 18 「抛来抛去」:见15:4注。 19 「从早起来」:原文可作「不断地」或「诚挚地」。 21-23 宣告两个假先知的结局 此二人可能有分鼓动被掳的犹太人叛变。 22 「在火中烧」:是巴比伦人惯用的刑罚(参串)。 24-32 宣告对另一假先知示玛雅的判词 耶利米与假先知间的斗争告一段落,耶利米宣告假先知的刑罚,是因 他们拒绝听从神藉 所差遣的仆人所传的话语,并且他们假托耶和华 的名混淆视听,使神的百姓因此误入歧途。 24 「尼希兰」:此地名位置不详,有学者指出此字之原文字根乃 「作梦」,故将「尼希兰人」译为「作梦的人」(参27:9; 29:8 )。 思想问题(第29章) 1 神吩咐被掳的人准备在外邦定居、生育(5-6),这是否表示神 要他们忘却故国? 今日我们可否引用此段经文作为移民外国的根据?参10, 14节。 2 要昔日被掳到巴比伦的犹太人为敌人的城求平安(7),这是否 有违人之常理? 这与耶利米预言巴比伦必将沦陷、遭报(50, 51)的做法是否互 相矛盾? 3 11节对神的属性有否启示?这给你什麽安慰? 4 神早在犹太人未被掳往巴比伦之前(25:8-72),已预言他们在七 十年後得回故士。 从本章12-14节看来。这「恩言」与人的境况有否关系? 参但9:1-27。 5 神是否偏袒被掳者,而薄待留居故士的百姓,视他们如极坏的无 花果(17; 24:8-10),见19节。 6 从23节看来,假先知往往有何特色? 7 「知道的是我,作见证的也是我。」 神这方面的特性叫你有何警惕? 8 假先知不仅自己走错,还会对他人引起什麽後果?参26-27, 31节。 这对今日教会有何提醒? 9 试从消极与积极两方面分析假先知的下场。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