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1-28 本章年代不甚清楚,有些学者根据38章与37:11-21许多相似处,而主 张是同一件史实的两种记录。 1-13 先知下狱与获救 2 「以自己命为掠物」:参21:9注。 4 「使他们的手发软」:使他们的士气低沈。 6 「牢狱」:原指在地底掘成的坑,本作贮水之用。 7 「古实」:即埃提阿伯。 「王坐在便雅悯门口」:乃为审讯;百姓可在这里将诉讼禀告 王或其他官员。 9 「因为城中再没有粮食」:应作「当城中再没有粮食的时候」。 10 「三十人」:有古卷作「三人」。 12 「胳肢窝」:即腋窝。以布料作垫是为避免绳子割入身体内。 14-28 王与先知最後的会面 14 「第三门」:可能是王宫直接进入圣殿的私人通道。 「一件事」:原文可作「话」,指从耶和华来的信息。 (参37:17) 22 这里描写王将来的惨况,正是耶利米的遭遇之重演。 (见2:10, 本章6) 「你知己的朋友」:原文作「为你谋求幸福的人」。 「催逼」:原文「引诱」或「怂恿」,带有欺骗之意,目的是 要将对方引入歧途(参耶20:10; 俄7)。 23 「你也必使这城被火焚烧」;有古卷作「它(指这城)也必被 火焚烧」。 26-27 耶利米并没有说谎,因他的确曾向王作出此项恳求(见37:20) 思想问题(第38章) 1 众首领对耶利米的控诉有道理吗? 若你是当时首领之一,你会考虑什麽因素来决定耶利米的话是否 可信、可行? 2 38:1提到的犹甲、巴示户珥都曾被西底家差派去求问耶利米( 21:1; 37:3),但这时却建议治死耶利米。 你认为西底家心里是否同意他们的做法?参5, 7, 10节。 另一位曾被西底家差去见耶利米的是玛西雅的儿子西番雅,他对 耶利米的态度又如何?参29:24-29。 3 本章里古实人以伯米勒对耶利米有何评价?见9节。 他的表现给你什麽榜样? 4 试重温耶利米先知在耶城未沦於巴比伦王手上之前,因宣讲神的 信息,在肉身上所受的痛苦。 见20:2; 26:8; 32:2; 37:15, 21; 38:6, 13, 28。 5 耶利米认为自己若对西底家说真话,或会招来杀身之祸,或无济 於事(15)。 西底家如何化解他第一个顾虑?见16, 24-28节。 耶利米的第二个顾虑是否正确? 6 西底家为何不肯听从耶利米的劝戒?见19节。 他的顾虑与他的誓词(16)是否相称? 你是否也充满顾虑? 这与你的信仰又是否相称? 7 西底家多次向耶利米求问神的旨意,认为他是先知(见37:17) ,但又不敢听从他的指示。 你是否渴望知道神的旨意,知道时却又不肯遵从?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