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40-45章 耶路撒冷陷落後的史事 本段叙述主前五八六年耶路撒冷陷落後,犹大省长基大利被刺,犹大 余民逃往埃及的历史,以及这期间先知耶利米所传的信息。 1-6 先知再获释 这是为犹大省长基大利的故事作一引介。 1 「拉玛」:位於耶京北方八公里(五英里),被掳至巴比伦的 犹大人暂被囚禁於此。两度获释的先知自愿留在故土,与犹大 余民同甘共苦。 5 「回去」:或作「回答」。 6 「米斯巴」:位於耶路撒冷北十三公里(八英里),当时耶路 撒冷大概已成废墟,不能居住(参哀2:13; 4:1)。 7-12 劫後余生的犹大地 最初基大利很成功地安抚余民,收纳乡间残余的游击部队,当初逃避 巴比伦攻击的犹大难民也由各地归来,一时似乎充满了升平的景象。 10 「伺候」:原文作「站在面前」,指基大利在巴比伦人面前代 表犹大人,作两者之间的联络官员。 13-41:10 米斯巴惨案 好景不常,一个游击队的领袖以实玛利受亚扪王的挑唆,谋杀了基大 利,并在封锁消息之下,进行另一次残酷的大屠杀。亚扪王侵扰犹大 的理由不详,可能只是为打击巴比伦的势力,史载主前五八六年尼布 甲尼撒西进时,曾计划攻打蠢蠢欲动的亚扪(参结21:18-32)。 思想问题(第40章) 1 被掳到巴比伦的犹大人途经拉玛,如此拉玛标志著破家亡的惨痛 ,但先知耶利米怎样论及拉玛?见31:15-17。 2 巴比伦护卫长尼撒拉旦为什麽要恩待耶利米?参39:11-12; 40:2-4。 这位护卫长很可能就是日後杀死尼布甲尼撒王之子而篡位的尼力 里沙(主前五六○至五五六年在位)。 若是这样,你猜耶利米的信息 (3) 对巴比伦有何影响? 3 试分析耶利米去巴比伦与留在本地的利弊。 你认为他为什麽决定留守故土? 4 试将耶利米一直以来在同胞手下所受的待遇与巴比伦人对他的态 度作一比较。 今日,信徒从教外人所得的,会否比从教会所得的更好? 5 基大利的父亲亚希甘曾一度保护耶利米免受祭司假先知的杀害( 见26:24)。 从40:7-16看来,基大利本人对先知耶利米和余民的态度是怎样的? 他的为人怎样?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