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1-6 论亚扪 亚扪与以色列长久以来时有磨擦争战(参士11章; 撒上11章; 撒下10章 );主前第八世纪先知阿摩司曾谴责亚扪在基列地的暴行(参 摩1:13-15);七三三年,约但河东的以色列人为亚述所掳去(参 王下15:29) , 亚扪趁机占领迦得支派的土地 (参1);迦基米施之 役後,亚扪可能也向巴比伦称臣,约雅敬叛变时,亚扪亦助巴比伦联 军剿乱(参王下24:2); 此外,亚扪亦曾参与五九四年的叛变(参27 章),五八二(三)年尼布甲尼撒向亚们、摩押、犹大采取报复(参 52:30) , 不久亚们再遭亚拉伯族入侵而亡。本章或在亚扪亡国前不 久宣告的。 1 「玛勒堪」:为亚扪国神,亦称为「米勒公」或「摩洛」。 (参王上11:5, 7) 2 「拉巴」:为亚扪京城,乃今约旦首都安曼。 「得以色列地为业」:原文或「把以色列赶走」。 3 「希实本」:在亚扪边界,原属摩押,士师时代曾为亚扪所占 (参士11:26): 「爱地」:确址不详。 「在篱笆中」:或作「在城墙内」;有学者译作「带著划伤」 (参48:37)。 4 「山谷」:有学者认为此字可解作「力量」; 「水流的力量」指冲猛的力量。 7-22 论以东 这段与俄巴底亚书有若干平行经文(参48章注),皆反映主前五八六 年犹大灭亡後两国间的仇恨。原来尼布甲尼撒攻陷耶路撒冷时,以东 身为兄弟之邦不但没有援助犹大,反而袖手旁观,趁火打劫。 (参诗137:7; 结25:12-14; 俄) 7 以东人以智慧闻名於世(参俄8) 8 「底但」:是亚拉西比城市,因与以东毗邻而来往繁密,先知 警告底但人赶紧远避以东,免得灾难来临时受连累。主前第四 世纪以东地终沦於亚拉伯人手中。 「以扫」:是以东人的先祖(创36:9),这里代表以东。 9 「岂不毁坏,直到够了呢」:意思是贼也只偷去所要的财物, 留下其他的东西;但神却要把以东人赶尽杀绝。 10 「他也归於无有」:或作「没有人留下(对他说):」(11似 乎是幸免灾难的生存者对民的承诺)。 12 「杯」:代表神的忿怒和审判 (见耶25:15-29)。 这里的意思 是:那些不应受审判的人尚且被罚,何况你呢? 13 「波斯拉」:是以东的京城,与48:24之波斯拉有别。 16 「山穴」:参俄3注。 19 「约但河边的丛林」:见12:5注。 「居所」:应作「牧场」,这里形容狮子突袭羊群的情景。 「谁蒙拣选,我就派谁治理这地」:有学者译作「我要取去最上 好的羊」。 「给我定规日期」: 或「把我传来审讯」(参伯9:19)或「向我 挑战」。 20 「提幔」:见俄9注。 「群众微弱的」:原指「幼嫩的羊群」。 「使他们的居所荒凉」:指使羊群惊慌。 23-27 论大马色 大马色原为亚兰的首都,哈马、亚珥拔是大马色以北的两个城邦,主 前七三二年亚兰亡於亚述 (参赛17:1-3), 六○九年亚述亡後,这三 个城市或暂获独立,迦基米施之後再成为巴比伦附庸,本预言或即描 述巴比伦大军进入哈马、亚珥拔时,消息传到大马色,居民惊惶失色 ,未作任何抵抗即弃城而逃,以及大军过後,城市被毁的凄凉景况。 另一可能的解释是大马色沦陷,哈马和亚珥拔接到消息後士气大减, 人心惶惶。 23 「海上有忧愁」:有学者译作「好像激荡的海」(参赛57:20)。 25 「我所喜乐可称赞的城」:可根据古译本译作「满有喜乐和歌 颂的城」。 27 「城」:原指城墙。 「便哈达」:是数位亚兰王的名字。 「宫殿」:或作「堡垒」。 28-33 论亚拉伯部落 基达、夏琐为定居叙利亚沙漠地区的亚拉伯游牧民族,本臣属亚述帝 国,亚述亡後,这些亚拉伯部族不断骚扰巴比伦,主前五九八年尼布 甲尼撒南下攻打犹大,顺道征服基达、夏琐。 28 「夏琐」:并非指加利利的城市,此字原文即「村庄」,这里 是游牧民族聚居的地区名称。 32 「剃周围头发的」:参9:26注。 34-39 论以拦 以拦在巴比伦东方,今伊朗西南方,古代是米所波大米一个举足轻重 的民族,主前第七世纪为亚述所征服。据巴比伦年表的一残简所示, 主前约五九六年以後,尼布甲尼撒与以拦间曾起冲突,而本段预言的 时间表明是五九七年西底家登基时,或即针对这次冲突而发。 35 以拦素以强劲的弓手闻名(参赛22:6), 他们曾为亚述,波斯 军队的佣兵。 「为首的权力」:指军事力量的主干。代表掌权和征服。 36 「四方」:代表强国。 38 「设立我的宝座」:代表掌权和征服。 39 有关以拦的复兴,史载不详。 思想问题(第49章) 1 本章1-2节对国际间边界问题的争执与行动有何评论? 另参申19:14; 徒17:26。 2 亚扪人要受的惩罚与他们的恶行,自恃如何相应? 3 神如何以鹰的比喻分别描述以东的尊荣及衰落?见16, 22节。 20节特别提及神的谋略,这对以东人为何分外意义深长? 4 亚兰、基达、夏琐及以拦人所夸耀的事物,如何在神面前站立不 住? 本章没有记载这四种人的恶行,这是否表示神说的「谁蒙拣选, 我就派谁治理这地」(19)没有理由可言,邦国的败亡有时完全 是神兴之所至的结果?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