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返回上级目录】

经文

先前满有人民的城,现在何竟独坐!先前在列国中为大的,现在竟如寡妇;先前在诸省中为王后的,现在成为进贡的。她夜间痛哭,泪流满腮;在一切所亲爱的中间没有一个安慰她的。她的朋友都以诡诈待她,成为她的仇敌。犹大因遭遇苦难,又因多服劳苦就迁到外邦。她住在列国中,寻不着安息;追逼她的都在狭窄之地将她追上。锡安的路径因无人来守圣节就悲伤;她的城门凄凉;她的祭司叹息;她的处女受艰难,自己也愁苦。她的敌人为首;她的仇敌亨通;因耶和华为她许多的罪过使她受苦;她的孩童被敌人掳去。锡安城(原文是女子;下同)的威荣全都失去。她的首领像找不着草场的鹿;在追赶的人前无力行走。耶路撒冷在困苦窘迫之时,就追想古时一切的乐境。她百姓落在敌人手中,无人救济;敌人看见,就因她的荒凉嗤笑。耶路撒冷大大犯罪,所以成为不洁之物;素来尊敬她的,见她赤露就都藐视她;她自己也叹息退后。她的污秽是在衣襟上;她不思想自己的结局,所以非常地败落,无人安慰她。她说:耶和华啊,求你看我的苦难,因为仇敌夸大。敌人伸手,夺取她的美物;她眼见外邦人进入她的圣所论这外邦人,你曾吩咐不可入你的会中。她的民都叹息,寻求食物;他们用美物换粮食,要救性命。他们说:耶和华啊,求你观看,因为我甚是卑贱。 1:1-1:11

注释:

壹、第一首哀歌:哀悼圣城陷落  1:1-22 
    在希腊文的七十士译本中,开头有一段外加的引言:「以色列被掳以后,耶路
      撒冷成了一片荒凉,耶利米痛哭流涕的坐着,唱了这篇哀歌,凭吊耶路撒冷
      呜咽说:」这虽然不是原文所写,但反映了古犹太传统和基督教传统的看法。
  一、耶路撒冷被攻击毁灭  1:1-11 
      1:1 第一个字是一个惊叹词,常常翻译成「何竟」或「怎么会这样」。
      诸「省」中:巴比伦或波斯帝国底下的「省份」。
      「王后」:「公主」、「贵族妇女」。
      「进贡的」:「劳工群」、「奴隶群」。
      「痛哭」:原文是连续两个「哭」,加强语气用。
      「所亲爱的」:  16:33   2:5 用此字来描述不正常的关系,此处可
                      能也暗示那些国家是犹大国(此处被形容为弃妇)的情
                      夫。
       1:2 的意思是犹大以前的外交努力都没用,他的盟邦不但没有帮他,还
        落井下石。
      ◎她所亲爱的一词曾被耶利米用以指埃及、约但河流域各族、推罗
        以及西顿(  22:20 ),犹大曾试图和这些国家结盟对抗巴比
         。这些朋友在耶路撒冷迫切需要之时,却弃她不顾,其中有
        的事实上还存心协助巴比伦来洗劫耶路撒冷,加速了她的败亡。
      ◎我们知道外交场上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圣经也常常斥责只想靠强权而不依靠上帝的以色列人;人若只看眼前的利益,常常会忽略或故意忘记背后付出的代价。我们在哪方面也是个目光短浅的投机者?我们结交的朋友只是泛泛之交吗?我们在哪些重要的决定上背弃信仰的原则?
      「犹大因遭遇苦难,又因多服劳苦就迁到外邦」:原文是「犹大遭遇苦难
        、多服劳役、被掳到外邦」。 
      「守圣节」:以色列每年有三个要到耶路撒冷朝圣的节期:除酵节、七七
                    节、住棚节。正常情况下,这些节期期间耶路撒冷附近的道
                    路都会挤满了人。但若是遭遇战乱,当然就很少人会冒险去
                    耶路撒冷。
      1:4 连续用了几个不同的字来表达悲伤、痛苦与难过,应该是极力想描写这种悲哀之情:
-------------------------------------------------------------------------------------
原文编号     原文字      原文简义              中文翻译      犹太版英文圣经(TNK,1985)
SNH 57      'abel    哀痛(因死亡或灾祸)    「悲伤」       in mourning(哀悼)
SNH 584     'anach   叹息(因痛苦或悲伤)    「叹息」       sigh(叹息)
SNH 3013    yagah    悲伤的                「受艰难」     unhappy(不快乐的)
SNH 4751    mar      苦的                  「愁苦」       disconsolate(忧郁的)
-------------------------------------------------------------------------------------
      「狭窄之地」:该字有「悲痛」的意思。(「在狭窄之地中将她
                      追上」也可译为「在她痛苦中将他追上」)。
      「她的城门」:原文是「她所有的城门」
      「自己也困苦」:也可译为「她的苦楚归到自己」。
      「自己也愁苦」:意思是「锡安城也苦」。
      敌人为「首」:「头」、「主」、「首领」。
      「亨通」:「自在」、「兴旺」。
      「找不着草场的鹿」:因食物不足而无力逃跑的鹿。
      ◎无草场之鹿的比喻,令人联想到  23:1:6 所描绘的耶和华带
        领并引导祂的羊,而昔日被上帝引领的羊,却因为自己偏己路,
        而无草场。
      「窘迫」:字义是「漂流」、「不得安歇」。
      「乐境」、「美物」:「合意喜爱的东西」、「珍贵的东西」。犹太版英文圣经(TNK,1985)作「precious things」和原文相同。
      「荒凉」嗤笑:「断绝」、「灭绝」。
      「大大犯罪」:原文是「犯罪 犯罪」,作为加强语气之用。
      「赤露」就都藐视:「赤身」、「裸露」。
      叹息「退后」:字义是「退怯」。
      污秽是在「衣襟」:「裙子」、「衣服下摆」。
      「所以非常地败落」:原文直译是「她的败落是件奇事」;犹太版英文圣经(TNK,1985)作「She has sunk appallingly(她令人震惊地下沉了)」。
      「非常地」:原文是「奇事」,这边的意思大概是「令人讶异」,除了此处这个字大部分是正面用法(耶和华行奇事)
      「败落」:原文是「下去」、「下沉」、「坠落」。
      ◎我们想到上帝的「神迹奇事」以正面为多,没想到祂公义地审判罪恶,使一
        个国家衰败,也是一种「奇事」;有人认为慈爱的神一定会替人完成梦想,
        但我们与神同行吗?我们的祷告是否只求神为我们的所作所为背书,不求明
        白他的旨意?神迹奇事的发生只是为了使人的问题马上解决,还是使人认识
        神迹的来源?
     ◎「她不思想自己的结局」:从圣经的角度来看,做恶必遭审判是不证自明的道理,而上帝似乎有时会保留怒气,使恶人也暂时昌盛,但有人就自欺欺人不肯悔改,就像锡安城自以为可以同时背叛上帝又永远屹立不摇。我们的信仰虽不能只留在思考的层面,但不多加以思考反省、如何带出真正的悔改与敬虔呢?若延伸思考到永生的问题,有人说「未知生,焉知死?」,但若我们知道死亡的尽头在哪,又怎能只顾今生的事呢?
      仇敌「夸大」:「强大」、「尊大」。
      ◎这一半都是用第三人称的角度来看耶路撒冷的毁灭,下一段则是用第一人
        称来陈述耶路撒冷的毁灭。
      ◎按照以色列的历法,每年有三个朝圣节期:除酵节、七七节、住
        棚节。一般来说,过节时分道路都会挤满了前往耶路撒冷朝圣的
        人。但若是世局动荡,则很少人会冒险前来。况且如今更没有城
        市、圣殿供人朝圣。
      ◎在太平时期,犹大的首都耶路撒冷是熙来攘往的商业中心,也是
        全国敬拜的重镇。现在她却是被人弃置的废墟,往日繁华不再,
        居民亦走散一空。作者为了强调此一灭亡的悲剧,以死了丈夫和
        孩子的妇人为喻。她正为往日的光采痛苦地哀哭,并在悲痛和忧
        愁中思虑当前凄凉的景况。孀居的概念经常被用来描绘深沈的孤
        寂和绝望。作者在此不仅用自己的口吻叙述荒凉的景象,他同时
        也代表这遭灾的京城为它过去的罪而哀哭。
      ◎律法对于非以色列人进入殿院,有极严格的规定(  23:1-25 )。
        只有祭司才有资格进入圣所,而且还有许多限制。但如今圣殿已被
        践踏,成为荒凉之地。
      「她的美物」:是仅以复数形出现的罕见字,意即「贵重物品」。在
        公元前587年的攻击行动中,巴比伦人夺取了圣殿内一切值钱的装饰
        物,并将最贵重的敬拜用具带往巴比伦(  52:17-23 )。让异教
        人士进入神的圣所,可说是圣殿最严重的噩运。
      ◎上帝允许自己的圣殿史上头一遭真的被敌人攻入,这是当时的以色列
        人难以接受的。我们的信仰中是否也把持着哪些「圣物」(是我们的
        服事、信仰的经历等吗?),以为依靠它,就好像有「免死金牌」可
        以跟上帝谈判吗?

经文

你们一切过路的人哪,这事你们不介意吗?你们要观看:有像这临到我的痛苦没有就是耶和华在他发烈怒的日子使我所受的苦?他从高天使火进入我的骨头,克制了我;他铺下网罗,绊我的脚,使我转回;他使我终日凄凉发昏。我罪过的轭是他手所绑的,犹如轭绳缚在我颈项上;他使我的力量衰败。主将我交在我所不能敌挡的人手中。 1:12-1:14

注释:

  二、上帝发怒借着敌人惩罚百姓。 1:12-14 
      「你们不介意」:原文只是「不向着你们」,因此也可以翻译成「不要
                        发生在你们身上」。
      「烈怒」:原文是「愤怒  愤怒」。
      「使」火进入:原文是「差遣」。
      ◎「骨头」:大概是表达「力量来源」与「内在深处」,参  6:2  42:10 
                   38:13 ;伤到骨头就不只是「皮肉伤」而已,而是会严重
                 影响到行动能力。
      「克制了」我:「统治」、「支配」。
      「转回」:「拉回」,并非「悔改」的意思。
      「使我转回」: 犹太版英文圣经(TNK,1985)作「He hurled me backward(
                      他猛然将我拉回) 」。
      「绑」:「使留在其上」,旧约中只出现这一次。

经文

主轻弃我中间的一切勇士,招聚多人(原文是大会)攻击我,要压碎我的少年人。主将犹大居民踹下,像在酒醡中一样。我因这些事哭泣;我眼泪汪汪;因为那当安慰我、救我性命的,离我甚远。我的儿女孤苦,因为仇敌得了胜。锡安举手,无人安慰。耶和华论雅各布已经出令,使四围的人作他仇敌;耶路撒冷在他们中间像不洁之物。耶和华是公义的!他这样待我,是因我违背他的命令。众民哪,请听我的话,看我的痛苦;我的处女和少年人都被掳去。我招呼我所亲爱的,他们却愚弄我。我的祭司和长老正寻求食物、救性命的时候,就在城中绝气。耶和华啊,求你观看,因为我在急难中。我心肠扰乱;我心在我里面翻转,因我大大悖逆。在外,刀剑使人丧子;在家,犹如死亡。听见我叹息的有人;安慰我的却无人!我的仇敌都听见我所遭的患难;因你做这事,他们都喜乐。你必使你报告的日子来到,他们就像我一样。愿他们的恶行都呈在你面前;你怎样因我的一切罪过待我,求你照样待他们;因我叹息甚多,心中发昏。 1:15-1:22

注释:

  三、耶路撒冷被攻击毁灭,无人安慰  1:15-22 
      「轻弃」:字义是「嘲笑」、「轻蔑」。
      「多人」:字义是「会众」、「大会」。
      ◎基督同样为充耳不闻的耶路撒冷哀哭(参太 23:37-38 13:34-35
      ◎『大会』通常是为了快乐的目的,但此处却是由神招聚的敌军,为
        要庆祝犹大勇士的一败涂地。
      「酒醡」:「压酒池」。
      「我眼泪汪汪」:原文是「我的眼睛  我的眼睛  流下泪来」。
      儿女「孤苦」:原文是「被蹂躏」、「被遗弃」。
      「愚弄我」:字义是「骗取」、「以奸诈对待」。
      「心肠」:「内脏」、「肠子」、当时的人认定「情绪之所在」。
      ◎踹酒醡,是指将葡萄在压酒池中压榨出汁,葡萄汁的颜色与血相近,
        因此常被用来当成「血流成河」的意义。
      ◎神公义的审判,被耶路撒冷以服从的态度毫无疑问地接受。她体认到
        自己是如何地罪孽深重;亦了解到自己不断地拒绝西乃之约的责任,
        导致国家如先知所预言般灭亡。犹大受的审判完全出于公义的神的管
        教(  18:25 )。耶路撒冷陷落,无人得以幸免,少年人和少女亦遭
        到重击。犹大延续未来的希望全系于他们身上,但他们都被连根拔起
        ,强掳至巴比伦。犹大人无论在国家或是个人层面,都不能忍受被人
        灭绝,而这点是可以了解的。
     ◎即使面对祂的儿女,上帝还是带来了痛苦的审判,因为祂是「公义」的;
       恩典不被看重的时候,刑罚就无可避免了。我们想过神「公义」的属性是
       强而有力、超越人的认知的吗?
     ◎本章的 1:22 经文,提到祈求神报复所涉的道德问题。在旧约中,
       这些呼求通常是在以色列因行恶被罚后发出,她(耶城)希望全地的
       审判者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其他恶人。这种态度乃基于神是管辖全人类
       道德的主。而以色列人也相信上帝虽然施行审判于自己身上,但神也
       会照着公义去审判他的仇敌。

── 蔡哲民等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