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返回上级目录】

经文

我是因耶和华忿怒的杖,遭遇困苦的人。他引导我,使我行在黑暗中,不行在光明里。他真是终日再三反手攻击我。他使我的皮肉枯干;他折断(或译:压伤)我的骨头。他筑垒攻击我,用苦楚(原文是苦胆)和艰难围困我。他使我住在幽暗之处,像死了许久的人一样。他用篱笆围住我,使我不能出去;他使我的铜炼沉重。我哀号求救;他使我的祷告不得上达。他用凿过的石头挡住我的道;他使我的路弯曲。他向我如熊埋伏,如狮子在隐密处。他使我转离正路,将我撕碎,使我凄凉。他张弓将我当作箭靶子。他把箭袋中的箭射入我的肺腑。我成了众民的笑话;他们终日以我为歌曲。他用苦楚充满我,使我饱用茵蔯。他又用沙石碜断我的牙,用灰尘将我蒙蔽。你使我远离平安,我忘记好处。我就说:我的力量衰败;我在耶和华那里毫无指望!耶和华啊,求你记念我如茵蔯和苦胆的困苦窘迫。我心想念这些,就在里面忧闷。 3:1-3:20

注释:

参、第三首哀歌:仰望上帝的信实  3:1-66 
    ◎这是一首个人性的哀歌,以男性身份发言。
  一、个人遭遇苦难的沈痛与反思   3:1-20  
      「遭遇」困苦:「看见」、「学习」、「经历」。
      他「引导」我:原文可以是「引导」或「驱赶」,此处是「驱赶」之意。
      「再三」:原文是「转回」、「返回」、「反复的」。
      「反」手:原文是「转动」、「转向」、「翻转」;不过这里和  5:39 
                  「有人打你的右脸(用手背打,表示极大的污辱)....」意义不
                  同。
      「再三」SH 7725、「反」SH 2015两字连用有「一而再、再而三」的意
        思,代表神的盛怒一时难以消失; 犹太版英文圣经(TNK,1985)作「Again 
        and again, without cease(一遍又一遍,不曾停下)」。
      「枯干」:「破旧」。
      「苦楚」:「一种有苦味、有毒的药草」。此处是比喻「困苦的环境」。
      「幽暗之处」:「黑暗的地方」、「墓穴」。
      「我哀嚎求救」:原文前面尚有「也因此....」,应与上句合并成为「他
                        使我的铜炼沉重,也因此我哀嚎求救」。
      「使我的祷告不得上达」:「封闭我的祷告」、「阻塞我的祷告」。
      ◎「他使我的祷告不得上达」:当我们的祷告没有立刻得到响应,我们也会
                                  有这种「上帝应该没有在听吧?」的感觉。
                                  神有时似乎愿意暂时保持沉默,这对人来说
                                  是相当痛苦的;相对的,我们愿意留心听上
                                  帝的话吗?
      「凿过的石头」:这种建筑用石头通常特别坚固。而且凿过的石头一定可
                        以把去路堵得水泄不通。
      「凄凉」:字义是「被蹂躏」、「被离弃」。
      「将我当作」:原文是「命我站立」。
      「箭袋中的箭」:原文是复数的「箭袋的后裔」,指的就是「箭」。
      「肺腑」:原文是「肾脏」。
      ◎耶利米先是把神形容成猛烈攻击的敌人,随后改变了修辞,将神描绘成野
        兽,随时准备要把行经身旁的人撕成碎片。仇敌已在神的权柄之下,将犹
        大肢解并吞食。另一个比喻中,神被形容为高明的猎人,把致命的箭射向
        猎物(  3:12 )。
      「众民」的笑话:原文是「我的民」、「我的国民」。
      「苦楚」充满我:「苦的东西」、「苦的草药」。
      「饱用」:「浸透」、「喝足」。
      「茵蔯」:是一种药用灌木,味道很苦。可以用来泡制饮料(当然味道
                  也很苦)。中文的「茵蔯」是一种类似青蒿可治风湿热病的
                  草药,在植物分类学上是「菊科、蒿属」。
      「碜断」:「击碎」、「磨碎」。圣经仅出现两次,另一次在
                    119:20 
      「蒙蔽」:「使弯曲」、「压挤或拗在一起」。圣经仅出现在此处。
      「用灰尘将我蒙蔽」:犹太版英文圣经(TNK,1985)作「ground me into  
                            the dust(把我限制在土里面)」。
      忘记「好处」:「好东西」、「美物」。
      「困苦窘迫」:「困苦且纷扰不安宁」。
      「想念」:原文是「想念想念」,加强语气用。
      「忧闷」:原文是「下沉」。
      ◎耶利米借着提到耶和华忿怒的杖,反映出  10:5 的思想,以及公元
        前八世纪先知们作品中类似的引喻。先知们一致向这不信的国家断言:
        神可以、且将会使用外邦人的军队来惩罚以色列人,因为他们不断违背
        神的律法。因此耶利米把以色列人遭受的痛苦,看为神在祂子民身上亲
        手的作为。
      ◎或许我们处在顺境很久了,已经不知道怎样的环境会让人丧失希望。
        此处作者就是说他如果想起自己的处境,就觉得一切都没有希望。

经文

我想起这事,心里就有指望。我们不致消灭,是出于耶和华诸般的慈爱;是因他的怜悯不致断绝。每早晨,这都是新的;你的诚实极其广大!我心里说:耶和华是我的分,因此,我要仰望他。凡等候耶和华,心里寻求他的,耶和华必施恩给他。人仰望耶和华,静默等候他的救恩,这原是好的。人在幼年负轭,这原是好的。他当独坐无言,因为这是耶和华加在他身上的。他当口贴尘埃,或者有指望。他当由人打他的腮颊,要满受凌辱。因为主必不永远丢弃人。主虽使人忧愁,还要照他诸般的慈爱发怜悯。因他并不甘心使人受苦,使人忧愁。人将世上被囚的踹(原文是压)在脚下,或在至高者面前屈枉人,或在人的讼事上颠倒是非,这都是主看不上的。除非主命定,谁能说成就成呢?祸福不都出于至高者的口吗?活人因自己的罪受罚,为何发怨言呢? 3:21-3:39

注释:

  二、在苦难中仍肯定上帝的慈爱与忠诚   3:21-39 
      许多人注意到 3:21-26 是耶利米哀歌的重点。这段把重点放在神的「慈
        爱」、「怜悯」、「诚实」与「救恩」;犹太民族因敌人的入侵(也就是
        上帝所带来的刑罚)遭受极大的痛苦,我们相信他们的哀嚎与流泪是真实
        的,但同时先知在苦难中仍以上帝的慈爱与怜悯诉诸祈祷,这值得我们
        思考。
      「想起这事」:原文是「转过来思想」。原文有一个字「转回」
                       (SH 7725)和合本未翻译。
      「这事」:原文是「这样」、「这般」、「虽然如此」,在原文中此字
                  放在前缀,可以理解为一个转折语气的字; 犹太版英文圣经(
                  TNK,1985)作「But this(但因此)....」。
      「指望」:「等待」、「期望」。
      3:22 原文是「雅威的慈爱不止息,祂的怜悯不断绝」。而「慈爱」是
        指上帝立约中的「慈爱与忠诚」。
      「这」都是新的:指上文 3:23 耶和华的「慈爱」与「怜悯」。
      「每早晨,这都是新的」:原文型态是复数,因此是「每天早晨,这些
                                都是新的」。
      「诚实」:「信实」、「坚固」、「忠诚」、「坚定不移」。
      ◎「每早晨,这都是新的」:不禁让人想到  30:5 「他的怒气不过是转
                                眼之间;他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一宿虽然
                                有哭泣,早晨便必欢呼。」上帝的慈爱和怜
                                悯是天天「更新」以至于永不止息的,让人
                                倍感安慰。但我们也发现慈爱和怜悯伴随着
                                「诚实」,也就是上帝行事有一些不可更改
                                的铁律与原则,少了这些原则,那么爱不过
                                是肤浅而廉价的,这也是为什么慈爱的神仍
                                然会带来愤怒的审判。
      「我的分」:「我的一份产业」、「我的一份财产」。
      ◎耶利米对神永不止息的怜悯表现出极大的信心,并以崭新的盼望展望遥
        远的未来。我们在困苦患难中是否对神仍有信心,相信他仍有丰盛的怜
        悯。
      3:26 是「人静默等候雅威的救恩,这原是好的」。
      「幼年」:原文是「幼年」、「年少时」、「人生的早期」。
      3:27 「幼年负轭」,到底是指「年轻时遭受痛苦」还是「年轻时服膺
        律法」,学者有不同的看法。由上下文看起来,「轭」指苦难应该是最
        直接的解释,不过人能因「负轭」认识神、学习规范,所以解释成律
        法也有可能。
      ◎从动物身上可以发现,若不在马年轻的时候就给牠套上缰绳,而任由牠
        随意乱跑,之后大概就无法驯服了;牛也是类似的状况,若不在六岁到
        八岁前(牛大概最多可以活二十多岁)让牠负轭,之后也不可能勉强牠耕
        田了。人也是一样,在年轻时是可塑性最大的,应该趁早认识神并服事
        ;现代的教育强调多元、自由、与创意,但我们是否也教导并训练年
        轻的一辈认识不变的真理、尊重全能的上帝?
      「口贴尘埃」:表示「完全的降卑臣服」。
      「由人打他的腮颊」:当时的奴隶也透过任人打脸颊表示「完全的降卑
                            臣服」。
      「凌辱」:原文是「辱骂」、「毁谤」。
      ◎我们在痛苦中的祷告,常常只是求神救我们脱离现况;但这里我们看到
        先知在苦难中,更加「认识」了神、并且等候寻求祂。或许我们也身处
        在或大或小的苦难中,我们学会了甚么?认识了甚么?反省了甚么?体会
        到了超越苦难之上的甚么东西?
      「踹」在脚下:「压碎」。
      「看不上的」:「看」、「赞赏」。
      「因他并不甘心使人受苦,使人忧愁」:犹太版英文圣经(TNK,1985)
        For He does not willfully bring grief or affliction to man(
        并不蓄意带给人痛苦与折磨)」。
      「他并不甘心」:原文直译是「他不苦待自己的心」。
      「被囚的」:原文是「一切被囚的」。
      「命定」:「命令」、「吩咐」。
      ◎这一段是作者回想上帝的本质,知道上帝不是残忍恶劣故意要苦待人的
        ,今天会遭遇这种状况,实在是出于上帝的命令,背后是因为人的罪恶
        。而且上帝是慈爱忠诚的(不会背约),所以我们还可以等待上帝回头
        施恩。上帝的慈爱忠诚,是苦难中的人最重要的希望。
      ◎我们自己遭遇苦难时(不可否认,大部分的苦难都跟我们自己的罪恶有
        关),是否能够静默顺服,等候上帝的拯救?是否相信上帝也不甘心让
        我们受苦?

经文

我们当深深考察自己的行为,再归向耶和华。我们当诚心向天上的神举手祷告。我们犯罪背逆,你并不赦免。你自被怒气遮蔽,追赶我们;你施行杀戮,并不顾惜。你以黑云遮蔽自己,以致祷告不得透入。你使我们在万民中成为污秽和渣滓。我们的仇敌都向我们大大张口。恐惧和陷坑,残害和毁灭,都临近我们。因我众民遭的毁灭,我就眼泪下流如河。我的眼多多流泪,总不止息,直等耶和华垂顾,从天观看。因我本城的众民,我的眼,使我的心伤痛。无故与我为仇的追逼我,像追雀鸟一样。他们使我的命在牢狱中断绝,并将一块石头抛在我身上。众水流过我头,我说:我命断绝了!耶和华啊,我从深牢中求告你的名。你曾听见我的声音;我求你解救,你不要掩耳不听。我求告你的日子,你临近我,说:不要惧怕!主啊,你伸明了我的冤;你救赎了我的命。耶和华啊,你见了我受的委屈;求你为我伸冤。他们仇恨我,谋害我,你都看见了。耶和华啊,你听见他们辱骂我的话,知道他们向我所设的计,并那些起来攻击我的人口中所说的话,以及终日向我所设的计谋。求你观看,他们坐下,起来,都以我为歌曲。耶和华啊,你要按着他们手所做的向他们施行报应。你要使他们心里刚硬,使你的咒诅临到他们。你要发怒追赶他们,从耶和华的天下除灭他们。 3:40-3:66

注释:

  三、苦难中的反思与祷告  3:40-66 
      「深深考察自己的行为」:原文是「考察」「自己的道路」「考察」。
                                前后两个「考察」作为强化用。这两个「考
                                察」动词型态都是「第一人称复数鼓励式」
                                ,翻译成「让我们深深....」比较合适。
      「再归向耶和华」:原文是「并且归向雅威」,「再」这个连接词多数
                          英文译本作「and(并且、而且)」与原文相同。
      ◎我们可以发现,想归回上帝的人是非常需要「自省」的;让人联想到施
        洗约翰在预备弥赛亚的到来时,也要人「承认他们的罪,在约旦河里受
        他的洗」  3:6 。或许我们可以说人「回转归向神」的过程是从「察
        觉自己的罪恶与不足」开始的;今天,我们查考自己的行为了吗?
      「我们当诚心向天上的神举手祷告」:原文直译是「我们举起我们的心
        在我们手里向天上的神祷告」; 照犹太版英文圣经(TNK,1985)的脚注,
        英文可作「Let us lift up our hearts to our hands to God in 
        heaven」。
      ◎举手祷告是一种自然的表现  63:4  提前 2:8 ,我们在诗歌赞美时也
        常常举起手;不过这里告诉我们不只是举手,而是要把「心」也举起来。
        或许外在的信仰仪式可以表达我们内在的敬虔,但最重要的还是内心而
        非外表,让我们想到耶稣所说:「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
        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他。」  4:23 
      「顾惜」:「留情」、「怜悯」、「怜惜」。
      「黑云」:字义是「云」,该字并无「乌云」之意。「云」常常伴随上
                  帝的显现,参  16:10   12:5   10:3-4 
      「污秽」:「被社会所唾弃的人」。
      「渣滓」:「垃圾」。
      ◎「以黑云遮蔽自己」:从前后文来看,上帝不听祷告,甚至用云把自己
                            遮起来,是因为百姓犯罪的缘故,参
                              59:2   7:16-19 。我们知道慈爱的神不轻
                            易发怒,但人会真的把上帝惹毛,也是不争的事
                            实。把一个善良又脾气好的人弄得火大到不可收
                            拾,相信不是那个人本身的问题,那把上帝弄到
                            祂不想听祷告,是谁的问题?
       3:40-45 作者鼓励读者自己检验自己的行为并归向神,又承认犯罪的
        下场是上帝不留情的的杀戮惩罚。现在一般的基督徒都不会觉得自己
        的罪恶是罪该万死,总觉得上帝应该对他们好一点,而作者倒是觉得自
        己罪该万死。
       3:46-51 作者描述整体百姓所受的痛苦,以致他自己痛苦流泪。
         3:52-66 作者改为第一人称,描述自己的遭遇与委屈,并且认定上帝
        必定为伸冤。
      「我就眼泪下流如河」:原文直译是「我的眼睛流下如河的水」; 犹太版
                              英文圣经(TNK,1985)作「My eyes shed streams 
                              of water」与直译相同。
      「我的眼多多流泪,总不止息」:原文是「我的眼睛流泪,总不止息,总
                                      不停歇」。
      「我本城的众民」:「我本城的妇女们」。  
      在「牢狱」:「坑」、「井」、「水池」、「监狱」。
      「使(我的心)伤痛」:原文是「严格行事」、「严格处置」、「对付」。
      「追逼()」、「追逼(雀鸟)」:原文是「猎取」。
      「雀鸟」:原文是「鸟」,有时翻译为「麻雀」。
      「断绝」:原文是「结束」、「消灭」、「了结」。
      「抛」:原文是「投」、「扔下」。
      「并将一块石头抛在我身上」:原文是「向我扔石头」,犹太版英文圣经(TNK,1985)作「cast stones at me」。不过也有人认为这边的石头是指像  6:17 封住洞穴出口的大石头,如果照此解释,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出入口封死,毫无逃脱的希望」。
      「众水」:原文就是「众水」;这里应该不是指真的水,而是指「无助悲惨
                  的心境」或「如洪水猛兽的敌人与逆境」,  69:1-2,14-15 
      「流过我头」:字义是「淹过我头」。
      「我命断绝了」:「我被剪除」,意义当然是「我没命了」。
      ◎犹太民族惨遭灭国,先知也没有置身事外;他不只流泪不止,也遭到牢狱之灾、痛苦的觉得自己快死。我们认为上帝对我们的生命计划为何?我们「允许」祂把痛苦放在我们人生中吗?我们遭遇逆境时,还是求告祂并相信祂是慈爱的吗?我们认为来自上帝的祝福就只是平安顺利没有烦恼吗?
      「深牢」:原文是「最低处的坑」、「最低处的地牢」。
      「我求你解救,你不要掩耳不听」:其他译本作「不要掩耳不听我的呼求,
                                        不救我。」,亦较符合原文。
      ◎「你临近我」:恳求与耶和华神的「同在」、「靠近」与「亲密」,是我们
                     的信仰中很特殊、也很珍贵的部分;若只是一个利益交换的
                     信仰,我们不会希望这个神与我们「靠近」(好处捞完就快
                     闪了,最好不要接近!)。在患难中,我们格外地需要上帝接
                     近我们,听到我们恳求的声音,我们由此体会到上帝不是阿
                     拉丁神灯、也不是我们的仆人小弟,而是唯一能救我们的全
                     能者。
      ◎「不要惧怕」:其实我们不是很清楚上帝是如何跟作者说的,或许是祂自
                     己亲自显现安慰他,或只是在他心里用微小的声音给予鼓励
                     ,不管如何,相信这是一句份量十足又真正能抚慰人心的话
                     。经历苦难是一种难以忍受,有时让人甚至想死的经验,但
                     上帝知道我们的软弱,也愿意给予贴切的安慰;面对考验时
                     我们内心真正需要的、真正在意的是甚么呢?或许就是主自己对我们说「不要惧怕」。                             
      「伸明」:「争讼」、「处理案件」、「处理诉讼」。 
      「冤」:原文是「诉讼案件」。这里用的是复数型(这个字用单数型
                较多),指「许多案件」,也就是说过去上帝帮助了作者许多次。   
      「委屈」:「颠覆」、「弯曲」、「扭曲」。犹太版英文圣经
                  (TNK,1985)作「the wrong done me(加在我身上的错误)」。
      「申冤」:原文是「仲裁判决」、「主持正义」。
      「委屈」与「伸冤」是正好相反的,原文是「弯曲 SH 5792」与「公义 
        SH 4941」。
      ◎有些人认为「公义」的神听起来很严格、可怕(常惩罚人?)、又难以亲近
        ,不过神要不是公义的,相信祂也没办法申明我们的冤屈、给我们所受
        的不平一个合理的交代。
      「他们仇恨我,谋害我」:原文是「他们全都仇恨我,全部都谋害我」。
      「辱骂我的话」:字义是「羞辱」、「责备」。
      「所设的计」:原文是「所设的所有计谋」。
      「口中所说的话」:原文是「嘴唇」。
      「计谋」:原文是「秘密图谋计划(负面意义)」。
      「求你观看」,他们坐下,起来:原文是「看」的祈使式阳性单数,意
                                      思就是「求神看」。
      以我为「歌曲」:「讥讽或嘲弄的歌曲」。
      「使他们心里刚硬」:「给他们顽固的心」、「遮蔽他们的心」。
      「耶和华的天下」:原文是「在雅威的诸天之下」;犹太版英文圣经(TNK,
                          1985)作「under the heavens of the LORD」。「诸
                          天之下」就是指地上、人的国度;「耶和华的」则强
                          调上帝拥有全地的主权。
      「除灭」:原文是「根绝」、「毁灭」、「破坏」。
      ◎作者一面觉得自己受苦并非完全无辜,但他也觉得仇敌压迫过份,因
        此他恳求上帝能够为他伸冤。
      ◎作者在此以全民代表自居,将他的案件向人类事务的最高仲裁者陈明。
        就算他知道犹大的惩罚和羞辱肇因于长久拒绝约的责任,他仍听凭神的
        怜悯,并期待听到一个公平恰当的处置。
      ◎作者在此祈求神降罚给那些被神用来审判以色列的国家,不单是因为他
        们带来毁灭,而是他们在执行任务时幸灾乐祸,并将以色列作其辱骂的
        对象。律法书和先知书都指出,神必惩罚那些欺压以色列的人(
          32:34   10:12   50:9 )。在耶利米的心目中,那些早
        先作为惩罚犹大工具的国家若心里顽梗,必然导致神的报应。
      ◎旧约圣经很重视「今生报应」(口语一点就是「现世报」)的观念(
          19:21   59:5,13 ),因为对于来生的审判还没有清楚的启示,那
        么在今生看见恶人遭报便是看到上帝的公义显现了,这也是一个被欺压
        的人很自然的呼求。进入恩典显明的新约时代,基督徒虽然很少再做「
        求上帝处罚毁灭某某恶人」的祷告,但我们还是相信上帝是绝对公平的,
        对于善恶祂会有不偏颇的处置  12:19 

── 蔡哲民等

【返回上级目录】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安息日会心雨文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