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1-22 第一首哀歌 1-11 锡安遭浩劫 作者用旁观者的态度,哀叹落难後的锡安今非昔比的凄凉景况。 1 「独坐」:原文或作「变为凄凉」(如赛27:10),有被遗弃 之意。 「进贡」:原文或作「被奴役」,或「作苦工」。 (参创49:15; 书16:10; 17:13) 2 「所亲爱的」:指犹大以前所倚赖,曾与他们联盟对抗巴比伦 (参耶22:20; 30:14注)的列国,但犹大遭难时,这些盟邦宛如 陌路人,其至参与巴比伦的劫掠行动。 3 「犹大 ...... 迁到外邦」:或作「犹大流亡(或被掳),离开了 患难和苦工」。 「狭窄之地」:或作「在困苦中」。 4 「悲伤」:与守节时载歌载舞的情景成一对比。 「城门」:相当於今日的市中心,是一切买卖和社交活动的场 所。 「愁苦」:有古译本作「被赶逐」。 5 「为首」:即成了主人。 6 「她的首领」:大概指犹大王西底家,他在耶路撒冷沦陷时逃 走被捉(参王下25:4-5; 耶39:4-5)。 7 「窘迫」:或作「飘流」(如赛58:7)。 「乐境」:原文或作「宝物」(即10, 11之「美物」)。 8 「不洁」:原指礼仪上的污秽;作者既将耶路撒冷比喻为女子 (见6),这里大概是指妇人月经所带来的不洁(参利15:19-20 ),以此比喻犹大因犯罪变成污秽(参结36:17) , 结果被神 厌弃。 9 「自己的结局」:指犯罚的後果。 「夸大」:可作「胜利」,或作「行大恶」(参珥2:20)。 11 以宝物换取粮食,是形容耶路撒冷被围困时城内饥荒的情景。 12-22 锡安的哀号和呼求 12节以後的代名词由第三人称(她)转换为第一人称(我),发言人 是锡安自己,她因著神所降下的灾难甚大而发出痛苦的呐喊,甚至向 外邦人倾诉她的苦楚。 12 「这事你们不介意吗」:或作「愿这事永远不发生在你们身上 」。 13 「他从 ...... 克制了我」:原文或作「他从高降火,直入我的骨 头」。 14上 或作「我罪过的轭沈重(有不少古卷则作「他注视我的罪过」 ),他的手使它们(罪过)在我的颈项上缠绕在一起」;这是 表示充罪恶的犹大没法逃脱神的刑罚。 15 「招聚多人攻击我」:原文或作「他已为我定下时间。」 「踹下」:原指制酒时把葡萄压碎,以榨取葡萄汁;这里是形 容犹大毫无反抗能力,在敌人的进攻下血溅沙场的情景。 16 「救我性命」:或作「使我的灵复苏」。 17 「举手」:指困苦中向神恳求(参串)。 「像不洁之物」:指被厌弃(参1:8注)。 18 这是锡安认罪的告白,她觉悟到受苦乃是神公义的审判。 19 「我所亲爱的」:见2注。 20 「死亡」:或指瘟疫(参耶15:2注)。 21-22 呼吁神同样施报於仇敌身上 因为神既是公义的,也必审判列国的恶行。 21 「你必使」:或作「愿你使」。 思想问题(第1章) 1 试列出耶路撒冷里不同居民所遭受的苦难。 这些痛苦是那些人加诸他们身上的? 为什麽遭受这样的苦楚? 又你曾否有类似的经历? 2 锡安觉悟到自己受苦是神公义的审判(18),你认今日世上诸多 的苦难是否人类自作自受的结果? 我们当怎样面对自作孽所招来的痛苦?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