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坛──十字架
第十一篇 祭坛——十字架 (Tape 11
of 14:1957年3月16日上午第一堂信息) 十字架掌控一切 以西结书第四十三章第十三至二十七节,内容说到大祭坛与其职事。第十三节说:“以下量祭坛,是以肘为度(这肘是一肘零一掌)。底座高一肘,边宽一肘,四围起边高一掌,这是坛的座。”从第十四至二十七节说到更多方面的量度和侍奉之职。我们都知道旧约的祭坛预表十字架。这祭坛是为要在其上献全牲的燔祭,等同希伯来书第十章所记“耶稣基督只一次献上祂的身体”如同燔祭。因此,我们同来思想“十字架”有关其“中心性(centrality)”和“宇宙性(universality)”。 以西结书中,整座“殿”所占之地是正方形的。如果正方形画两条对角线,那交叉点就是大祭坛建造所在。殿占地之正中央就是祭坛。以西结书中的殿,与以色列人在旷野所建的会幕不同。会幕占地不是正方形的,燔祭坛的位置在会幕近门处。以西结的殿,祭坛在所占方形地的正中央。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四周交叉的线汇聚于祭坛,也可说交叉线是从祭坛向四周散出。因此,祭坛是周围一切的中心。 祭坛掌控全局,掌控殿内所有的一切;殿内全部对象都受祭坛之掌控。贴近殿周围地带也受祭坛之掌控。整座殿,通道不一,全面涵盖,其中祭司的圣屋、宰杀祭牲之圣屋和其他的屋,都设在殿的四周。可是殿和周遭一切,都在祭坛掌控之下。 殿的典章、礼仪、法则都受祭坛之规范管理。也可以说,殿内之侍奉之职,无一不与祭坛有关。就是殿外,较远之处,四围的全境,所有的一切都受管于祭坛之规范。就是流向全地的河,也在祭坛的旁侧通过,此点将在下一篇论及,现在还是先谈殿内之祭坛。 十字架在其应有的地位上 兹将一重大紧要的真理开列于此:“当十字架是度量充分(立)在其应有的地位上时,任何其他事就井然有序,而且赋予其意义与价值。”此真理必须加强说明之,原因是我们常常关心事情外表:例如教会的圣品制度、崇拜秩序、神职人员等等。我们关心的常是外表,故此用心去建立制度、安排人事、选举长老、行事历、崇拜节目等(按:就怕安排不慎而出毛病)。可是十字架若真能充分(立)在其应有的地位上,那些事就会各得其所。只要十字架在其应有的地位上,神的百姓也就会各就各位,工人也就会满有生命,神的家也就会井然有序。神做事方法就是这样,必须十字架在正中央,发挥丰满量度,正如殿内之大祭坛,那么其余周围每一事物都按部就班,各得其所,满有生命配搭在一起。 祭坛应该是铜制的(按:以西结书中没有明文)。可是因为摩西在旷野会幕里的祭坛是铜的,所罗门建殿,祭坛也是铜的,因此才断定以西结书中的祭坛也是铜的。我们也在殿门口,见有一人,颜色如铜,此人按神的旨意用竿量度殿和其中每一事物。在《圣经》里,铜预表神公义的审判。大祭坛代表神全然公义之审判。此铜坛被铜状的人所量度,因此铜坛代表神审判之理念。 燔祭牲在祭坛上全然焚烧,表明有一“不义者”全然被挪移。在铜祭坛上见“一人”被烧成灰。灰从祭坛收起来倒在祭坛旁边地上。这是神心意的一幅图画,去对待“不义者”或“天然人”。“不义者”被神审判的火焚烧,被烧成灰,灰被倒在地上。这就是神的心意去对待天然的人。反过来说,唯有那“义者”在祭坛前才能站立得住。进一步说,那些乃是主耶稣的身位和工作的两方面。一方面“祂替我们成为罪”(林后五21),祂才足以如祭物全然被焚烧成灰。主耶稣受死之时,大声呼喊说:“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太二十七46)祂诚然被熬炼,如同焚烧成灰,被倒在地上。另一面是“祂不知罪。”(林后五21小字)在祂里面全无“不义”,因此祂能通过祭坛的火,仍然活着。彼得引诗篇的话说:“祢必不叫祢的圣者见朽坏。”(诗十六10)因为祂原是无罪的,祂原不能被死拘禁。祂圣洁的生命超越了神公义的审判。这就是大祭坛的意义;“一人”被结束,“另一人”取代了他的地位。万事万物在祭坛上已被判决;照样,万事万物在十字架上也已被判决。 我们在主耶稣的十字架上已被判决,我们在自己里面已被带到尽头。在主耶稣的十字架里,一切天性都被判决,被引到尽头。有这样的认知是十分重要的。十字架的能力使任何事都成为可能。所以说,十字架若在应有的地位时,每一件事都会稳妥,各得其所。殿对了,那就是教会对了,职事也对了,安排秩序也对了。不用人工,不必费力去把一切弄对,十字架的工作自然而然就会稳妥。 希望各位牢记在心,神的家发生紊乱,有人大发肉体,有很多情形不对劲,大家要怎么办?如何应付?请记得只能用十字架的原则去应付一切。千万不可只去对付发生事端的人,也不可只去应付所发生的事。若应用十字架的原则来对付当时的情形,就能解决所有难题。 (此处Tape内有史老弟兄的见证,兹誊录并中译如下:) 多年前我在美国传道,我被请去向一间大型教会的主日学老师们讲道。在美国,不但有儿童的主日学,还有成人的主日学。这所主日学很大,附属于一间美国最出名的教会。教堂设备应有尽有。有一喷水池,巨大管型风琴,等等。主日学的校长请我吃饭,向我请益。他说:“我们的主日学有很大的难处,请你指教。我们的难处是主日学的老师们从不读《圣经》,教课也不用《圣经》。他们把宗教劝人为善的书当课本来教学生。而且老师们的生活世俗化,他们从不参加教会的祷告会。我不知该如何去纠正他们,生怕一开口,他们都辞职不教了。请问如何是好?请问有何方法可以解决此难处?”我说:“有办法。”我打开《圣经》,翻到罗马书第六章来读给他听。我请他把与基督同死、同葬、一同复活的真理讲给那些老师们听,换言之,将十字架的意义阐明。十字架的真实意义就是与基督联合。校长听后喜形于色,他说:“你的此番话解决了我的难题,可以说是一语中的,是我前所未闻的。我在训练师资时,从来没有讲过十字架。所以今后的训练课程一定要讲十字架,主日学的难处应该就可迎刃而解。” 当天下午我向主日学的老师们讲道,主赐给我的信息正是传讲十字架。令人讶异的是,老师们都聚精会神地听,目不转睛,一字不漏都听进去。似乎上了一堂前所未有的课,对他们的影响将是深远无疑。 原则在此,不可先从外面着手,先去对付人,对付神家中的秩序安排,应付侍奉之职等等,而是要先从十字架来着手。但愿神的子民看见十字架,才会使一切事平息,恢复秩序。但愿各位认知十字架审断万事。 罗马书充分地将十字架的信息传达出来。在罗马书里面可以读出十字架的伟大量度来。罗马书中十字架包罗万有。十字架把亚当族类带至尽头,基督复活带进全新族类。新约《圣经》的第一封书信,把丰满度量的十字架放在这卷书里,令人印象深刻。虽然保罗所写给教会的书信,罗马书并非保罗最早写的第一封信,可是在新约《圣经》里,排列秩序是第一封书信,这是出乎圣灵的意思安排。新约《圣经》书信之排列秩序,有圣灵的主权掌控;在圣灵属天安排,祂将祭坛之丰满排在最前。请诸位默想罗马书全部内容就可明白。 接着哥林多前书说到,在教会里十字架对付属血气与属肉体的。属血气与属肉体者进入不该进入之地。此“不义者”溜入了教会大门,因此保罗以钉十字架的基督来应付这些属血气、属肉体的人。所以林前之十字架是来应付“那人”;不像罗马书应付教外人,林前应付的是教内之人。 哥林多后書,十字架攸关“职事”。林后告诉我们职事要从“破碎、卑微”的器皿流出。后書的内容太丰富,不能在此详述。 加拉太书,十字架毁去“宗派组织的基督教”、“律法主义约束的基督教”。使徒运用十字架的真理,措词强烈。保罗大有能力地运用十字架去对抗“约束信徒之规范和有组织的基督教”。 到了以弗所书,十字架的工作提升教会到属天的地位。以弗所书中十字架将教会从属地的地位上全然割断。十字架将教会领出“时、空与世界”。 到了腓立比书,十字架被应用在使神子民失和的事件上。教会之中发生令人痛心的失常脱节情形。教会内有私人利益、个人骄傲,以致产生不愉快。有人不愿放弃私人利益,有人不甘放下个人骄傲,也有人无法去原谅得罪他的人。因此使徒保罗将十字架带进来,去解决教会失和、失序、脱节的情形。保罗指出若有十字架在双方的生命中,一切难处都可解决、纠正。 到了歌罗西书中,说明了十字架拯救我们脱离所有属灵的虚假现象。十字架将“神秘主义”,将“使基督小于祂所是的”都从教会中挪移出去。 帖撒罗尼迦前后書中,十字架是受苦难之力量——借着主再来的应许。帖前后两书中未直接说出十字架,可是有其原则。教会为基督的缘故受苦难,蒙受重大损失,他们等候主的拯救,可是迟迟未等到。因此使徒劝勉他们说,苦难会催促基督降临在荣耀中。受苦乃是有份于基督的苦难。他们为基督受苦,交通于十字架,然而苦难产生荣耀。主必再来,使我们脱离苦难。所以十字架对苦难中的信徒有极其真实的信息。 十字架的信息在希伯来书中作了一个总结。在希伯来书中,十字架如何将一切带入丰满,带入最后结局,全部与殿之内部相关。十字架触及行为,触及品格,触及秩序,触及侍奉之职事。当十字架在应有的地位上,诸事一概生效。 上面保罗书信逐卷的分析,不仅是查经而已,要紧的是看见十字架是解开各卷的钥匙。十字架的真理内在如何真实,外在也如何真实。教会之感化能力全面受十字架之影响。河水从十字架(坛)流出,说明感化能力从圣所(殿、教会)发出遍及全地。十字架赐给职事有效的侍奉达到全世界。因此使徒到处传扬钉十字架的基督。 十字架是对抗世界的防御力量 另外有一件事就是祭坛有大能防御仇敌。请读以斯拉记第三章第三节,有话说:“他们在原有的根基上筑坛,因惧怕邻国的民。”以色列人聚集在耶路撒冷在原有的根基上筑坛的原因是惧怕邻国的民。坛代表十字架是防御的大能——十字架保护我们免受世界侵入。世界乃是教会的大敌。世界的灵从来就是教会之大敌(按:读者必须领会“世界”一词之意义,免致误解这句话)。撒但千方百计要将世界混入教会,破坏教会,破坏教会的职事,捣毁教会在地上的感化能力。仇敌撒但的诡计就是把世界带进教会,来捣毁教会在地上的影响力。因此保罗说:“但我断不以别的夸口,只夸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因这十字架,就我而论,世界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论,我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加六14) 真实与主同钉十字架的人决无世界入侵之危险。唯有在十字架无法做工之时,世界才会得着地位。在有同钉十字架经历的人(男女信徒,教会团体)身上,世界得不着地位。十字架有抵挡世界入侵之大能。 (此处Tape有史老弟兄的一个见证,兹誊录并中译如下:) 他说:“我必须将过去的一页历史说给你们听,因为作见证是最强有力的说明。 “我过去曾充当一间不属灵而属世的教会的牧师。该会的诗班有非信徒的成员,募款的方式是开音乐会和义卖。教会的新派人士甚多。我当上了他们的牧师,那些世俗化的教友对我说,祷告会是绝不可能成立的。虽然如此,主带领我进入罗马书第六章的经历,很为深入。因此开头有三年之久,我不传别的信息,单单传+字架,结果教会里所有的难题都解决了。音乐会、义卖、世俗募款方式都去掉了。教会成立了一个很大的祷告会,信徒大多数参加,是一个强而有力的祷告会。 “教会有所改变并非我出面去纠正他们,若禁止他们做这、做那,说不定反而会把事情搞砸了。我没有那样做,我只传讲十字架。难题解决了,情况改观了,教会成为当地主的见证。” 若要把世界挡在外面,就必将十字架放在应有的地位上。十字架若在应有的地位上,教会每一件事都必井然有序。十字架是抵御世界入侵之大能,也是抵御恶势力的大能。十字架使万事转为安全,为着主使万事安稳。 弟兄姐妹,主愿意交托自己,主要把自己信托给祂自己的百姓;可是十字架若不在位,不做工,主就不能把自己信托给他们。主会说:“我将自己信托给他们甚为不妥,因我不能与未同死的人合伙。”十字架为主使万事安稳,十字架为教会使万事安稳。若十字架真实做工在我们中间,我们就会彼此信任。将自己信托给有同钉十字架经历的弟兄或姐妹是十分安全的。 最后强调的一句话:十字架不是用来教训人的道理,不是一篇讲道的题目。十字架固然应该去传,去讲;但是不应该仅仅是教训和道理。十字架乃是能力。十字架乃是个人经历,十字架是我们生命中一个遭遇。十字架是转折点,十字架是革新(革命)。十字架是地大震动,也是耶稣被钉受死的地大震动。(参太二十七51)十字架若进入我们生命,就会产生大震动,大摇动,大翻动。十字架就像一个大地震,极大地震撼人心。所以十字架决不仅是一条原理、一个道理。十字架统管万有。结论:这篇信息说明了十字架的“中心性”和“宇宙性”。 求主使我们弟兄姐妹经历同钉十字架的功课。 求主使我们所属之聚会是同钉十字架的聚会。 求主使全教会看见,十字架的真义。 ── 史百克《耶和华沙玛》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