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1-24 二鹰二葡萄树的寓言 这个寓言是采用讽喻的形式,藉幻想中动植物的举动来反映实际的政 治情况。 全篇都是以「二元体裁」写成,包括:寓言与解释;二鹰;二树;两 种惩罚;灭没与安慰。 1-10节的寓言或谜语在11-21节得到解释或答案。 两只鹰分别代表巴比伦和埃及这两个强国。 巴比伦把以色列的约雅斤王掳到巴比伦,将西底家放在巴勒斯坦的王 位上(见王下24:15-17); 但西底家本来已对巴比伦不满,於是求助 於埃及(另一只鹰)。 耶和华藉著这个寓言警告以色列:这样的举动绝不会有好结果。 22-24节不再以被掳前的以色列为背景 , 而是指耶路撒冷沦陷後,耶 和华给予以色列的佳美应许。这段给安放在17章内,可能是因为其中 所用的寓言生物与前段的相同。 1-10 二鹰二树的比喻 2 「谜语」:指需要解释的比喻。 3 「大鹰」:指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参12, 王下24:10-16)。 大鹰在申28:49-50中指一个强暴的外邦国家,用在这里也很合 适。 「利巴嫩」:指耶路撒冷。 「香柏树」:指大卫王朝。圣经中,利巴嫩的香柏树通常是描 写皇室的宏伟(参士9:15; 王下14:9; 赛60:13)。 「梢」:即树顶,这里指国家的精英分子,包括皇家及贵族。 (参12) 4 「香柏树尽尖的嫩枝」:指约雅斤王,他在公元前五九七年被 掳至巴比伦(王下24:15)。 「贸易之地」、「买卖城」:指巴比伦。 5 「枝子」:原文作「种子」,指被尼布甲尼撒扶立的傀儡君王 西底家(参13;王下24:17)。 6 「矮小的葡萄树」:指底家地位低微;以色列的高官贵胄被掳 (见王下24:14 ), 在巴比伦的控制下,西底家的权力颇受限 制(参14; 耶38:5)。 7 「又有一大鹰」:指埃及法老,他教唆西底家背弃与巴比伦的 盟约,并允诺提供保护与需用(参15)。 9 「鹰」:指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当时西底家软弱无能,巴比 伦王轻易地剿平叛变,擒拿西底家,结束了犹大王朝。 10 「东风」:可象徵完成神旨意的工具 (参出10:13) , 这里可 能指东来的巴比伦军。 11-21 比喻的解释 15 「他岂能亨通」:与9节之「岂能发旺」是指同一件事。 16 西底家终於死在巴比伦(参耶32:5; 52:11; 结12:13)。 19 在以西结看来,西底家背叛巴比伦等於背耶和华的约。 22-24 耶和华应许以色列将来必重新建立邦国 22 栽种者不再是巴比伦王而是耶和华自己。基於 自己的恩典, 耶和华亲自栽种香柏树的「嫩枝」,这「嫩枝」不再是指约雅 斤王(参4),而是指大卫王朝的苗裔弥赛亚。(参赛11:1; 耶23:5; 33:15; 亚3:8; 6:12) 「极高的山」:即锡安山,将来万民流归的耶路撒冷。 (参赛2:2; 结40:2; 弥4:1)。 23 「各类飞鸟」:指外邦的国度;这里亦显示香柏树十分健壮与 丰盛,能容纳各类飞鸟。 24 「田野的树木」:亦指外邦的国度。 「高树」、「青树」:指巴比伦、埃及等强国。 「矮树」、「枯树」:指以色列。将来神必使残卑微的大卫王 朝升为至高,使枯乾的变为茂盛,使万邦都知道耶和华的力量 和恩典(参路1:51-55)。
□ 本书版权所有---基督复临安息日会 |